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4

海上絲路連羅馬 朱應康泰宣國化

絲綢之路, 簡稱絲路, 早在西漢(公元前202—8年)時, 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 經甘肅、新疆, 到中亞、西亞, 並連接地中海各國所建立的陸上通道。當時大陸上東西各有一個大國, 就是東方的西漢王朝和歐洲的羅馬帝國(漢時稱之為大秦”), 雖然漢朝和羅馬帝國位於歐亞大陸的兩端, 但是兩國之間依然有小幅度的接觸, 不過, 中亞也有其他強國在地理上阻隔了漢朝和羅馬之間的交流, 而且陸路要通過許多民族和國家, 如果其中有一個發生變亂, 或為壟斷絲綢貿易者所操縱, 則其便不暢通。這樣, 絲綢之路便自然要另闢門經。陸路的缺陷, 恰好是海路的優點。羅馬帝國為擺脫安息(今伊朗)對陸上絲綢之路的操縱和對絲綢貿易的壟斷, 於公元166年打通了直達中國的航路, 曾經派遣過使者登陸漢朝日南郡後前往洛陽。發展至三國時代, 東吳孫權致力發展水軍, 不斷向海外探險, 其足跡活躍於東南亞一帶, 大秦亦有所接觸, 以下我們看看這段歷史。

20170201

傳董奉醫仙得道 隱廬山杏林遍佈

三國時代, 戰亂頻仍, 百姓生命朝不保夕, 遇上天災疫病, 更是可以令整個城市為之一空, 偏偏在這個時代, 中國的醫學卻發展迅速, 名醫輩出, 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必定對醫神華陀有所印象, 但其實當其時還有名醫董奉, 與張機並稱「建安三神醫」。董奉醫術的高明和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 後世以杏林春暖”, “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家, 喚中醫為杏林”, 蓋源於董奉。只是董奉不像華陀, 能對陳登, 曹操等大人物有過診斷, 《三國志方技傳》中也只有華陀的記載, 要直到裴松之為《三國志》注釋時, 才把葛洪《神仙傳》中有關董奉為士燮醫病的記錄注在《三國志士燮傳》, 但《神仙傳》畢竟不是正史, 裴注收錄進來也只是以備參考。《神仙傳》中有關董奉行醫的記載, 更是充滿玄道色彩, 最後董奉得道升天, 故有醫仙之號。歷史上董奉沒有的著作流傳, 只以醫仙的身份留名後世, 受他救助之人不計其數, 且代代相傳, 足為後世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