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邙山陵墓如星數 君臣珍寶全被盜

邙山陵墓群,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群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東西長近5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師以及市區的西工區、老城區、洛龍區等5個區, 涵蓋了20多個鄉鎮。陵墓群西至孟津縣常袋鄉酒流凹村—洛陽市郊紅山鄉楊塚村一線, 東至偃師山化鄉南游殿村—山化鄉忠義村一線, 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佈。邙山陵墓群面積為756平方公里, 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 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 東漢帝陵5, 曹魏帝陵1, 西晉帝陵5, 北魏帝陵4, 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塚連塚、墓壓墓, 長眠著自東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數不勝數的王侯將相、才士名流。邙山陵墓群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佈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邙山, 蜿蜒於洛陽、孟津、偃師三境, 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 被認為是死後長眠的理想之地, 有“生在蘇杭, 死葬北邙”一說。故而, 邙山之上古墓眾多, “無臥牛之地”。據考證, 邙山已出土墓誌6000餘方, 出土的大量墓誌, 內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 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邙山陵墓群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境內邙山上。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 總數在千座以上, 為東漢(公元25-220年)至三國(公元220年-280年)時期的古墓。

邙山陵墓群位於低山丘陵地帶, 地勢起伏平緩, 高亢空曠。黃土土層深厚, 粘結性好, 堅固緻密, 適於營建墓塋。至遲從東周時期開始, 邙山便成為人們理想的安息之地, 此後的兩千多年逐漸形成了崇尚歸葬的習俗。久而久之形成了塚台林立, 松柏鬱鬱, 墓碑高聳, 石刻成群的歷史人文奇觀, 所謂“北邙山頭少閒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陵墓群佔地面積756​​平方公里, 地跨洛陽市所屬的七個區縣, 文物保護區內的人口約20萬。陵墓群年代從東周到東漢、曹魏、西晉、北魏, 一直延續到五代的後唐。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佈, 可分成4段:西段(北魏陵區)、中段(東周、東漢、後唐陵區)、東段(西晉、曹魏陵區)、夾河段(東漢、西晉墓群)。

邙山之所以會成為“熱門”的大墓地, 與洛陽的古都地位緊密相連。邙山腳下的洛陽, 在中國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從4000多年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起, 曾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在累計1000多年的時間裡, 洛陽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歷史上, 洛陽城建了毀、毀了建, 但經常是“城池雄偉, 宮苑壯麗, 為天下之冠”, 經濟繁榮, 文化發達, 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文人雅士云集其間。繁榮時的洛陽常有數十萬人居住, 最輝煌時城市居民超過百萬。邙山古墓中長眠的人, 都曾目睹洛陽城的輝煌與滄桑。洛陽城外的邙山, 北帶黃河, 南望伊闕, 在古洛​​陽人眼裡是絕好的風水寶地。南北16公里、東西30公里、面積約有500平方公里的北邙, 地勢高, 視野開闊, 土層深厚, 土壤緊硬密實, 適於安置墓穴;東漢皇陵又赫然兀立於邙山嶺上, 所以這裡自然成為洛陽人嚮往的安葬之處。晉人陶淵明詩云:“一旦百歲後, 相與歸北邙。”唐人王建詩云:“北邙山頭少閒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 堆著黃金無買處。”邙山上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六代共計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交錯毗連。這些陵塚動輒高數十米, 周長上百米, 宛如小山般矗立, 歷盡滄桑, 仍不失霸氣。

東漢陵區
東漢定都洛陽, 11, 10帝葬於洛陽, 5帝葬於邙山, 分別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順帝的憲陵、衝帝的懷陵、靈帝的文陵。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黃河灘上, 位於今孟津縣鐵謝村西南。此陵有5絕;一是帝王選陵, 不是背山而河, 而是枕河蹬山, 為全國獨一無二;二是一園千柏, 國內僅有。原陵共存隋唐古柏1500餘株;三是漢陵曉煙, 風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 柏樹鳥鳴;五是眾柏成像, 光武仰臥。恭陵、憲陵、懷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三十里鋪村一帶, 3陵排列, 各立一通石碑, 為清乾隆年間洛陽知縣龔松林所立, 分別書“大漢塚”、“二漢塚”、“三漢塚”。在今孟津護駕莊西南, 是靈帝的文陵。

曹魏陵區
曹魏共歷546年。其中開國皇帝文帝丕、明帝叡、高貴鄉公曹髦死後葬洛陽。文帝曹丕倡導儉葬, 他依山為陵(即沿山挖洞), 葬於邙山首陽山, 故稱首陽陵。明帝曹叡的陵墓稱高平陵。高貴鄉公曹髦稱帝后, 不甘為大將軍司馬昭手中玩物, 於公元2605, 300多個太監、侍衛討伐司馬昭, 結果被司馬昭部將成濟一戟刺死, 甚為悲壯慘烈。他後被以王禮安葬。

西晉陵區
西晉共歷452年。其中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崩於洛陽, 葬於首陽山。公元265, 司馬炎登上皇位, 分別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宣帝、景帝和文帝, 所以, 西晉陵區共有5座皇陵, 分別為高原陵、峻平陵、崇陽陵、峻陽陵、太陽陵。

北魏陵區
北魏都洛陽共歷841年。現已確認埋葬在洛陽邙山的有4, 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 其陵分別為長陵、景陵、定陵、靜陵。北魏為北方鮮卑人政權,其民族善於騎射,剽悍兇猛。但孝文帝遠見卓識, 遷都洛陽, 推行漢化, 成就了中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他詔“遷洛之民, 死葬河南, 不得北還。於是北人南遷者, 悉為河南洛陽人”。他自己則身體力行, 死後葬今孟津官莊村南的長陵。長陵, 35, 直徑60, 當地人稱“大塚”。景陵, 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 位於長陵之南、今塚頭村東。 《資治通鑑》說, 唐武德四年, 李世民曾登魏宣武帝陵察看王世充軍情, 足見景陵地勢高峻

另外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徽陵及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陵、以及三國時期蜀代末主劉禪、南唐後主李煜、後蜀末主孟昶等陵墓也均在邙山陵墓區內。 20世紀初在洛陽西郊、邙山腳下的金村附近還發現了東周時期的大墓群, 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一些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東周王陵。另外又據文獻記載, 五代後唐的帝陵亦在邙山地區。邙山陵墓群於2001 6 月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 5 月國家文物局批准“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立項。這次考古調查與勘測將動用包括計算機技術、測繪技術、航空影像技術、遙感技術等在內的先進科技手段, 以尋找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15座帝陵為重點, 對古墓群進行全面普查。

然而, 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變遷、風剝雨蝕及近代以來遭瘋狂盜挖等原因, 邙山古墓塚的數量、每座墓主的身份, 今天已難以準確統計和確認。在邙山土嶺上, 數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塚, 星羅棋布, 森然壯觀。但是邙山上的陵墓都是誰的, 一直是個難說清的問題。由於墓葬位置的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很少, 墓碑往往散失難以尋覓, 頻繁的戰亂中, 墓主的後代流散各地。要確定每座墓主的身份, 實在困難。清代乾隆年間, 洛陽知縣龔松林搞了一次“立碑運動”, 在大大小小的陵墓前都豎起了石碑, 刻上墓主人姓名。但龔松林急於求成, 根本沒下足考證工夫, 結果常常張冠李戴。經他這一搗亂, 邙山古墓更是亂上加亂, 再也弄不清楚了。

據當地文物部門2003年開始對邙山陵墓群進行普查, 2007年結束, 原先有的960多座封土墓, 僅剩下330多座, 三分之二都消失了。 2007年之後, 文物部門再复查發現, 古墓正在以每年七八座的速度消失, “工業生產、百姓生活、自然破壞都是原因。”比如老百姓為了耕地, 將大塚一點點地“蠶食” , 僅朱家倉村一村, 原有的100多個墓塚驟減至10多個。有的墓塚被農民開墾逐漸蠶食, 僅存一土墩、土柱, 有的被人打成窯洞或憑依築房居住, 有的被就地取材改造為燒磚窯, 有的被利用建成水塔… …而更多的墓塚已被基建施工、磚場取土、開闢農田、蓋房墊院完全破壞, 甚至徹底消失了。破壞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則是保護不力。一名知情者反映, 國家級保護文物每年都有專項維護資金, 但基本沒見有什麼保護措施, 連每個陵墓的主人都沒法查明。 “幾年前在大塚上種了些樹, 維持水土, 種了也沒人管, 幾年下來大半都死了, 上面仍是光禿禿的, 雜草叢生。”一些建設單位置文物保護法於不顧, 直到在建設工地挖出毀壞文物經群眾舉報的情況下才被迫補辦手續, 交錢了事。而由於受經濟利益驅動, 一些管理單位也對危及和毀壞文物的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致使人為破壞文物事件愈演愈烈, 遠遠超過了自然損毀。又例如孟津平樂鎮一帶, 有一字排開的三座大墓, 當地人稱為大漢塚、二漢塚、三漢塚。有考古學者認為, 這應該是幾位東漢皇帝的陵墓。據考證, 劉備兒子“阿斗”劉禪的墓就在這幾座大漢皇帝陵東南幾里地外。蜀國滅亡後, 劉禪被押解到了西晉的首都洛陽, 封為安樂公, 軟禁在阿斗小城。公元271, 劉禪死後葬在孟津平樂鎮翟泉村東。據說, 劉禪墓塚在20世紀60年代還有7米高、直徑15米。後來農民澆地, 墓室坍塌, 今已夷為平地。

當然, 對陵墓群最大的損害, 莫過於盜墓者的胡亂發掘, 對邙山墓葬群的偷盜, 從古代至近代斷斷續續一直沒有停止。但使墓葬遭受嚴重破壞的盜墓行為, 卻發生在近代, 是由汴洛鐵路的修建引發的。 1905, 清政府向比利時一公司借款修築汴洛鐵路(現隴海鐵路一部分), 隨後又修建洛潼鐵路。鐵路通過邙山南麓, 就地取土時不斷挖出了古墓, 引起在場外國技師的極大興趣, 他們大量收集古物寄回歐美。聽說墓裡的東西能賣錢, 邙山各村廟里以前存放的古物, 一夜之間沒了踪影。當時的中國經濟凋敝, 國家混亂, 很多貪圖暴利的人開始到處搜尋、挖掘古墓。邙山之上從此打破千古幽靜。在盜墓分子“發財”的示範效應之下, 邙山上幾十個村莊互相效法, 競挖古墓, 視為發財捷徑。大量的古冥器被從邙山地下挖了出來, 流向北京、上海, 再流向國外。

據知情者回憶, 當時每年秋莊稼收完之後, 邙山上盜墓的像趕會一樣, 成群的人刨紅薯般挖古墓, 賣包子的、賣羊肉湯的搭起棚子招徠生意。挖出來的玉器、銅器用籮筐裝、馬車拉, 到底挖出多少誰也不知道。有人說, 龐家溝挖出來的東西賣的錢, 可以用元寶把溝填滿。許許多多的文物就此流落海外, 現在歐美、日本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洛陽邙山珍貴文物不計其數!

1925年前後, 洛陽四郊成立民團、紅槍會等武裝組織後, 當地惡霸依靠槍支, 驅使窮人, 變夜間盜墓為有組織的白天公開挖掘。邙山上很多地方不再種地, 專門挖墓。 1927, 洛陽駐軍為搜刮財物, 以籌措經費為名, 勒令古玩商人交納20%的稅金, 開了古玩業徵稅的先例。 1928, 軍閥韓復榘佔據洛陽, 接受古玩商人的建議, 成立“古玩特稅局”, 大量發行經營許可證性質的行貼, 對賣古物的人徵20%的稅, 等於把盜墓行為合法化了, 自此盜掘買賣之風更嚴重。到韓復榘離開洛陽時, 邙山古墓已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

20世紀20年代, 墓中古物價格越來越貴, 盜掘之風隨之愈刮愈烈, 邙山上以盜墓為生的多達1萬多人。利益驅使之下, 洛陽盜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來越精, 大名鼎鼎的“洛陽鏟”就是這個時候發明的。由於古墓年代久遠, 很少保留著封土堆, 在地面上已看不出任何痕跡, 找出古墓的準確位置是盜掘的前提。經常找墓, 使盜墓者逐漸掌握了辨別各種土壤的技能, 地面下的土都是一色的生土, 如果發現有“花土”(土色不一), 就說明有人動過, 就可能是古墓。當時, 盜墓者用厚實銳利的鋼鍁在地上搗出方形洞穴, 鑑別鍁頭沾帶出來的土, 以此來找墓。但這種方法很費力, 鋼鍁經常帶不上土, 也不能探得很深。

據專門研究洛陽盜墓史的考古專家趙振華介紹, “洛陽鏟”的發明者是邙山南麓馬坡村的李鴨子。李因家境貧寒, 以刨古墓為生。 1923, 他到孟津縣趕集, 見集上賣水煎包子的正在搭棚子, 用一把筒瓦狀的短柄鐵鏟子, 在地上挖坑插棚桿。那鏟子往地下用力一戳, 提起就帶出不少土來。李鴨子靈機一動:這樣的鏟子探墓肯定比鋼鍁容易多了。於是他用紙貼著鏟子撕出一張圖樣, 回家後找鐵匠琢磨著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 u形的鏟子, 每次帶出三四寸深的土, 鏟子的柄接長了, 地下幾米、十餘米的土壤都能帶出地面。老練的盜墓者眼觀鼻聞手搓, 從土的顏色、結構、包含物, 就能知道有沒有墓葬、是什麼年代的墓、墓穴有多大。從此, “洛陽鏟”就在盜墓者手中傳開了, 地下的眾多古墓又開始遭殃。雖然當時洛陽地方政府也曾發佈公告禁止挖掘古墓, 但從來都是執行不力, 公告如同一紙空文。邙山古墓噩夢的終結是在1948年洛陽解放後。人民政府以崇高威信, 發佈公告禁絕盜墓行為, 終於讓沿襲近半個世紀的盜墓惡習一朝終結。但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邙山的傷痕永遠難以抹平。

據學者研究, 洛陽解放前出土歷代墓誌約5萬方, 平均每座古墓出土一方, 即被盜掘古墓5萬座;平均每座出土10件文物, 即有50萬件之巨, 其中95 %的文物都流失海外。盜墓者進入墓室, 取走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後, 常把墓中取不走但可能更有價值的文物砸碎, 把珍貴的壁畫塗抹得面目全非。這種現像在考古發掘中時有所見。談到邙山的現狀, 鄭州大學歷史與考古系教授韓國河心情沉重地說:“邙山陵墓在遭受著嚴重的人為破壞。邙山陵墓的地面封土正在迅速地被蠶食, 正以可怕的速度日益減少!”他說, 在調查和初步測量的過程中, 直接的感受是與20年前的地圖對照, 許多墓塚已經完全從地面消失, 只有借助訪問上年紀的老鄉才能指認和尋覓踪影。他所看到的墓塚, 大多數四壁盜洞多處, 有很多還是新近被盜, 盜洞中廢棄的電燈泡和手電筒赫然在目。另外, 許多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幾近於零。當調查人員尋訪墓塚位置時, 老鄉幾乎不問來意, 立刻熱心指點、帶路, 完全沒有任何防範意識, 這無疑也給盜墓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20世紀80年代初, 洛陽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們倡儀開發邙山墓葬文化, 並從洛陽地區數十年來科學發掘的1萬多座古墓中, 精心遴選出26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墓葬, 1984, 在邙山塚頭村的北魏景陵旁建立了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並發掘開放了邙山上迄今為止唯一科學發掘的帝王陵墓-北魏景陵地宮。於1987年建成對外開放。 2003, 1984年文物普查的基礎上,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又對邙山帝陵進行了初步調查, 確定了陵墓群區域古代墓塚的數量。此次考古調查與勘測將對古代墓塚進行全面普查。帝陵是洛陽邙山陵墓群的主體, 展開的考古調查與勘測工作將以尋找15座帝陵為重點, 在不影響墓塚、墓葬和陵園整體的前提下, 對個別重要的帝陵和陪葬墓的周邊地方進行試掘。

尋找帝陵的工作將分為三步:找到帝陵的確切位置;確定帝陵的陵園範圍;最後, 找到帝陵的陪葬墓群。在搞清楚陵墓群的結構佈局、劃分出陵區與陵墓群範圍的基礎上, 測繪陵墓群總平面圖、各陵區分佈圖和帝陵、陪葬墓的遺跡平面圖, 製作帝陵的立體景觀圖。考古工作者將綜合運用傳統和最新的現代技術, 進行這次考古調查與勘測, 以廓清古墓群的“真面目”。先進的科技手段包括計算機技術、測繪技術、航空影像技術、遙感技術, 以記錄調查成果, 尋找未知古代墓塚。據介紹, 承擔此次任務的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與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遙感信息工程系, 已經共同研製開發出邙山陵墓群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信息庫, 將對調查區域進行監測、建檔和管理。調查中發現的任何墓塚、遺跡點均可利用GPS(全球導航定位)定位在電子地圖上, 而已經標註在電子地圖上的墓塚、遺跡點均可通過GPS找到具體地點。同時, 計算機將以強大功能把有關帝陵、陪葬墓、遺跡點的各種文字、圖片、攝像資料全部匯集在一起, 以便研究和整理。

此項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2003年至2005年為第一階段, 2006年至2009年為第二階段, 2010年至2012年為第三階段。最後, 調查的結果將落實在地形圖、攝影圖片、航測片等現代形象載體上。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隊長朱亮介紹說, 多年以來, 地方乃至國家考古單位的學者們就已經開始為邙山陵墓群的歷史和現實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的認知、啟動邙山帝陵的研究和調查、保護事業而奔走呼籲。但邙山古墓群實在是太特殊了, 在古墓最集中的孟津縣平樂、三十里舖一帶, 現存古墓約160, 平均每平方公里40個左右。其面積之大, 墓塚之多, 延續時間之長, 使得考古調查工作異常複雜和繁重。所以直至今日, 邙山陵墓群的保護和調查工作才剛剛起步。 “如果再不進行調查, 我們就會永遠搞不清楚了。這個工作是一個歷史責任, 再不做我們將無法面對祖先, 更無法向子孫後代交待了。”朱亮說。
已發現的王侯將相及名士墓葬
冉伯牛, 周先賢, 墓在白鶴村南。
呂不韋墓: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塚頭村東:
樊崇, 赤眉軍首領, 墓在白鶴鄉雷灣村西, 俗稱漢赤眉墓。
樊噲, 漢武陽侯, 墓在王良鄉落駕溝村。
賈誼, 漢太傅, 墓在平樂鎮新莊村東。
鄧晨, 漢房子侯, “葬於北芒”。
鄧騭, 漢羅侯, “葬洛陽北邙舊塋”。
祭彤, 漢太僕, 墓在朝陽鎮一帶。
劉寬, 漢逯卿侯, 墓在朝陽鎮, 名大尉塚。
班超, 漢定遠侯, 墓在朝陽鎮, 稱斑墓。
裴潛, 三國魏河南尹, 墓在橫水鎮會瀍村。
石崇, 晉衛尉, 墓在送莊金谷園遺址。
馮熙, 北魏駙馬都尉、昌黎王, 墓在鳳凰山。據說, 此山因埋馮熙而稱馮王山, 後傳訛為鳳凰山。
元懌, 北魏太尉、清河王。墓位於洛陽市北行2公里、洛孟公路東。俗稱“青菜塚”, 曾被訛傳為“司馬懿墳”。
元召巳, 北魏常山王, 墓在蟠龍塚村南。
元乂, 北魏侍中、江陽王, 墓在朝陽鎮。其墓高20, 內有"天象圖", 聞名遐邇。
苗蕃, 唐太原參軍, 墓在朝陽鎮小梁村。
劉幽求, 唐徐國公, 墓在送莊鳳臺村。
孟郊, 唐著名詩人, 墓在送莊鳳臺村, 唐大文學家韓愈為其親撰墓誌。
李虛中, 唐殿中侍御史, 墓在朝陽鎮卦溝。
狄仁傑, 唐宰相, 墓在梁週寺村。但白馬寺一帶亦有狄仁傑墓, 待考證。
李承休, 唐吳房令, 墓在王良鄉河清穀。
魏威信, 宋駙馬都尉, 墓在平樂村南。舊時墓前有虎、馬等石雕, 現白馬寺山門前的石馬即為該墓故物。
石守信, 宋魏國公、河陽三城節度使, 墓在常袋鎮石碑凹村西北。
張詠, 宋左僕射, 墓在平樂鎮天皇嶺。
伯顏察兒, 元薊國公、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墓在平樂村。
朱諟鋢, 明伊定王, 與妃沈氏合葬於長華鎮上店村。
朱訐漈, 明西鄂恭靖王, 墓在朝陽鎮。
朱常洵, 明福王, 墓在麻屯鎮廟槐村。朱常洵為明神宗寵幸鄭貴妃所生, 深受溺愛, 欲立為太子, 大臣們阻之, 無奈封福王, 就藩洛陽, “費2800萬兩銀”置官邸, “中央財政為之一空”。因此, 當時福王府巍峨壯觀, 富麗堂皇。後李自成攻破洛陽, 殺朱常洵, 火燒王宮三日不絕。
李天寵, 明浙江巡撫, 墓在孟津老城。
陸坦, 明大名府教授, 墓在孟津老城。
王鐸, 明清大書法家。其葬時四門出棺, 在孟津城四門各置疑塚, 真棺潛葬家中。
楊玉珂, 清通政司參議, 墓原在白鶴四塚村, 乾隆五十二年遷孟津老城扣馬村。

李際期, 清太子少保工兵尚書僖平, 墓在孟津老城村南。墓前保存有碑銘、供案、土闕、翁仲、石虎、石馬、石羊、望柱等全套神道石刻, 神形兼備, 動靜有致, 因此, 被稱作“李兵部墳神道石刻”, 是我國神道石刻藝術的精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