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吳大帝卻成守衛 孫仲謀葬地仍謎

《三國志》記載:“夏四月, 權薨, 時年七十一, 諡曰大皇帝。秋七月, 葬蔣陵”。 ”孫權墓目前是中國著名歷史古跡, 史稱蔣陵, 又名吳王墳, 也稱孫陵崗, 在南京市鐘山南麓, 孫權因避祖父吳孝懿王孫鐘名諱, 而把鐘山改名蔣山, 孫權陵因在蔣山而稱作蔣陵。唐代《建康實錄》中說, 蔣陵在“鐘山之陽”, 北宋《祥符江寧圖經》中說“在鐘山南麓”。孫權死後葬於鐘山南麓的高崗上, 葬處得名“孫陵崗”, 後人又稱“吳皇陵”, 而這也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上世紀40年代, 因崗上多梅花, 故將孫陵崗改名為梅花山。由於孫權蔣陵並無地表遺迹, 其葬處一直只是靠文獻推斷, 更莫說其確實位置及考古發掘。歷史上記載, 朱元璋竟然把孫權作為他的看門人, 讓我們看看這段歷史及最近的考古發現。


據記載, 公元211, 孫權將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到秣陵, 次年建石頭城, 改“秣陵” 為“建業”, 由此揭開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頁。 252, 孫權死後葬於鐘山南麓的小山上(孫權, 字仲謀, 吳郡富春人, 三國時東吳的建立者, 在位三十一年。神鳳元年大帝崩, 時年七十歲), 是山遂名孫陵崗(即今梅花山), 亦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孫陵崗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和後妻潘氏, 宣明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孫權墓遺址目前推斷在明孝陵的梅花山內, 於明孝陵正南300。現有一個石碑, 一座石橋, 一個注釋牌, 一座石像, 為近代紀念所建。但孫權是否真的就葬在梅花山, 學術界尚無定論。

話說明孝陵原是開善寺寶公塔的舊址。開善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 係梁武帝為寶志和尚所建。傳說, 這個寶志, 就是人們熟知的濟公和尚的原型。明孝陵建造歷時長達32, 先後調用軍工10, 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陵內植松10萬株, 養鹿千頭, 陵前還專設孝陵衛, 5000士兵守衛。修陵期間, 和朱元璋共同開創大明王朝的一些開國元勳, 如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等相繼逝去, 朱元璋統統“賜葬”他們於“鍾山之陰”, 即今紫金山北麓蔣王廟一帶, 令他們永世拱衛自己。朱元璋本人則與馬娘娘、兩個貴妃以及被迫“殉葬”的宮女一百多人, 獨佔鍾山南坡, 終享“陰福”。

稍加留心會發現, 與中國許多皇陵的佈局截然不同, 明孝陵自大金門始, 然後是四方城, 轉個彎才是石像路, 又折彎, 是文武官員石雕像, 再次折彎方進入墓區, 摒去歷代皇陵的對稱規制, 究竟原因何在呢?旅遊者每每到訪此地, 常常會聽到導遊向大家講述一個民間流傳:建陵時, 主持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經進言, 將位於孝陵南邊正對孝陵大門小山(梅花山)上的孫權墓移開, 可朱元璋卻不準奏, 他大度地說, “孫權也是一條好漢, 留著給我看門吧”。這樣在建孝陵時, 僅將孫權陵前的石麒麟遷往別處, 遷往何處無考, 孫陵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故此在建明孝陵時孫權墓沒有被破壞, 而明孝陵的神道繞過孫陵崗, 後僅存一小型墓塚, 不見碑表。

但其他說法還有“風水”說、“北斗星座”說等, “北斗星座”之說一度似乎還佔了上風。然而, 上述論點卻遭到一位地質專家的質疑。原來, 這梅花山一帶岩石堅硬, 地質學上稱之為礫岩、長石石英砂岩等, 以當時的經濟實力、施工工具和手段實在難以開鑿, 唯一選擇只有繞道。

孫權墓是南京地區最早的一座六朝陵墓。為根據文獻而紀念孫權葬處, 1993, 中山陵園在梅花山東麓新建了一座孫權故事園。園中心是一尊高大的孫權石像, 5.1, 石像西南側, 有一座扇形孫權故事畫廊, 嵌有12幅孫權故事​​浮雕石, 生動再現了東吳大帝縱橫馳騁的一生。孫權墓到底在哪, 一直眾說紛紜。近年考古部門在南京梅花山博愛閣附近發現有大型人為構築物, 疑與孫權墓有關。

在開展“六朝陵墓”的課題研究時, 在博愛閣區域進行探測, 發現有一處的結構和其前後通道結構有顯著區別, 類似古時墓穴的封門牆。曾挖探溝, 溝中不停冒水, 後來發現有喇叭形路口, 上層是夯土, 下層是黃土, 明顯是人為構築物, 這種往山裏開挖的構造和漢代帝王王陵墓的建造方式相似。根據這些還不能肯定這就是孫權墓, 但博愛閣剛好就建在這個構築物上面算得上是歷史巧合。

作為南京地區的第一座帝陵, 吳大帝孫權的蔣陵由於沒有地表遺跡可尋, 如今成了一座帶有傳說性質的帝王陵寢。為了破解這樁歷史懸案, “江蘇六朝帝王陵綜合調查與研究”課題組從史料文獻入手,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勘測, 初步摸清了孫權陵墓的具體位置和大致規模。日前, 課題組組長、南大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向記者講述了這次孫權蔣陵的探索之旅。

《三國志•吳主傳》早已記載:“(太元二年)夏四月, 權薨, 時年七十一, 諡曰大皇帝。秋七月, 葬蔣陵”。南朝山謙之的《丹陽記》則解釋了“蔣陵”命名的由來:“蔣陵因山以為名, 吳大帝陵也”。南京鐘山古時曾被稱作“蔣山”, 這一資訊表明, 蔣陵大概位置就在鐘山一帶, 至於蔣陵的具體位置, 北宋張敦頤在《六朝事蹟編類》裏提供了重要線索:“大帝崩, 葬蔣陵。按樂史《寰宇記》在縣東北蔣山八裏, 《丹陽記》雲蔣陵因山為名。今蔣廟相對向西有曰孫陵岡是為蔣陵。”多數學者根據“孫陵岡”的線索, 判定其位置在現鐘山南麓梅花山一帶;也有人以“蔣廟”為依據, 認為蔣陵在今鐘山西北的蔣王廟附近。史學界較傾向於“梅花山”一說。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告訴記者, 唐朝許嵩在《建康實錄》中提到, 蔣陵位於“鐘山之陽”, 陽乃“山之南”, 因此蔣陵的具體位置應該在鐘山南麓。 “孫陵岡是梅花山的舊稱, 而蔣王廟附近並沒有這個地名, 張敦頤提到的'蔣廟', 可能是當年孫陵岡上建造的一座蔣陵亭。”

鎖定蔣陵大概方位後, 調查組與省地震科研部門合作, 採用精密磁測(GPM)技術進行地下勘測。據瞭解, GPM是一種淺層探測技術, 其原理是未經擾動的地層磁力線較為正常, 如果地下空間曾被人工開鑿, 或是有金屬、磚瓦等隨葬品, 磁力線就會出現明顯波動。這種技術如今廣泛應用於針對溶洞、古河道、地下隱埋物及考古調查探測。

20036, 第一次地毯式勘測在梅花山南坡和中山陵園管理局職工醫院以西展開。調查組採用了2—5的測網線距, 以保證勘測區域內不會漏掉任何規模大於2的地下隱埋體。然而, 勘測​​結果卻讓專家頗為失望:6萬多平方米的範圍內雖然測出了幾處疑點, 但經考古鑽探均為中小規模的六朝墓葬。有人一度懷疑, 孫權陵可能不在梅花山。

20043, 調查組重新劃定了3萬多平方米的範圍展開第二次勘探, 測網線距也精細到1。終於, 在梅花山博愛閣西側山坡上, 調查組有了“異常發現”。磁測結果顯示, 梅花山西坡有一處東西走向的地下通道, 從山腳延伸至山頂處, 斜長度約3540。專家初步判定, 這處通道應該是人工修築的墓道。墓道前段的開口部位呈喇叭口狀, 推測為墓道入口。墓道中段有一處磁力線異常區域, 推測為封門牆。這條斜坡通道在山頂處隱入一個面積較大的地下空間, 平面規模至少為15×15。種種跡象顯示, 這處地下空間可能是一處大型墓室。據賀雲翱介紹, 他們在通道前段的開口處挖了一條探溝, 結果在距地表深23處發現了人工開鑿的類似墓道入口的開口。

由於沒有對文物本體展開考古發掘, 根據現有勘測結果, 尚不能斷定梅花山西坡地下的“異常空間”就是蔣陵。賀雲翱表示, 參照文獻記載、規模形制等依據, 可以初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處開鑿於山體、帶有墓道和墓室結構特徵的地下異常空間很可能是吳大帝孫權陵墓。

首先, “疑似蔣陵”的位置與文獻記載基本吻合。南京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當年朱元璋建孝陵時, 有人曾建議遷走附近的孫權陵墓, 朱元璋念及孫權乃三國英豪, 便下令“留他為我看守墓道”。而勘測出的“疑似蔣陵”正對欞星門, 兩者相距僅有100左右, 與“守墓”的傳說十分吻合。

其次, 其規模形制符合帝王陵寢的特點。賀雲翱告訴記者, 從勘測結果來看, 這處“疑似孫權墓”具有明顯的墓道和墓室特徵, 其墓室直接開鑿於山體之中, 符合帝王陵寢“因山為陵”的特點, 這與南京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東吳至南朝的豎穴土坑或磚室墓葬有著明顯區別。 “從修築手段上看, 它更多地繼承了江蘇漢代王陵及江南吳越地區早期王陵的做法。”

第三, 梅花山山體多為質地堅硬的礫岩, 人工開鑿的難度很大。勘測結果顯示, 墓道高度在2左右, 墓室高度則達到3, “只有修築帝王陵寢, 才有可能在這種地質結構下進行大規模地開鑿。”

看來孫權墓的大體位置已有基本定論, 但始終還需進一步考古發掘, 最好能有文物證明, 才可蓋棺論定。明孝陵是以明太祖朱元璋和其夫人馬皇后合葬墓為核心的皇家陵寢, 早以為人們所熟知, 然而鐘山南麓, 梅花山上,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孫權墓卻鮮為人知。偏離主道, 書有“孫權墓”碑座立在小石橋頭, 穿過小橋, 吳國帝王—孫權迎面站立在一片綠意蔥蘢的梅林中。而從明孝陵任何一個入口到孫權墓遺址都需要2030分鐘左右。坐遊覽車幾分鐘便可。

近年, 有專家通過嚴密論證和考察後得出結論, 至今還埋葬在紫金山南麓梅花山下的東吳大帝孫權, 和安臥在紫金山茅峰南坡近90年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竟然來自於同一個家族。換句話說, 孫權和孫中山本是一家人。這正是, 星轉鬥移, 滄海桑田。誰是誰的守門人, 真不好定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