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攻長沙關羽鑿兵 殺韓玄魏延獻城

赤壁之戰後, 劉備作出了問鼎天下的一步, 就是出兵佔領荊州南部四郡, 即武陵、零陵、長沙、桂陽, 這一事件其實對劉備來說非常重要, 是他打好建國根基的第一步, 然而在正史中卻只是輕輕帶過, 而在《三國演義》小說中, 當然說得大為具體和生動, 但也只是在第五十二回到第五十三回中各佔半回, 因為《三國演義》中說當時劉備已據有荊州北部, 南征只為平定後方, “積收錢糧”, 而劉備軍與四郡實力又相當懸殊, 由諸葛亮略施小計, 張飛、趙雲、關羽各打數場便全數歸降。當中篇章比較多的有關羽攻取長沙郡, 帶出五虎將之一 - 黃忠的出場以及魏延向劉備的投誠這兩件重要事件。當時候長沙太守為韓玄, 更有黃忠、魏延等部下, 黃忠與關羽於長沙城下大戰三日, 互有優勢, 黃忠被寫成與關羽不相伯仲的戰將, 兩人惺惺相惜, 成就關雲長義釋黃漢昇的故事, 但被韓玄看在眼內, 卻懷疑其通敵, 欲殺黃忠。平時不滿韓玄濫殺無辜的魏延造反, 一刀將韓玄砍為兩段, 獻長沙城予劉備。亦藉此說出魏延腦後有反骨”, 給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的叛反做鋪墊。以至今日, 仍有不少供人吊念的場景在長沙週邊, 但這只是「故事」而已。

話說古時候長沙城北湘春門外的護城河上有一座石橋(現湘春路附近), 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諸葛亮派關雲長取長沙時, 曾和守將黃忠作戰於此。 《三國演義》載黃忠命士卒放下吊橋, 拍馬直取關雲長, 大戰五十回合, 不分勝負。關雲長回馬便走, 想用拖刀計斬黃忠於馬下, 可黃忠突然馬失前蹄, 跌倒地上。雲長說:'我不斬馬下之人, 你去換馬再戰吧。'第二天黃忠又來戰,戰不二十回合, 回馬奔上吊橋, 一箭射向關雲長, 正中頭盔。這是黃忠報關雲長昨日不殺之義。橋側原有一座關帝廟, 為後人紀念關雲長所建。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中載:“長沙北門外有座關帝廟, 神座下有石, 上有自然之文, 儼如梅樹根也。”後太平天國西王肖朝貴帶兵攻打長沙, 他身先士卒衝上北門外的吊橋, 被清兵炮火擊中身亡, 使太平天國遭受重大損失。這是古吊橋的又一著名記載。

相傳位於開福區鳳嘴路北頭瀏陽河對岸, 即瀏陽河入湘江口。原名駱駝嘴, 因河口形狀象駱駝嘴而得名。傳說關羽從此過河攻打長沙, 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不慎落入河中。寶刀上鑲嵌的青龍入水而活, 荷著寶刀進入湘江, 逆水而上, 游到澇塘河入湘江口, 再逆水游至澇塘河。周倉下水一口氣逆水追了七里才把寶刀撈上來。原來龍為鱗族, 鱗族水動物都喜逆水而遊。寶刀上鑲嵌的青龍, 入水而活, 因此寶刀入水後, 青龍自然荷著寶刀逆水而上。從此, 關羽落刀之處的駱駝嘴改叫落刀嘴, 澇塘河也成了撈刀河。故事亦說韓玄遂率領自願出戰的百姓在長沙城外數十裏的一條河埋伏, 關羽為輕敵, 遭殺得大敗, 還要把手上的大刀棄在河上方能走脫。在晚上, 長沙市民在河上打撈關羽的大刀(即是今有名的撈刀河), 但關羽軍隊卻忽然折返, 不問婦孺, 全都殺清光, 其部下有一些因拒絕其無理的命令, 反遭關羽以違反軍令所處分。羽更揚言要在長沙屠城, 以報一敗之辱。 因為事情鬧得太大了, 最後劉備出面, 要求長沙無條件開城, 韓玄自刃。

傳說關羽戰長沙時, 漢降將魏延殺長沙太守韓玄。韓玄意欲從城南向北逃跑, 當跑到磨盤灣一小巷時, 為騙過魏延, 有意將一靴子脫下, 靴尖朝南放著, 此巷後來就稱南倒脫靴, 魏延識破韓玄的詐計, 繼續向北追去。韓玄逃到城西臬後街一小巷時, 又將另一隻靴脫下朝南放著, 自己朝北門奔去, 但最終還是死於魏延的刀下, 此巷後來就稱西倒脫靴。如今“西倒脫靴巷”已因幾年前的城市建設消失了。而“南倒脫靴巷”依舊保留完整, 房子基本還維持著原貌, 沒有改動。

傳說古時長沙南門沙湖港有一條妖龍盤踞在港裡興風作浪, 土地老爺請來太乙真人鎮妖。太乙真人將手持鐵塔擲下, 寶塔和塔底的沙土落在沙湖港, 頃刻成了三座山。寶塔落的地方就是寶塔山, 其他兩座就是古堆山和東瓜山。又傳, 寶塔山的寶塔為南宋末湖南安撫使李芾下令拆毀, 目的是為了防止成為攻城元軍的堡壘。塔底泥土中一粒種子落地生長, 五百年開花結實, 到三國時結了一個大果實, 當時長沙屬東吳, 便起名東瓜。後人為祭祀太乙真人, 在古堆山建了一座太乙寺。

今長沙市內有一古巷名“賜閒湖”, 古名“刺韓湖”(長沙方言中“韓”與“閑”同音)相傳是一個長沙城內的一個小湖。因是當年魏延刺殺韓玄之處而得名。

以上盡是今天長沙市的「三國」痕跡, 但可笑的是, 根據史料記載, ​​年取長沙郡的應該不是關羽, 因為他應該北上漢津, 配合周瑜攻取江陵, 據《三國志》載,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 推薦劉琦擔任荊州刺史, 又南征荊州四郡。像秋風掃落葉一般, 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都望風而降。後來韓玄仍然擔任長沙太守, 成為蜀漢的官員。而《三國志.黃忠傳》中載黃忠統屬長沙太守韓玄, 先主南定諸郡, 忠遂委質。並沒有和關羽或劉備交手, 而是隨韓玄一起投降劉備的。

另外, 亦由此可知, 韓玄當時並未被魏延所殺, 因為據史書記載, 魏延應該是在劉備入四川時才加入劉備軍的, 並不見於劉備南平荊州四郡之時, 因此也只能說
《三國演義》以長沙之戰, 由諸葛亮說魏延「食其祿而殺其主, 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 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 久後必反, 故先斬之, 以絕禍根。」, 借意展示諸葛亮如何料事如神, 並對魏延日後反叛埋下其中一個理由, 實在是有點「明屈」的意思。當期時如以《三國演義》的說法, 零陵劉度戰敗投降, 桂陽趙範出爾反爾而被俘, 武陵鞏志也射殺太守獻城, 應該全都要斬首了。但不管如何, 《三國演義》實在太深入民心, 魏延自此正史上沒有參與的長沙一役中, 被標籤了叛徒的形像, 而腦後見反骨或腦後見腮, 也成了叛徒的特徵。

但在件事件中, 最慘情的不是魏延, 而是長沙太守韓玄。於《三國志平話》中, 韓玄名叫韓國忠, 為武陵太守。韓國忠不仁, 是有決無斷……魏延斬了韓國忠於馬下。而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三國志平話》早於《三國演義》), 可能參考了《三國志》的記載, 重新說韓玄為長沙太守, 而且還被虛構為魏國將領韓浩之兄, 但對韓玄的描述卻是參考了《三國志平話》(卻說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 輕於殺戮, 眾皆惡之。其實當年劉備南下, 的確發生了一些戰事, 三輔決錄注曰:金旋字元機, 京兆人, 歷位黃門郎、漢陽太守, 徵拜議郎, 遷中郎將, 領武陵太守, 為備所攻劫死(可能是投降後再叛)。而桂陽趙範亦如演義中說, 投降後獻樊氏, 為趙雲所拒然後叛逃, 相反長沙郡應該是最早投降的, 並由諸葛亮駐臨烝再向其他郡出兵, 韓玄為了長沙百姓的安危, 投降劉備, 而黃忠也沒有和關羽或劉備交手, 而是隨韓玄一起投降, 可見應該沒有什麼交戰。後來長沙百姓為了紀念韓玄, 還為他建了祠堂, 如今韓玄墓位於長沙市四大名校之一的長郡中學內, 相比起以上的地名街名, 這才是真真正正的三國痕跡。清代汪應銓《韓玄墓記》載;韓玄威信智略, 足以服人”, “寬厚愛人, 玄與三郡俱降, 兵不血刃, 百姓安堵, 可謂知順逆之理, 有安全之德。對韓玄評價甚高, 似在為其正名。不管汪應銓有何根據, 但至少韓玄墓在長沙百姓中一直保存著紀念著, 沒想到千餘年後羅貫中的一本《三國演義》, 卻讓韓玄聲敗名裂”, 並一直影響至今,造出了以上種種韓玄被殺的「名勝」。歷史在這裡開了一個大玩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