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曹倉舒刻水稱象 周不疑異才枉死

曹沖稱()象相信很多人都略有所聞, 但多少人知道曹沖其實是曹操的幼子呢? 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三國神童的一生竟然只活了13年?曹操雄據北方, 到底象從何來呢, 還是這只是後世的穿鑿附會?然而與曹沖並結好友的另一個神童周不疑, 又有多少人知道?曹操曾想把女兒許配他, 最後卻因為怕他會危害曹氏政權而將他暗殺, 當時周不疑年僅17, 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這個閱人無數, 身經百戰的一代奸雄, 竟然要用刺客這手段來將一個少年殺死?曹沖之死, 可說是三國時代的一個轉捩點。 


曹沖(公元196年-208年), 字倉舒, 東漢末年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的小妾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 敏於觀察, 深受曹操喜愛。五、六歲的時候, 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 甚至有讓他繼嗣之意。可惜曹沖還未成年就患急病去逝, 年僅十三歲。

雖然曹沖早逝, 但仍留下不少故事, 讓我們知道其性格和睿智。當時軍隊國家事務繁多, 施用刑罰又嚴又重。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裏被老鼠啃齧, 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一定會死, 琢磨想要反綁雙手去自首罪過, 但仍然懼怕不能免罪。曹沖對他說:等待三天, 然後你自動去自首。曹沖於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單衣, 就像老鼠咬齧的一樣, 假裝作不樂意, 臉上一副發愁的樣子。曹操問他, 曹沖回答說:民間風俗認為老鼠咬了衣服, 主人就會不吉利。現在單衣被咬了, 所以難過。曹操說:那是瞎說, 用不著苦惱。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彙報了, 曹操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 尚且被咬, 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一點也沒責備庫吏。曹沖心地仁愛, 識見通達, 都像這件事情所表現的那樣, 本應犯罪被殺, 卻被曹沖暗中分辯事理而得到幫助寬宥的, 前後有幾十人。

又有一次, 南方獻山雞給曹操, 山雞愛其毛羽, 看到水裏的倒影就會起舞, 可是曹操打算想要讓它鳴舞卻沒辦法。曹沖令放置一面大鏡其山雞面前, 雞看到大鏡開始起舞, 可是山雞不知道停止, 最後累死。這就是顧影自憐的成語故事。

最廣為人知的, 莫說曹沖稱象的故事, 據記載, 孫權曾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問遍了手下的人, 都想不出稱象之法, 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秤。曹沖想出一法:把大象放進船裡, 記錄水位到達船舷的位置;牽出大象, 將石塊往船上裝, 直到水位到達先前記錄的位置;然後分批秤出石塊的重量, 並疊加得出總重量。這總重量即等於大象的重量。曹操非常高興, 按照他說的方法秤出了大象的重量。(《三國志》:沖少聰察, 生五六歲, 智意所及, 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 太祖欲知其斤重, 訪之群下, 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 而刻其水痕所至, 稱物以載之, 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 即施行焉。)

年僅六歲的曹沖, 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 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 這種等量替換法的科學原理, 發生在公元200年的中國, 還是出自一個六歲小童之口, 自然引來不少人的爭議。

有學者認為孫權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騭出任交州刺史, 士燮兄弟等人奉承東吳, 只有在此之後才能獲得亞洲象, 但曹沖早已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死去, 所以曹沖秤象之事不真, 而置船刻水的稱量方法可能早已有之。因為在《符子》中就記載了燕昭王命令水官用類似的方法稱量大豬。

還有學者認為曹沖稱象的故事出於印度佛典, 指出地處中原的曹魏境內無象, 所以不得不與孫權進獻之事混為一談, 這是比較民俗文學的通例;而稱像的故事多見於漢譯佛典, 如北魏吉迦夜共曇所譯​​佛經《雜寶藏經·卷一·棄老國緣》中就有類似的故事, 雖然《雜寶藏經》為北魏時所譯, 比西晉初年成書的《三國志》要晚, 但《雜寶藏經》中所的很多內容見於漢譯佛經之中, 這個稱像的故事可能也是取材於早譯出的佛經, 或者是佛經雖然翻譯完成, 但書籍已經亡逸, 無法考證, 又或者是佛經沒有被翻譯, 但是故事靠著口述流傳到中國, 被附會為曹沖的經歷。

不過這一質疑主要依據是清代、近代較片面的自然地理、生物學常識, 就直接質疑成書與事件相距僅幾十年的《三國志》正文的記載。現代歷史地理學、生物學研究並不支持這一理論。歷史地理學者曾經總結過大量正史中出現野象的記載, 南北朝時今安徽、湖南、江蘇, 直至北宋時今湖北等地都出現過野象闖入被獵殺的記載。現代自然科學研究則說明亞洲象在公元200年至580年的活動北界在秦嶺淮河一帶, 580年至1050年間的北界仍在杭州灣、錢塘江, 即使晚到1450年其活動北界仍可以包括福建省內的武夷山。孫權在公元200年接掌江東時就被朝廷封為會稽太守, 東漢會稽郡轄境南括今天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龍巖市、南平市等地區, 遠在亞洲象活動北界(秦嶺淮河)以南。

《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引《江表傳》也記載了曹沖稱像的故事, 其記載中有鄧王沖尚幼”, 與本傳生五六歲契合, 可知此事發生於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間, 當時孫權剛開始統治, 獻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 認為巨象一定來自交州、必須是士燮奉承後才可獲得巨象的觀點未必可靠。按照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表明大致在劉宋之前, 長江以北尚有野象棲居, 之後才限於江南, 三國時期的吳國境內有像且由孫權進獻給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曹沖稱象的方法可能在古代早已有了, 邵晉涵所引用《符子》的內容見於《初學記》和《太平御覽》, 細節雖不可深究, 但也不可輕率否認, 因為故事非常符合燕昭王“好神仙”的特點;故事合乎燕昭王時期燕國強大國勢的背景;成書於東周時期的《考工記·輪人》已經反映在當時已經知道運用浮力檢測木材的質量是否均勻, 那麼稱象的故事與中國的科技史相吻合;《符子》的作者符朗為東晉人, 早於《雜寶藏經》的譯者吉迦夜共曇。綜合來說稱像的故事確實有可能發生。

史料記載, 曹沖稱象在毛象坡, 就在河北省臨漳縣以西的崗村一帶。研究指崗村在臨漳縣是一個古老的地方, 河北省臨漳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與漳河沖積平原的交匯處, 其地勢開闊平緩, 一馬平川, 臨漳城西的崗村名字的出現, 說明崗村當時是建立在高於一般地方的土坡或土崗上的, 推測是因毛象坡而得名。另據臨漳縣舊縣誌記載:毛象坡在縣城東北二十裏, 周圍五裏, 古畜象於坡。考古專家實地發掘考測的臨漳鄴城遺址城廓的東北角, 即洪善村往東北方向二十里, 正好是崗村一帶。另外, 清朝道光年間臨漳縣令姚柬之, 經過十六年翻閱古籍, 實地考察寫出了《臨漳縣·漳水圖經》, 仍存, 其中《曹魏五都圖第九》圖中展現漳河流向由西向東在今臨漳縣城北, 途徑崗村村北。上世紀90年代末, 村民們修房蓋屋, 經常在緊臨村北處淘沙, 直至淘到五六米以下, 沙質良好, 這亦說明那裏當年是漳河河床故道。

很多人認為曹沖宅心寬厚, 曹操喜歡他只是因為其智力超群, 如果他不早夭而亡, 以他的仁慈, 在與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爭鬥中會是一個什麼結局, 很難預料。曹操還曾對曹丕說曹沖之死對自己來說是不幸, 但對曹丕等人來說就是大幸了。據說《魏略》裏也有一段記載說曹丕曾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沖在, 我很難說是否有今天這樣, 可以支配天下。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 就是曹沖和另一個神童周不疑的關係。周不疑, 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不多, 可能因為他也是一個早逝的天才, 加上他的家族當時也不顯赫, 其事主要見於《零陵先賢傳》, 我們也只能以有限的資料把整件事重新組織來看看他的生平。

周不疑, 字文直(《三國志集解》引注卻說元直, 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陽縣, 《太平御覽》引《零陵先賢傳》卻說是長安人, 應是文字之訛), 是劉表別駕劉先的外甥, 少有異才, 聰明敏達, 在十七歲時就著有文論四首。

《零陵先賢傳》說劉先在荊州時為周不疑挑選了一個老師劉巴, 就是後來蜀漢的尚書令劉巴, 不過劉巴認為所學不堪以教周不疑:昔遊荊北, 時涉師門, 記問之學, 不足紀名, 內無楊朱守靜之術, 外無墨翟務時之風, 猶天之南箕, 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甥摧鸞鳳之豔, 遊燕雀之宇, 將何以啟明之哉?愧於有若無, 實若虛’, 何以堪之!摧鸞鳳之豔, 遊燕雀之宇, 可謂天下奇才。劉巴一向是自我清高的人, 當年在荊州不屑跟從劉備, 及後在劉備任職時亦不願與張飛這“一介武人”交談, 可見劉巴不是一個會自謙推說的人, 或者這個有尚書之才的人真的認為自己不配當周不疑的老師!

至於周不疑何時去曹操那兒呢?《零陵先賢傳》曰:始嬰孩時已有奇異, 至年十三, 曹公聞之欲拜識, 既見, 即以女妻之, 不疑不受。時有白雀瑞, 儒林並已作頌, 不疑見操授紙筆, 立令複作。操異而奇之。

可以相信, 曹操所以得知周不疑, 可能是由於其舅父劉先。劉先, 字始宗, 零陵郡人。博聞強記, 明典故。初為劉表別駕, 曾勸劉表依附曹操, 劉表疑慮不決。後出使許都, 於大庭廣眾之下駁斥曹操對劉表的責難, 使曹操無言以對。授武陵太守, 後升為尚書。魏國建立後, 任尚書令。

劉先出使曹操的時間應該在公元202年博望坡之戰後, 可能是戰後劉表請和(與曹操和平相處至208年赤壁之戰), 時周不疑正好約十二、三歲, 可能是跟隨劉先出使, 或曹操得知後再交往, 總之曹操見過周不疑後欣賞其才智, 想嫁女給他, 但他不敢接受。後曹操想任命其為議郎, 但他也不接受。到底不接受的原因是不想攀附還是另有打算?不得而知, 但至少曹操並沒有忌才或怨恨之意。有一次出現了白雀祥瑞, 不疑和眾儒生都已經為此作了頌, 但曹操召見了不疑, 給他紙筆, 他隨即又再作了一篇, 令曹操大感奇異。及後更安排周不疑和曹沖一起讀書, 互為好友, 希望將來周不疑可以輔佐倉舒繼承自己的大業。

話說公元207, 曹操發動白狼山之戰時, 在攻打柳城時遭遇困境(而當時郭嘉又病重), 因周不疑獻出十策才攻得下柳城。(《零陵先賢傳》載:曹操攻柳城不下, 圖畫形勢, 為難計策, 周不疑進十計, 攻城即下也。)不知到底是周不疑隨軍出征, 還是書信往來間的獻計, 文獻亦不見有該十策的詳情, 但周不疑應該是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可惜天妒英才, 建安十三年, 曹沖病重不治而去世, 年僅十三歲。曹沖死後, 曹操的心就變了, 因為他每當看見周不疑的時候就想起曹倉舒(曹沖的字)來, 心突已, 於是命人暗殺之(曹操立刻欲除之)。曹丕不以為然, 還跑去上諫。結果曹操把他訓斥了一通:如果是曹沖還可以, 但你是不可能駕馭周不疑的此人非汝所能駕禦也。)。於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殺了。

周不疑一非皇室, 二沒軍權, 就是說到名聲也沒有什麼人知道。曹操竟會怕皇位會被他搶了, 還指名道姓說曹丕都不是他的對手!可想而知, 周不疑的本事有多嚇人!同樣, 曹操對曹沖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史書中所記載的曹沖寬仁宅厚的性格品質可能僅僅是一方面, 他的性格中很可能還隱藏著極為果斷勇武的另一方面, 就如同劉備, 雖然寬厚仁義, 愛民如子, 但殺起人來, 可是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的。所以曹操才如此喜愛他。如果不是早死, 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漢武帝或者康熙一樣的英明之主。

這裏我們可以推測, 曹操當時很可能把周不疑作為曹沖的輔佐來關注的, 就像曹操安排楊修助曹植, 司馬懿助曹丕一樣, 而明顯地曹操覺得只有曹沖才能管制周不疑, 所以曹沖死了, 愛才的曹操也非要殺他不可了, 連自己女婿都不要當的周不疑, 怎可能留下來要脅曹魏政權呢。曹操之前也曾經想除掉司馬懿, 當曹丕竭力勸諫、強烈反對的時候曹操總算勉強同意, 可是面對眼前的這個周不疑, 曹操卻決心如此之大, 可見周不疑的才能有多高、威脅究竟有多大了。可是堂堂的魏王丞相曹操, 又實在找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對付一個從未做過官年僅十七歲名氣很大的有志少年, 無奈只好派遣了一個刺客殺死了周不疑。

要是曹沖在, 他應該是個很好的君主。而且以他的智慧是不會上演七步詩這樣的家庭悲劇的。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權術的曹丕, 曹沖的智慧可以說是驚人的。因為曹沖那麼小就會因勢利導, 給他父親講道理, 把握人的心理之準確, 實在可以稱得上是個天才。而且智慧用在救護弱小人物身上, 他的心靈一定是非常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這也許是他母親是個一般的小妾, 懂得下層人的淒苦, 所以耳聞目染的曹沖從小就比較正直吧。

至於周不疑, 連一向識人不差的曹操早就發現了他的天分, 並計劃留給曹沖做臣子的, 希望兩個神童將來軍臣一體, 共同打理天下。更重要的是, 曹操認為將來能震得住這個周不疑的, 也只有自己的兒子曹沖, 他連司馬懿都可以容得下, 卻留不下這個年僅十七的少年, 可見至少在曹操眼中的他堪比司馬懿和諸葛亮。


假如, 這對曹周配的三國神童真的能夠長大成才, 大權在握, 加上年紀上的優勢, 誰能斷言他們不能一統天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