20161215

扶蜀漢劉家親衛 鎮南中霍氏顯世

蜀漢後期, 姜維屢屢北伐, 廖化作先鋒, 但並非蜀漢無人, 而是不少有能之士不受重用之故, 霍弋便是其中之一。霍弋之父是霍峻, 在劉備手下任中郎將, 隨劉備入蜀, 僅以數百人守葭萌城一年, 為劉備成功佔有益州的第一功臣, 而霍弋後任太子舍人, 中庶子等職, 主要被委以扶助劉禪之職, 是劉家的近臣, 後被派往南中平亂, 之後霍弋便一直為蜀漢鎮守南方。鄧艾偷襲陰平時, 霍弋想率軍救援成都, 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 命他繼續留守南中, 即使及後隨劉禪降魏, 一直到東晉年間, 霍氏一門世代都被委以鎮撫南境的重任, 成為南中名門望族。以下先看看霍氏一門的事蹟及考古發現。

20161201

說廖化大將先鋒 困東吳詐死歸忠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後世常常用於比喻沒有傑出人才, 平庸者也僥倖成名。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將, 必須使用廖化這樣平庸無能的人做先鋒。另一解釋是, 姜維北伐時, 蜀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 無人可用, 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原義是蜀國連個年輕的將領都沒了, 廖化那樣的老將居然要去做先鋒。現多比喻團隊裡面沒有出眾的新人, 要年老的, 有經驗的人來擔負重任。當中的主角廖化, 可說是《三國演義》中橫誇回數最多(也可說是長壽)的人物, 但這亦是導致廖化被後世誤解的原因, 其實廖化非但不是無能之輩, 而且可說是有勇有謀, 忠心耿耿的大將, 他也像關羽「千里走單騎」般回奔劉備, 而且難度更大。以下來看看廖化在歷史中的記載及結局後事。

20161112

馬茂隱蕃魏明帝 行軍行刺行諜計

三國時代除了戰場上鬥智鬥勇, 各方之間還廣泛開展了外交戰、經濟戰、心理戰等等, 從各方面打擊對手, 這其中自然也離不開間諜戰。說到三國的間諜, 知名度最高的一定是蔣幹, 赤壁戰前蔣幹欲到東吳遊說周瑜及刺探軍情, 卻被周瑜反利用讓曹操以為蔡瑁和張允要謀反, 但這只是小說故事,史實中的的蔣幹嚴格說來並不是一名間諜, 而周瑜也沒有在蔣幹身上使過反間計。其實很多間諜都寂寂無名, 這才是間諜的工作, 但更多的可能是死得不明不白, 未完成任務便已身先死, 更遑論登上歷史舞台, 觀乎三國誌中記載的諜戰, 似乎曹魏的比較有效, 除了刺殺了費禕的郭循外(見《費文偉酒宴被殺姜伯約主謀嫌疑》), 在魏明帝時隱蕃以及晚一點的馬茂, 他們的間諜能力絕對是一流。

20161104

曹操風流負夫人 奸雄遺恨卻真心

曹操好色, 可說是人所共知, 歷史上記載曹操的風流史也不少, 而且單從《三國志》中記載的曹操妻妾數目, 在曹操受封魏王之後, 除了王后, 之下還有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更底下的就稱為姬。花名冊上如今史書登記有案的, 只有丁夫人、劉夫人、卞夫人、環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儀、孫姬、李姬、週姬、劉姬、宋姬、趙姬。她們姓氏留了下來(沒有名字), 是因為替曹操生了兒子。丁夫人是唯一例外, 她是曹操元配。其他只生女兒沒生兒子, 或者根本未生育, 因而沒有留下記錄的不知凡幾。而據《魏志•文帝紀》《任城陳蕭王傳》《武文世王公傳》記載, 曹操的妻妾們共為他生了25個兒子, 可考證的女兒也有6, 或者他認為在這個戰亂的時代, 作為一個霸主, 除了戰勝敵人, 攻城掠地之外, 開枝散葉, 為曹氏繁衍龐大的家族才能夠鞏固勢及流傳後世, 但可惜事與願違, 這可能反加速了曹魏的滅亡。以下是有關曹操情史的記載。

20161021

諒仲達蓋世智謀 讖玄石牛繼馬後

魏晉之際, 上承兩漢遺風, 讖緯之學依然盛行, 有的是當權者把某個神符、某句讖語看作是上天的昭示,以示自己的正當性。也有一些預言、報夢的預示出現, 例如《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中有云, 曹操臨終之前, 夢見「三馬同槽而食」, 便問賈詡, 賈詡答曰“祿馬吉兆也。祿馬歸於曹, 王上何必疑乎?”, 但卻原來這夢是說出將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奪取曹氏政權的預示。這小說情節其實是參考了《晉書•宣帝紀》, “魏武察帝(司馬懿)有雄豪志, 聞有狼顧相, 欲驗之。乃召使前行, 令反(), 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 ()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 ()預汝家事。’”這就是說, 曹操為不讓“三馬同槽()”的惡夢成真, 要除掉司馬懿, 只是由於曹丕的保護和司馬懿韜光養晦, 才成功暪過曹操。一代奸雄曹操尚且不能改變天命, 智謀蓋世的司馬懿又要怎樣改變「玄石圖」的讖言呢, 以下是有關「牛繼馬後」的預言故事, 亦可說是中國歷史中最大的懸案, 因為他影響著一整個朝代。

20161006

殺曹嵩徐州屠城 惹阿暪春秋罵名

以下是有關曹操在攻徐州時屠城的一些記載和近代網民的辯證。一說起漢代、三國時期的屠城記載, 很多人都認為是表示大肆屠殺城裡的百姓, 甚至有語言類辭典把屠城解釋為殺盡城中百姓。這種觀點, 在正統的古漢語學術界和歷史學界, 得到一致認定。但是近來, 很多草根學者發現, “屠城的古漢語詞義,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其含義是差別很大的。而在漢代、三國時期, 其實只是表示攻破城池、攻占、佔領某城、某地之意, 並沒有大肆殺戮百姓的意思。認定屠城一詞在漢代表示大肆屠殺百姓的學者, 最喜歡使用的證據, 就是所謂的曹操屠殺徐州百姓。仔細分析, 這個屠殺徐州, 甚至是曹操屠殺百姓唯一的證據。曹操由此而被很多學者扣上了屠夫、劊子手的大帽子。那麼, 曹操屠殺徐州百姓,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曹操屠徐州的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20160927

取江陵周瑜大量 借荊州劉備不償

劉備借荊州, 是三國歷史中的著名事件。作為一個歷史典故, 還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家喻戶曉。又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 一般給人的印像是, 整個荊州都是劉備不勞而獲, 從孫權處來的。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就是這樣描寫, 周瑜千辛萬苦打跑曹軍, 結果為人作嫁, 城池盡被諸葛亮偷襲佔領。其餘江南四郡, 兵力空虛, 也是手到拿來。周瑜被氣得吐血, 小說中周瑜說:吾等用計策, 損兵馬, 費錢糧, 他去圖現成, 豈不可恨。其實史實中的周瑜為人寛大, 天下人皆讚賞, 而劉備借荊州的故事, 也似乎內有乾坤, 一切皆需從江陵之戰說起。

20160909

攻長沙關羽鑿兵 殺韓玄魏延獻城

赤壁之戰後, 劉備作出了問鼎天下的一步, 就是出兵佔領荊州南部四郡, 即武陵、零陵、長沙、桂陽, 這一事件其實對劉備來說非常重要, 是他打好建國根基的第一步, 然而在正史中卻只是輕輕帶過, 而在《三國演義》小說中, 當然說得大為具體和生動, 但也只是在第五十二回到第五十三回中各佔半回, 因為《三國演義》中說當時劉備已據有荊州北部, 南征只為平定後方, “積收錢糧”, 而劉備軍與四郡實力又相當懸殊, 由諸葛亮略施小計, 張飛、趙雲、關羽各打數場便全數歸降。當中篇章比較多的有關羽攻取長沙郡, 帶出五虎將之一 - 黃忠的出場以及魏延向劉備的投誠這兩件重要事件。當時候長沙太守為韓玄, 更有黃忠、魏延等部下, 黃忠與關羽於長沙城下大戰三日, 互有優勢, 黃忠被寫成與關羽不相伯仲的戰將, 兩人惺惺相惜, 成就關雲長義釋黃漢昇的故事, 但被韓玄看在眼內, 卻懷疑其通敵, 欲殺黃忠。平時不滿韓玄濫殺無辜的魏延造反, 一刀將韓玄砍為兩段, 獻長沙城予劉備。亦藉此說出魏延腦後有反骨”, 給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的叛反做鋪墊。以至今日, 仍有不少供人吊念的場景在長沙週邊, 但這只是「故事」而已。

20160826

龍鳳呈祥甘露寺 無間悲情孫尚香

三國寫盡英雄事, 深閨深處亦英雌, 《三國演義》中除了英雄豪傑外, 還有一些女性角色, 她們在歷史中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但礙於中國傳統重男輕女, 她們多不會在歷史中留名, 只以姓氏相稱, 而相信大家在談論三國女將的時候, 除了貂嬋外, 非要說說孫權之妹, 孫尚香了。劉備和孫尚香的故事, 可說是在這個戰亂日子中的一項重要喜事, 羅貫中共用了四回來寫出這個龍鳳呈祥的故事, 可見這段情節在《三國演義》中的份量: 於第五十四至五十五回中, 說周瑜欲施美人計, 促成孫劉政治聯婚以抗曹操, 並把劉備引到東吳招親, 藉以聲色犬馬來消磨劉備的鬥志, 但被諸葛亮看穿其計, 更讓劉備受到孫權母親的賞識及獲得了孫夫人的芳心, 安全返抵荊州, 這段「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間接導致東吳都督周瑜氣結身亡, 及第六十一回說孫夫人受孫權訛以母親病重, 欲與阿斗回東吳但被趙雲及張飛阻止, 雖然阿斗留在荊州但孫夫人還是回到了東吳, 到最後第八十四回說劉備於夷陵之戰戰敗後, 孫夫人以為劉備戰死, 因而投江自盡。從孫夫人來來去去的遭遇, 反映出劉備和孫權間的角力和微妙關係, 當中的英雄遲暮, 女兒情長, 兩人衝破障礙而在一起, 因政治形勢而結合, 也因政治形勢而分離, 夫妻兩從此天各一方, 劉備病逝, 孫夫人殉情, 可歌可泣。可惜, 這只是小說情節, 現實中的真相其實是殘酷的。

20160817

設發丘曹操摸金 盜陵墓梁王陪珍

曹操在中國歷史中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在長期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國歷史中, 曹操一般都是當作為一個反面教材的負面人物去看待, 與劉備的正統, 關羽、諸葛亮所表現的忠義忠誠形成強烈反照, 而環繞曹操的更有不少惡行, 包括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思想、屠城殺戮殘害忠良及異己等等, 而除此以外, 更有說曹操是歷史上最大最專業的盜墓賊, 或許相較其他罪行, 盜墓這罪名對曹操來說也算是微不足道吧, 但為何說他的盜墓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呢, 因為有記載, 曹操為了盜墓, 設了「盜掘辦公室」專職負責, 曹操作為一個典型的奸雄, 他為了籌集軍餉, 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 曹操別出心裁, 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 專門研究、執行盜墓。亦因為盜墓盜得多了, 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來盜墓者這個道理。於是, 曹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統治者。而且有傳, 中國的盜墓者, 都視曹操為盜墓的祖師爺, 每次盜墓前必會上香求拜。直至當代, 大熱的網絡小說「鬼吹燈」, 更把「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說成是四大盜墓門派的其中兩個。以下讓我們看看曹操盜墓的記載及盜了什麼墓。

20160728

進曹營不發一言 念徐庶孝義兩全

讀過《三國演義》, 很難不對徐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徐庶和諸葛亮, 一前一後, 擔任劉備的智囊, 受司馬徽極力推崇, 並且由一開始化名單福, 以道士姿態出現, 又像伯樂一樣相馬, 告訴劉備他的坐騎「的盧馬」雖為千里馬, 但會剋主, 不可乘騎, 並建議劉備先讓給仇人騎, 把噩運傳給那個人後自己再騎, 藉機考驗劉備的心術, 充滿機智。後來曹操派兵侵擾, 徐庶展現更多的才略, 不僅精通兵法部署, 還能識破「八門金鎖陣」, 擊敗曹仁。最後曹操脅以徐庶的老母親, 騙得徐母字跡, 偽告徐母書信, 令徐庶趕回許昌, 徐庶雖然為孝而忘忠, 但他臨別前推薦諸葛亮卻又成就了為劉備盡最後一點心力及臥龍出山的契機, 出場不多, 但形象鮮明, 表現出其仁義孝智的人格, 這一切得感謝羅貫中。其實在《三國志》裡, 徐庶的記載只一兩句話便交代完畢, 但在民間傳聞及野史資料中, 他仍然留下不少痕跡讓人懷念, 在這裡訴說一下。

20160724

漢王劉備立繼嗣 義子劉封不逢時

《三國演義》中, 關羽敗走麥城一幕, 不知令多少人切齒和嘆息, 當中大家應該會記得劉備的義子劉封, 話說當時關羽被圍麥城, 故派廖化突圍, 向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援, 孟達勸阻劉封, 劉封亦以關羽當初反對劉備收他為義子(關羽對劉備說兄長既有子, 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 最後劉封見死不救, 關羽亦為東吳所敗被殺, 及後孟達投魏, 劉封被孟達、夏侯尚與徐晃反攻, 又受到部下申耽、申儀兩兄弟背叛, 最後戰敗回成都, 順利成章地把所有罪名一次過清算, 被劉備推出斬之。觀乎劉封的出場, 都只是二三線將領的角色, 做個伏兵, 後勤一類工作, 直到攻上庸時才首次帶兵出撃, 亦是他最後被斬的導火線。《三國演義》中更特意把這一回稱之為侄陷叔劉封伏法”劉封死有如辜的“辱子”形象就此被定形, 其實史實裡的劉封, 非但不是一個二三線角色, 更不是一個“侄陷叔”的“辱子”, 他只是一個生不逢時的悲劇人物, 卻慘被羅貫中修改成死得大快人心的角色, 讓我們在這裡探討一下

20160627

邙山陵墓如星數 君臣珍寶全被盜

邙山陵墓群,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群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東西長近5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師以及市區的西工區、老城區、洛龍區等5個區, 涵蓋了20多個鄉鎮。陵墓群西至孟津縣常袋鄉酒流凹村—洛陽市郊紅山鄉楊塚村一線, 東至偃師山化鄉南游殿村—山化鄉忠義村一線, 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佈。邙山陵墓群面積為756平方公里, 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 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 東漢帝陵5, 曹魏帝陵1, 西晉帝陵5, 北魏帝陵4, 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塚連塚、墓壓墓, 長眠著自東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數不勝數的王侯將相、才士名流。邙山陵墓群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佈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20160624

猛張飛粗中有細 立馬銘真相疑偽

在《三國志》裡, 劉備「大耳垂肩, 雙手過膝」、關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都得到過比較詳細的描述, 獨獨對張飛的長相卻隻字未提,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正因為這樣, 也就使羅貫中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在《三國演義》裡, 他對張飛的形象不惜筆墨大肆誇張, 說張飛「身長八尺, 豹頭環眼, 燕頷虎鬚, 聲若巨雷, 勢如奔馬。」活脫脫就是另一個鍾魁。而在戲劇裡張飛不僅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 更給張飛增加了一張黑臉。因《三國演義》的描述, 那個急躁勇猛的張飛早已歷代相傳, 家喻戶曉。早在出場時怒鞭郵督;在徐州時與呂布的水火不容;曹操奪荊州時, 劉備敗於當陽, 張飛率騎拒戰, 曹軍不敢近;後又隨劉備攻取益州及漢中。時與後世尊為武聖的關羽同稱萬人敵。遍覽志史, 無不描述張飛是一位缺墨乏文大遜儒雅的猛將。然而, 由於兩件文物的出土, 使不少人對張飛有另一種看法。

20160614

助袁紹稱霸河山 猛麴義兔死狗烹

提起袁紹, 很多人知道他出身名門, 四世三公, 討董卓聯軍盟主, 河北霸主, 但其實袁紹在家族中是“庶出”, 是袁逢側室所生, 其地位反不如袁逢嫡子袁術, 靈帝末年, 袁紹在中央當校尉, 董卓亂京時他也只是一個勃海太守, 沒什麼領土, 而使得袁紹日後雄霸河北的轉捩點, 就是由界橋之戰開始, 當時討董卓關東軍離散, 袁紹引當時北方最有實力又驍勇善戰的公孫瓚南攻冀州, 冀州刺史韓馥被嚇得馬上把冀州讓給袁紹, 袁紹不費兵卒便奪取了冀州為第一根據地, 再在界橋擊倒了公孫瓚, 為日後爭雄打下了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 有一個人是不可或缺的, 他就是麴義, 可以說沒有麴義就沒有後來的河北霸主袁紹。雖然大家提到袁紹手下的大將, 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文醜、顏良、張郃、高覽, 很少會有人提起麴義, 就算有人提起他, 也只是很輕蔑的認為那不過是在《三國演義》裏被趙雲一合挑死的三流將領。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在以下看看這個不下河北四庭柱的猛將。

20160518

民間傳說名月英 阿承醜女嫁孔明

諸葛亮的妻子姓黃, 正史上並沒有名字, 只是知道是黃承彥之女, 在《三國演義》中也同樣是稱為黃氏。現在大多數人經常說諸葛亮的妻子姓名為黃月英”, 又有人稱之為黃婉貞、黃碩, 還不知道起於何時, 源自何人, 都是她在民間傳說中的名字, 以下會以黃月英相稱。諸葛亮的妻子黃氏是醜女, 這一觀點流傳已久, 估計論名氣, 黃氏可以排名中國古代十大醜女之列。為何人們會認為黃氏相貌醜陋呢?還是由於羅貫中的貢獻:武侯之子諸葛瞻, 字思遠。其母黃氏, 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 而有奇才:上通天文, 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 無所不曉。武侯在南陽時, 聞其賢, 求以為室。羅貫中的觀點源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引註的《襄陽記》, 文中有如下記載:襄陽記曰:黃承彥者, 高爽開列, 為沔南名士, 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 黃頭黑色, 而才堪相配。孔明許, 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 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 正得阿承醜女。中國古代對女性並不重視, 正史記載的也只有聊聊數十字, 但於民間卻流傳了很多關於黃月英和諸葛亮的故事, 我們在以下也傳說一下。

20160512

玄學名士娶美人 荀粲好色卻真心

三國魏晉時代, 是一個紛亂的時代, 除了戰亂生死, 親朋流離外, 在文化上, 自戰國到漢朝以來一直推崇的儒家思想也大受打擊, 什麼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在這個朝不保夕, 勝者為王的年代, 早已盪而無存, 為求生存, 為求勝利, 朋友可以出賣利用, 兄弟父子可以背叛互相攻伐, 甚至要做到「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思想, 方能立足於天下。直到後來, 名士儒生對於這個不堪的年代, 興起了所為清談玄學, 他們不再崇尚治國的經世之術, 轉而崇尚玄學, 本來只是談老莊思想, 崇尚虛無、柔弱, 後來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拘泥於禮、法, 顯示自己什麼都不在乎的曠達和自然率真, 甚至過於輕浮, 當時有所謂「竹林七賢」, 例如有人曾一連醉六十天、有人十幾天不洗頭、不洗臉……。這些對當時禮法的輕視也都是為了逃避政局上的亂而來的。在這時代背景下, 名士儒生對於「娶妻求淑婦」的儒家思想, 孔夫子「好德如好色」的教導都拋諸腦後, 率性地為美而愛, 為色而癡, 但當中也做就了一段段愛情美事, 以下是三國時代好色才子的愛情故事。

20160507

遼東公孫自成國 山東名儒渡開拓

東漢末年, 群雄割據, 一般以爭奪黃河及長江流域的中原地區為主,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遠在東北邊陲的遼東地區, 他們偏安一隅, 不少中原人士逃往避難, 當中更不乏有名的文人士族, 致使遼東地區得以快速的開發, 甚至有人稱之為三國(魏、蜀、吳)時期中的第四國。其實自公元189年起, 公孫度割據並大力經營遼東, 238年公孫度的孫子公孫淵戰敗被滅, 前後50年。就算是和魏蜀吳三國的建國時間(魏國46, 蜀國43, 吳國52年)相比, 也毫不遜色。當然, 最大的區別是魏蜀吳三國都曾經稱帝, 而遼東公孫家族卻對曹魏若即若離。不過, 事實確實, 從公孫度霸佔遼東開始, 49年來, 遼東有著獨立的政治、軍事、外交, 完全符合一個獨立王國的各項考核指標。讓我們看看遼東是如何偏安, 發展到最後滅亡。而到今天, 他們留下來的遺跡, 更是令考古學家讚嘆不已, 成為國寶級的珍品。

20160428

名人自古多留痕 羊祜避嫌破祖墳

羊祜(221年-278年), 字叔子, 泰山南城人。著名戰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博學能文, 清廉正直, 娶夏侯霸之女為妻。曾拒絕曹爽和司馬昭的多次征辟, 後為朝廷公車征拜。司馬昭建五等爵制時以功封為钜平子, 與荀勖共掌機密。晉代魏後司馬炎有吞吳之心, 乃命羊祜坐鎮襄陽, 都督荊州諸軍事。在之後的十年裏, 羊祜屯田興學, 以德懷柔, 深得軍民之心;一方面繕甲訓卒, 廣為戎備, 做好了伐吳的軍事和物質準備, 並在吳將陸抗去世後上表奏請伐吳, 卻遭到眾大臣的反對。咸寧四年(278, 羊祜抱病回洛陽, 同年十一月病故, 並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 最後由杜預實行平吳之策, 三國復歸一統。如此的一個名將, 其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 甚至堪比諸葛孔明, 但亦由於太多人的紀念, 以致模糊了他原本的故里及墓穴所在地, 我們先由羊氏一族的輝煌講起

20160416

三不遺命建陵墓 兩晉帝墳仍被盜

一般人對帝王的陵墓總是充滿了希冀, 期待著裏面埋藏了無盡的珍寶以及一些傳奇的隱秘。這個論點多數是對的, 但也有例外, 就是魏晉時期的皇陵, 他們遵從薄葬的原則, 陪葬品並不多, 甚至不封不樹, 連位置、墓主都成了懸疑。於是, 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寢中, 除了元代的帝王陵外, 曾為中國統一作出貢獻的晉帝王的陵寢, 成了最具懸念的考古話題之一。西晉、東晉有名可考的帝王陵共有15座。晉帝王們都葬在什麼地方本來並不是懸念, 但其具體位置、墓中埋葬的是哪位皇帝、屬何人之陵, 則是千古之謎, 千年來沒有一座能被確認。我們在以下查探一下。

20160407

卑彌呼陳壽記載 邪馬台日本由來

我們知道, 日本歷史上最古老的歷史書有兩本:《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日本史學界將這兩本書合稱為《記紀》。《古事記》成書於公元712, 《日本書紀》成書於公元721年。古代日本沒有文字, 所以很難把古遠的東西流傳下來, 到最後也就只剩下了神話。《記紀》的故事, 雖然從混沌初開就開始寫起, 但直到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之前, 都被認為是虛構的或者是含有神話成分的。換句話說, 《記紀》的史實性得到認可的, 是從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開始的, 史學界一般認為這個應神天皇的年代是在4世紀後半期。但原來要認識日本天皇開國前的年代, 我們卻可以參考《三國志魏書三十倭人傳》(《倭人傳》), 《三國志》比《記紀》成書早約500, 也比應神天皇的年代早了約1世紀, 應該是很好很珍貴的史料, 但當中所記至今仍然爭議不斷, 我們在此探討一下。

20160321

拜桃園演義劇情 結兄弟正史未證

民間所言“桃園結義”, 不見諸史料卻是流傳最爲廣泛、影響最爲深遠的故事。 《三國演義》第一回用了宴桃園豪傑三結義這樣的回目, 來昭示劉備、關羽、張飛非血緣關係的三兄弟真情, 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 為了共同乾一番大事業的目標, 意氣相投, 言行相依, 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 舉酒結義, 對天盟誓,​​ 有苦同受, 有難同當, 有福同享, 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最後三人之間的羈絆, 亦影響著歷史的發展, 例如徐州失陷, 關羽被迫投曹營, 最後卻千山萬水要回歸劉備, 三人於古城相聚又南下荊州, 最後劉備為關羽報仇而與張飛一同出兵東吳, 劉備張飛亦因此斃命; 這些事件似乎由桃園結義合理的解釋了, 試問一般的君臣關係, 怎會達至如此地步。讓我們對桃園結義再重新認識一下。

20160317

談劉璋亂世仁君 遷公安死劉生陳

後世談劉璋, 主要都有一個評語, 就是溫仁暗弱,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璋才非人雄, 而據土亂世, 負乘致寇, 自然之理, 其見奪取, 非不幸也。 後漢書》作者范曄謂:璋能閉隘養力, 守案先圖, 尚可與時推移, 而遽輸利器, 靜受流斥, 所謂羊質虎皮, 見豹則恐, 籲哉!其實自公元194年劉璋父劉焉去世, 劉璋繼承為益州牧, 到公元214年開城門向劉備投降, 前後共二十年, 其間雖然沒有什麼大功, 沒有大肆擴張領土, 但其實當時的益州亦不如三國演義所記般平靜, 讓我們先看看劉璋的背景及歷史中僅存的幾件事件。

20160309

惜子建八斗高才 戀洛神千古感慨

曹植, 字子建, 曹操的小兒子, 曹丕的弟弟。從小聰慧, 十二歲就以〈銅雀台賦〉技驚四座, 曹操甚至一度想廢曹丕立曹植做太子, 後來發覺其個性態度不是塊皇帝的料才做罷。曹丕即位後, 身處政治鬥爭險惡的深宮內院之中, 一直對曹植懷有猜妒之心;雖然說曹丕、曹植都是卞皇后所生的親骨肉, 但是為了鞏固權位, 曹丕還是三番兩次找曹植麻煩, 甚至有置之死地的念頭。曹植在詩歌和辭賦創作方面有傑出成就, 其賦繼承兩漢以來抒情小賦的傳統, 又吸收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 為辭賦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洛神賦》為曹植辭賦中傑出作品, 他以浪漫主義的手法, 通過夢幻的境界, 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 但終因人神殊道無從結合而惆悵分離。後世多以洛神其實是曹植對曹丕妻子甄氏的投射, 甚至有人說甄氏本名就叫甄洛。兩個兄弟間舊有的嫌隙, 中間還夾雜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 恩怨情仇, 譜成一個傳頌千年的浪漫愛情故事。但事實畢竟和詩人的感性情懷有很大的分別。

20160224

鍾繇盜墓成書聖 鍾會謀反改姓名

在三國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 說起鍾繇這個名字可能熟悉他的人不如武聖關羽、智聖諸葛亮、以及醫聖華佗等人多, 但如果除去演義的故事, 鍾繇可是個真實存在的書聖。書法上所說的鍾、王碑帖裏的就是他, “就是王羲之。後世有王羲之學自衛夫人, 衛夫人學自鍾繇的說法。這樣算起來書聖王羲之還是鍾繇的徒孫, 可見鍾繇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叫他書聖並不過分。然而, 有傳鍾繇的筆法竟是從韋誕墓中盜取蔡邕《筆法》而來, 最後鍾繇的墓竟也是同樣原因被盜, 古人對書法的執著竟可至此? 目前鍾繇墓在長葛市長興辦事處田莊村, 連同其孫鍾會的墓在側。鍾會正是滅蜀的功臣, 但最後因謀反不成被殺, 甚至累族人都改姓為以避禍, 其村正是今天的田莊? 讓我們走訪一下。

20160214

漢魏都城規模巨 洛陽劫難歷世摧

漢魏洛陽故城, 是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現存遺址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城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 伊洛平原中心地區, 北依邙山, 南逾洛水, 東據虎牢關, 西控函谷關。西周初營建洛邑, 在此築城, 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 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 後遷關中。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 改洛陽為雒陽。獻帝初平元年(190)遷長安時﹐雒陽宮廟﹑民居被焚毀。其後曹魏定都時複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及至永嘉五年(331)後﹐洛陽又在戰亂中遭破壞。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 經大規模改建﹐都城形制為之一變。孝靜帝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元象元年(538)洛陽城又一次在戰火中被毀。直到隋大業元年(605年), 隋煬帝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京城, 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 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以下讓我們重拾一下漢魏洛陽故城的繁華盛況。

20160211

孫劉破曹仗水軍 赤壁一戰定三分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 曹操憑借精良的步兵與騎兵, 橫掃北方, 但他深知這一套在南方未必吃得開, 皆因「北人騎馬, 南人乘舟」, 要想平定南方, 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南伐之前, 他早早的便在鄴城玄武湖操練水兵。即使如此, 他的對手是東吳水師, 一支秉承著啟自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水師優良傳承的虎狼之師。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造船技藝, 擁有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水手、水兵。當赤壁之戰拉開序幕, 南北雙方近四十萬人盤踞兩岸, 兩千餘艘戰船於長江對峙, 這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真真正正的水戰, 其兵力的投入, 艦船的數量及種類, 水戰的戰術部署等, 即使在很多年以後都是難得一見, 這亦是三分天下, 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關鍵一戰, 水軍可說是左右三國歷史發展的一大因素。

20160206

曹叡親父誰真偽 陳壽筆下竟成謎

亂世女子稍具姿色者, 動輒被輾轉強掠, 納為己有, 如三國時期的美女甄氏, 本為袁紹二子袁熙妻子, 後為曹丕所奪並生下曹叡。曹丕一開始的確把她當做寶, 後來卻竟將她賜死, 一般說法是曹丕當了皇帝後, 便日久生厭去寵幸他人, 因而立郭皇后而把甄氏丟在一邊, 甚至將她屍體「被髮覆面, 以糠塞口」。但也有傳, 曹丕對甄氏還有其他怨恨, 這亦是他為何遲遲不立太子的原因, 因為曹叡根本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

20160128

是福是禍魏末帝 又真又假曹奐墓

曹奐(246302年), 本名曹璜, 字景明,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魏武帝曹操之孫, 燕王曹宇之子, 三國時期魏國最後一位皇帝, 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 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 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成濟弑殺, 司馬昭與眾臣商議, 立曹奐為帝, 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曹奐雖名為皇帝, 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 司馬昭死後, 其子司馬炎嗣位晉王, 篡奪魏國政權, 魏國滅亡, 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他與其他投降君主一樣, 雖然背負亡國之君的名號, 雖然在這亂世中毫無作為, 但總算到了善終, 甚至其封國比晉朝國祚更長, 這是司馬氏所料不及。多少年來, 曹奐墓一直被認定在鄴城附近的土丘, 但近代的考古卻推翻這一地點, 甚至有學者言之鑿鑿稱之前發現的安陽曹操墓才是曹奐墓, 讓我們在這裡了解一下。

20160126

侍三國一門英傑 悲諸葛逆天受滅

三國時, 有一名族分別侍奉三國, 他們不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而分開到唔同國家(如蜀國黃權因夷陵戰敗而投降魏國, 但兒子黃崇卻一直蜀國為官; 又如夏侯霸為逃避司馬懿的迫害而投靠蜀國), 他們一開始已決定自己心中的主公, 並一直打拼, 在戰場上或朝堂上都有卓越表現, 最後全部身居要職, 位列三公, 成一時佳話, 這一宗族實在是推動著三國的時代巨輪向前邁進, 可惜最後因為不同原因, 各自被夷滅, 這個宗族的姓氏叫做“諸葛”。蜀漢的諸葛氏代表當然是諸葛亮父子; 孫吳的諸葛氏代表是諸葛瑾、諸葛恪; 魏國的諸葛氏代表是諸葛誕一族, 他們最後如何? 其後人又在哪裡? 先看看諸葛氏的歷史。

20160123

魏延險著襲潼關 孔明按章失街亭

公元228, 蜀漢在平定南方, 積聚國力之後, 趁著曹丕死去不久、年輕的曹叡剛剛即位, 計畫向曹魏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以完成劉備的遺願:北滅曹賊, 光復漢室!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中寫道:魏主曹叡遣駙馬夏侯楙, 調關中諸路軍馬, 前來拒敵。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 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幹, 取路出褒中, 循秦嶺以東, 當子午谷而投北, 不過十日, 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 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 丞相可大驅士馬, 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 則咸陽以西, 一舉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 倘有人進言, 於山僻中以兵截殺, 非惟五千人受害, 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發, 彼必盡起關中之兵, 于路迎敵, 則曠日持久, 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 依法進兵, 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計畫到底是怎樣的?魏延與諸葛亮兩個計畫本身的優劣是什麼?魏延計畫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魏延計畫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在這裡探討一下。

20160101

野史傳聞蜀八劍 空穴來風越千年

劉備在四川稱帝後, 改元章武, 跟據《古今刀劍錄》所載, 劉備在金牛山採鐵, 造了八把寶劍, 除自己佩戴一把外, 分別授予自己的三個兒子, 劉禪、劉理、劉永, 以及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四位大臣, 並命諸葛亮在八把寶劍上刻字。蜀亡以後, 劍皆失傳。所謂《古今刀劍錄》, 是南梁時, 陶宏景撰。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 丹陽秣陵(今南京)人。齊初為奉朝請。永明十年, 上表辭祿, 止於​​句曲山。梁大同二年卒。贈中散大夫, 諡貞白先生(事蹟見《梁書處士傳》)。該書所記自夏啟至梁武帝的帝王刀劍事項, 奈何年代久遠, 早已佚散, 或受後人以訛虛傳, 以致傳世的版本雜亂而欠考證, 誇大缺真, 序事排列亦不嚴謹, 甚致與正史有異, 故一直只以作野史傳聞參考。然故事並未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