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1

孫劉破曹仗水軍 赤壁一戰定三分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 曹操憑借精良的步兵與騎兵, 橫掃北方, 但他深知這一套在南方未必吃得開, 皆因「北人騎馬, 南人乘舟」, 要想平定南方, 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南伐之前, 他早早的便在鄴城玄武湖操練水兵。即使如此, 他的對手是東吳水師, 一支秉承著啟自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水師優良傳承的虎狼之師。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造船技藝, 擁有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水手、水兵。當赤壁之戰拉開序幕, 南北雙方近四十萬人盤踞兩岸, 兩千餘艘戰船於長江對峙, 這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真真正正的水戰, 其兵力的投入, 艦船的數量及種類, 水戰的戰術部署等, 即使在很多年以後都是難得一見, 這亦是三分天下, 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關鍵一戰, 水軍可說是左右三國歷史發展的一大因素。

其實中國最早的戰船是由水上運載工具─船演化而來的。春秋戰國之交, 已有了專門用於作戰的戰船。最早的戰船出現在陰濕多雨、河湖縱橫的江南水鄉。楚、吳、越三國都有自己的水師。越國的水軍稱「習流」。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記載, 公元前四八二年春, 越王句踐經過臥薪嘗膽、處心積慮的準備, 趁吳王夫差北上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 國內空虛之際, 發精兵四萬三千人及諳熟水性的「習流」二千人伐吳。大獲全勝, 斬吳太子。在此前幾年, 吳王夫差也曾派徐承率舟師水軍從海上出兵攻打齊國。能在海上行駛的戰船, 當然有一定規模。在吳國有一位從楚國逃亡來的名將伍子胥, 他曾編撰了一部兵書─《伍子胥水戰兵法》, 惜已失傳, 部分文字散見於他書。當時戰船都是船頭、船尾高高翹起的雙層船。下層是三名或四名彎腰站立持槳划船的水手, 他們有的腰間佩劍。上層站立五名武士, 都腰間佩劍, 前面的四人或揮戈持矛, 或彎弓搭箭。後面一人敲擊建鼓、丁寧(鉦), 指揮進退。船頭旌旗飄揚, 船後置建鼓、丁寧。

到了漢代, 戰船的形制向多樣化發展, 產生了樓船、艨衝、艦、赤馬、露橈、艇等大小不等、功能各異的戰船。到了東漢時期, 除了划船必需的櫓、槳外, 掌握航向的舵, 借助風力的帆、桅杆, 以及掌握平衡的碇等都已出現, 其名稱見於東漢末年劉熙編著的《釋名‧釋兵》。按《釋名》所言, 漢代的戰船已有大小不同的各種形制, 適合戰爭的各種需求。樓船為大型戰船, 可對敵船實施強擊, 船上設有「樓船將軍」統領, 又是指揮船。艦也是一種有防禦設施的戰船。艨衝船體狹長, 速度快, 當為一種攻擊戰船, 但也有防禦設施。赤馬舟體輕, 行駛速度快, 可追擊, 可偷襲。斥候為瞭望船, 小艇可用於巡察水寨, 與陸戰的巡哨同。將這些戰船混合編隊, 合理配伍, 就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水軍。從現有資料看, 漢代前期的戰船沒有桅杆船帆, 還是靠人力劃槳推進的, 至於張帆借助風力航行的記載見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

公元208, 曹操與孫權、劉備在長江中游的赤壁對壘。曹兵人多勢盛, 但不習水戰, 就把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 便於人員彼此通行。周瑜利用了曹兵的這一弱點, 以吳軍諳熟行舟水戰之長, 派遣了數十艘艨衝、鬥艦, 在船內裝滿用魚油浸過的柴草, 外面蒙裹帷幕, 插上牙旗, 偽裝投降, 船行至曹軍水寨附近, 突然升起風帆, 點燃柴草。這數十艘火船像利箭一般馳入曹軍水寨。曹兵的戰船因用鐵索相連難以分開, 結果被大火全部燒毀。曹操的數十萬大軍土崩瓦解, 從此吳、蜀與魏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其中吳國, 有不少善於率領戰船進行水戰的猛將, 如黃蓋、丁盛等。這一時期戰船最大的進步是風帆的普遍使用, 提高了船速, 節省了人力。另外樓船、艨衝的船體加大了, 孫吳製造過「五樓船」, 以及可以在近海航行的海船。

三國時的戰船沿襲了漢代的技術, 最著名的戰船當屬「樓船」, 漢代最大的樓船高達十餘丈, 可說是當時的航空母艦。北宋早期成書的《武經總要》中繪有樓船圖​​, 甲板上有三層建築, 每層四周設置女牆, 女牆與戰格上均開有若干劍孔、矛穴, 即可遠攻, 又可近防。船上空間很大, 甲板上能夠行車走馬。東吳的樓船又屬翹首, 《三國會要》記載船戰令曰:“ 雷鼓一通, 吏士皆嚴;再通, 什伍皆就船。整持櫓棹, 戰士各持兵器就船, 各當其所。幢幡旗鼓, 各隨將所載船。鼓三通鳴, 大小戰船以次發, 左不得至有, 右不得至左, 前後不得易。違令者斬。”東吳水軍戰船主要大船有樓船、鬥艦、小船有走舸、蒙沖等, 能出海者為海船。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東吳艦船數量眾多, 《三國志·賀齊傳》記載:“蒙沖鬥艦之屬, 望之若山。”樓船是大型戰艦上建三重樓, 最大建有五重樓。賀齊所乘船雕刻丹鏤, 青蓋絳襜, 《江表傳》記載:“吳樓船之有名者, 皆雕鏤彩畫, ”孫權乘坐的樓船有“飛雲”號、“蓋海”號。《吳都賦》就記載:“弘舸連軸, 巨檻接艦, 飛雲蓋海, 制非常模。”還有一艘大船名曰“長安”亦曰“大舶”, 載坐直之士三千人。當時東吳出使句驪, 使者謝宏的船小只能“載馬八十匹而還。”東吳所謂的小船都能裝載八十匹馬, 可見東吳水師的強大。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 外觀似樓, 故曰樓船, 儼然是浮在水面的城堡。由於古代水戰多以弓箭對射以及船隻對撞和跳幫肉搏為主, 艦船的大小直接決定單艦所能容納的水手和戰士的數量以及艦船的撞擊力, 所以樓船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擔任了水戰主力艦隻。

樓船所向披靡, 但總有缺點, 就是抗風暴能力很差, 而且由於船隻過高, 重心不穩, 故多在內河水戰中擔任主力。據記載, 早在三國時期, 孫權的「長安」艦, 因大風驟起, 而沉沒江中。亦有載孫權命董襲「督五樓船往濡須口」, 不料風暴驟起, 五樓船全部沉沒。所以自宋元以後, 樓船的使用及記載漸無。

東吳的另一主力戰艦叫做艨艟(艨沖), 以速度著稱。據《三國志》所示, 吳軍的將領黃蓋在江夏攻打黃祖時, 他曾以艨艟封鎖黃氏退卻的路線。孫權征討黃祖, 黃祖橫兩蒙沖挾守夏口。劉表建水軍也曾造艨沖。赤壁大戰中, 東吳用來突襲曹軍船隊的縱火船, 便是這種形體狹長、速度奇快的小型戰船。艨艟可說是中國古代具有良好防護的進攻性快艇。又作艨沖、艨艟。東漢劉熙《釋名‧釋船》載:外狹而長曰蒙沖, 以衝突敵船也。可見蒙沖船形狹而長, 航速快, 專用以突擊敵方船隻。艨沖是古代水軍的主力船, 船體狹而長, 機動性強, 便於衝突敵船。艨艟整個船艙與船板由牛皮包覆, 可作防火之用。兩舷各開數個槳孔以插槳船且供櫓手划船。而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 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敵人火攻。每層船艙四面皆開有弩窗矛孔可作攻擊各方向敵人之用。杜佑《通典‧兵法》中記載以生牛皮蒙船覆背, 兩廂開掣棹孔, 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 敵不得進, 矢石不能敗

唐代李荃所著的《太白陰經》也載:「艨艟務於速進速退, 以乘人之不備。」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中, 東吳大都督周瑜以蒙沖鬥艦數十艘,數十艘「實以薪草, 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 上建牙旗」的艨艟, 「中江舉帆」, 乘風縱火衝入曹軍船隊, 不多時便讓曹軍「檣櫓灰飛煙滅」, 實在是令人不可小覷這種戰船的實力。但《太白陰經》記述艨艟是輕快的先鋒船且由兩層組成。但有學者認為《三國志》所載的艨艟有別于《太白陰經》。雖然《太白陰經》指艨艟是輕快的先鋒船, 但漢代和三國時所用的艨艟的船頭應是設有攻擊敵軍船隻利器的強大戰船。而利器運作的有效性取決於其重量而不是速度。

除樓船和艨艟外, 上面還有提到了鬥艦, 鬥艦是一種裝備較艨艟好的戰船, 其速度不及艨艟, 但比樓船靈活, 可說是介乎兩者之間, 自三國時期一直使用到唐代。船上設女牆, 可高三尺, 船下開擎棹孔。船內五尺, 又建棚, 與女牆齊。棚上又建女牆, 重列戰士。前後左右樹旗, , 金鼓。舷上有女牆, 牆下船舷開棹孔, 甲板上有棚, 棚上又有女牆, 棚上無覆背, 前後左右豎旗幟金鼓, 用來指揮作戰, 可壯聲勢。《武經總要》:鬥艦者, 船舷上設女牆可蔽半身, 牆下開掣棹空, 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牆, 其棚上又建女牆重列。戰士上無覆背, 前後左右樹牙旗金鼓。船身兩旁開有插槳用的孔, 船周圍建有女牆, 女牆上皆有箭孔, 用以攻擊敵人。船尾高臺上有士兵負責觀察水面情形。

話說當年東吳有三大造船基地, 溫麻船屯(傳為今霞浦)、橫嶼船屯(今浙江)、番禺船屯(今廣州), 而東吳最厲害的戰船出自溫麻, 溫麻船屯用五種硬質木板所造的水面戰船, 稱為溫麻五會、福船五會(會或為合)”。溫麻造船, 也是福建, 甚或中國造船之始, 主要馳往長江, 爭奪天下, 比馬尾船政要早許多朝代。這種五會船是一種由五塊巨大木板構成(或有5層舷板)的海船, 極其堅固。就是首尾封板、左右舷板、船底板共五塊木板組合而成的五板船。這在當時冷兵器時代, 是最為厲害的戰船, 船頭是三角形如尖刃狀, 與北方疏鬆杉木建造的木船一旦相撞, 北船往往解體沉沒。因此, 東吳水軍雄霸長江, 稱雄一時。據近代考證, 溫麻船屯就在霞浦縣葛洪山腳下的古縣村一帶。建衡元年(公元269), 東吳政權在建安郡侯官縣(今福州市), 設立典船校尉一職, 掌督造海船, 並在如今霞浦縣葛洪山腳下的古縣村一帶建立溫麻船屯。溫麻興廢, 置於西晉廢于隋朝。

到三國最後期, 即赤壁之戰七十年後晉滅孫吳之戰, 西晉使用了更大的戰船, 艦船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晉將王濬在益州(今四川成都)造大船連舫(可能是一種雙體船), 船方圓一百二十步, 上面建有城牆樓櫓, 四面開門, 可以縱馬。其造船的大量碎木順流而下, 至使建平太守吾彥見後, 知晉將發兵順流而下, 請求增強建平守備, 可見其造船規模之大。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末, 王濬率巴東監軍唐彬等七萬人馬, 乘早已造好的大小戰船, 從益州出發沿江而下, 過瞿塘峽、巫峽, 到秭歸。東吳為防止晉軍水師東下, 在長江險磯處設置了攔江鐵索, 水下埋置了鐵錐, 遂捆紮了幾十個方百余步的大木筏, 遣諳習水性的士卒駕筏先行, 筏巨水急, 鐵錐一一被拔除。又製作成長十餘丈、粗數十圍的大火炬, 浸透麻油, 置於戰船之前, 遇到攔擋的鐵索即點燃火炬, 烈火燒斷鐵索, 船隊暢行無阻, 直搗建業, 孫吳滅亡。唐劉禹錫詩《西塞山懷古》云: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帆出石頭。說的正是這件事。 

赤壁大戰東吳勝利的原因毫無疑問有很多, 單就技術角度而言, 精湛高超的造船技藝, 豐富的水上經驗當然不可或缺。東吳水軍除在長江上活動之外, 還多次出海遠航, 其向南最遠到達夷州(可能是今天的台灣、日本、琉球群島或南洋島嶼, 未能證實), 向東北最遠可達遼東半島, 每次的規模都在萬人以上。但東吳最終也是敗在水軍手上, 可說是誰得水軍誰掌三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