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山越星散不為族 孫吳歷世未能督

史載, 孫吳政權內有三患:即, 交州之南越, 荊州之武陵夷, 揚州之山越。交州轄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地區, 地處孫吳邊遠地區, 對孫吳政權無甚大礙;揚州轄今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和江蘇、安徽的淮河南部地區, 其境內的山越對孫吳政權威脅最大。很多人以山越, 與西北的羌族, 北方的鮮卑等外族齊名, 但山越其實更多是地理上的稱謂而非外族, 山越的力量雖然不足以跟孫吳政權抗衡, 但孫吳政權也無法完全將其征服, 兩者之間鎮撫與襲攏, 從孫策、孫權兄弟在江東奠基起一直延續到西晉滅吳。《十七史商榷》載:山越歷六朝至唐, 為害未息。

  “山越”一詞, 最早見於《後漢書•靈帝紀》:“建寧二年(169年)九月, 丹陽山越圍太守陳夤, 夤擊破之。”其時徽州屬丹陽郡。山越是居住在江南漢族地區, 以山區為根據地的住民以山寨式建立的武裝集團, 他們有自己的經濟基礎。東漢末年, 黃巾之始, 天下大亂, 有潘臨, 彭綺, 彭式, 費棧, 祖朗, 嚴白虎, 施但等地方割據勢力, 大多因朝廷腐敗, 民不聊生而起義, 自率眾起義占山為帥, 被統稱為山越。

漢末三國時期分佈於今江蘇、安徽南部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部分漢族地區山賊式武裝集團的通稱, 因往往占山為根據地。故亦稱“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 種植穀物, 又因“山出銅鐵”, 而常常“自鑄兵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 好習武, 以山險為依託, 組成武裝集團, 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 對於中央封建政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山越的名稱又自何來? 早在公元前1888年左右, 越族人出現源於大禹的五世孫少康即位時。《吳越春秋》記載, 公元前2062年左右, 大禹巡行天下至長江以南, 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的會稽山會見四方諸侯, 封有功, 爵有德, 死後葬在會稽山。大禹死後, 其子夏啟繼承禹的王位, 建立了華夏大地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夏啟即位後, 每年春、秋兩季派人到江南祭祀父王大禹, 並建宗廟。傳至少康即位時, 夏王少康擔心大禹後代香火斷絕, 派庶子無餘到會稽為大禹守塚。無餘不僅不感激自己的父親, 反而恨其將自己拋棄到遠離都城、荒無人煙、到處是瘴氣肆虐的江南, 但又不敢抗爭。無餘到江南後一方面恭敬地供奉著祖先夏禹, 一方面很少與中原王朝往來, 自己順從了江南原住人的生活習俗和風俗, 和當地居民一樣, “斷髮紋身”, 在山丘河谷間過著水耕火耨, 飯稻羹魚”, 居無定所的生活, 並著手建立了江南歷史上第一個包括古宣城在內的奴隸制國家——越國。呂思勉《中國民族史》說:自江以南則曰越。賀循《會稽記》載:少康, 其少子號曰於越, 越國之稱。

越國除了無餘等來自中原的王族, 當地還有其他來自黃河流域的人, 其先祖是在與炎黃、東夷部落爭霸中戰敗, 為了保證種族不被滅種, 被迫遷徙至林莽密布、瘴氣橫行的包括古宣城在內的長江中下游一帶。正是由於此種原因, 約公元前21世紀, 大禹治水成功後, 舜將首領之位禪讓給禹。禹為了尋找在與其先祖爭霸中消失的部落, 越過洪水滔天的長江, 巡行天下至長江以南。

越人夏王朝稱於越;商王朝稱蠻越南越;周朝稱揚越荊越無餘創建的越國, 一直保持著比較落後的生活習俗, 很少與中原地區發生聯繫。直至傳到第38代越王允常(前538-497年在位)時, 與太伯、仲雍兄弟倆創建的吳國發生矛盾, 並相互攻伐。允常死後, 其子勾踐(前497-465年在位), 於周元王姬仁三年(前473, 越王句踐二十四年)滅吳國, 此後將國土擴展到了今山東東南部, 並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 為越國最強盛的時期。

周赧王姬延九年(前306, 楚懷王廿三年), 楚威王羋()姓, (原名熊商, 楚宣王之子, 339-329年在位), 乘越國內亂興兵伐越, 殺越王無強。越國貴族四散而逃, 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 有的稱王, 有的稱君, 皆向楚國朝貢, 散居在今浙江至越南(時地名交趾)範圍內, 或稱吳越(今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區)、或稱閩越(今福建省境內)、或稱揚越(今江西省、湖南省境內)、或稱南越(今廣東省境內)、或稱西甌(今廣西省北部地區)、或稱駱越(今越南北部和廣西省南部地區)等等, 史書上統稱百越(百者, 泛言其多)。《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里, 百越雜處, 各有種姓, 不得盡雲少康之後也。按世本, 越為羋姓, 與楚同祖, 故國語曰『羋姓夔、越』, 然則越非禹後明矣。又羋姓之越, 亦句踐之後, 不謂南越也。」師古曰:「越之為號, 其來尚矣, 少康封庶子以主禹祠, 君於越地耳。故此志雲其君禹後, 豈謂百越之人皆禹苗裔?瓚說非也。」韋昭《吳語》注:句踐, 祝融之後, 然則越非禹後明矣。

由此可知, 山越本是地理性的稱呼, 泛指長江以南, 及至浙江至越南沿海一帶的統稱, 當中居民大多在古時從黃河流域遷徙而至的中華民族, 但由於當時他們自成一國, 較少與中央地區聯繫, 加上山多少發展, 顯得比較落後, 又與長年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 民風與中原地區各異, 即使自周至秦漢, 中央對南方的控制都並不全面, 及至東漢末年, 天下大亂, 南方各族紛紛自組武裝勢力, 或為起義, 或為山匪, 或為鄉族自保, 於是長江以南一帶的的零星組織, 被統稱為山越人。他們有些被召安, 有些被煽動, 有些為反抗苛政, 孫吳在此地建立勢力, 長年與其周旋。

東漢末年, 孫氏初定江東, 境內山越眾多, 分佈極廣。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一種以宗族鄉裡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地方武裝集團)聯合起來, 與之對抗, 成為孫吳政權的心腹之患。孫吳屢次討伐山越其目的主要在於補充兵源, 如三國時的丹陽郡當時以丹陽兵精兵輩出而聞名, 也是孫策為平定江東最早招募的部隊, 山越起義勢力雖屢屢侵擾孫吳後方, 但也成為了孫吳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策初離開袁術到江東時, 去投靠叔父丹陽太守吳景, 就曾被當地山賊大帥祖朗所襲, 幾至危殆。漢建安三年(198), 袁術遣人以印綬與丹陽(今安徽宣城)宗帥祖郎等, 使之激動山越, 大合兵眾, 圖謀共攻孫策, 反為孫策討破。為了鞏固政權和掠奪勞動力與兵源, 孫權從建安五年掌權之時起, 即分遣諸將鎮撫山越。建安八年, 孫權西征黃祖, 正待破城之時, 山越複起, 嚴重威脅孫吳後方, 迫使孫權撤兵。孫權東撤後, 派呂範平鄱陽(今江西鄱陽東北);程普討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太史慈領海昏(今江西永修西北);以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充任山越活動最頻繁地區的縣令長, 悉平各地山越。建安二十二年, 陸遜建議孫權, 克敵定亂非眾不濟, 而山越依阻深地, 心腹未平, 難以圖遠。於是命陸遜徵討會稽、丹陽、新都三郡的山越, 將俘獲之人強者為兵, 羸者補為民戶, 得精卒數萬人。吳嘉禾三年(234), 孫權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 領丹陽太守。恪移書相鄰四郡, 令各保疆界, 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 將山越分割包圍。只修繕藩籬, 不與交鋒。待其穀物將熟, 縱兵芟刈, 以饑餓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諸葛恪將其中精壯四萬人選為兵士, 餘者遷至平地充作編戶。經孫吳數十年的殘酷徵討, 江南絕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 徙至平地, 一部分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編戶, 調其租賦, 或為私家佃客。

山越勢力主要分部在吳郡, 丹陽郡, 會稽郡, 鄱陽郡等地, 山越勢力將領有潘臨, 彭綺, 彭式, 費棧, 祖朗, 嚴白虎, 施但等, 都是各地區地方武裝的領袖頭目。各地區山越勢力起義原因大多有不滿苛捐雜稅而起義的, 也有為在亂世中自保鄉裡的, 還有為割據一方謀求功名利祿等。孫權繼位後第一步便是分部諸將, 鎮撫山越, 討不從命”, “立郡縣以鎮山越。但孫吳從開國至亡國, 始終如此。

如祖朗和嚴白虎則分別是丹陽郡和吳郡一帶的地方大帥。祖朗領丹楊、 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等諸縣大帥, 嚴白虎是吳郡一帶的山賊大帥, 擁兵自重, 在吳郡建立規模約1萬人左右的武裝勢力。倆人都曾分別與孫策交戰, 祖朗投降孫策, 嚴白虎則投奔會稽賊許昭。裴松之注寫三國志評價:於時強宗驍帥, 祖郎、嚴虎之徒, 禽滅已盡, 所馀山越, 蓋何足慮?彼時的山越勢力還有更多, 除地方勢力外還有外來招兵買馬占山為寇的, 如有名的太史慈就曾在蕪湖山中聚眾自稱丹陽太守, 後與孫策交戰, 與祖朗一同歸於孫策。

當時有潘臨盤踞在會稽一帶的山越渠帥, 後被陸遜剿滅。《三國志•陸遜傳》:“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 遜陳便宜, 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 舊為所在毒害, 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 討治深險, 所向皆服, 部曲有二千餘人。”

鄱陽郡的彭虎、彭綺、彭旦是鄱陽郡的彭姓宗帥數十年間發動過反抗孫吳政權的三次大規模起義, 每次都聚集起數萬人的規模。

直到孫皓寶鼎元年(266, 因民勞怨, 施旦在吳興郡永安縣聚眾數千人暴動。北上進攻建業, 發展到萬餘人, 後失敗。三國志卷四十八孫皓傳室鼎元年冬十月, 永安山賊施但等聚眾數千人, 劫皓庶弟永安侯謙出烏程, 取孫和陵上鼓吹曲蓋。比至建業 , 眾萬餘人。丁固、 諸葛靚逆之於牛屯, 大戰, 但等敗走。獲謙, 謙自殺。裴注引漢晉春秋曰:初望氣者云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 故皓徙武昌, …既聞但反, 自以為徙土得計也。使數百人鼓譟入建業, 殺但妻子, 云天子使荊州兵來破揚州賊, 以厭前氣。

史書亦記載皖南山越鎮撫將領有大都督周瑜和丹陽太守孫瑜, 建安十一年(206, 討麻、保二屯山越, “梟其渠帥, 囚俘萬餘口《周瑜傳》。昭武將軍、石城侯韓當從征劉勛, 破黃祖, 還討鄱陽, 領樂安長, 山越畏服。丹楊都尉黃蓋諸山越不賓, 有寇難之縣, 輒用蓋為守長……凡守九縣, 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 抑強扶弱, 山越懷附。宛陵縣令呂範討破丹楊賊, 還吳, 遷都督……會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作亂, 出牧為監軍使者, 討平之。數討山賊, 諸深惡劇地, 所擊皆破。偏將軍董襲鄱陽賊彭虎等眾數万人, 襲與凌統、步騭、蔣欽各別分討。襲所向輒破, 虎等望見旌旗, 便散走, 旬日盡平, 拜威越校尉。奮威校尉全琮授兵數千人, 使討山越。因開募召, 得精兵萬馀人, 出屯牛渚, 稍遷偏將軍。蕪湖侯徐盛討臨城南阿山賊有功, 徙中郎將, 督校兵。嘉興侯朱諸、毗陵侯朱治等40多名將領, 其中, 最出名的三位將領分別是:賀齊、陸遜和諸葛恪。增設的郡縣僅在丹陽郡境內, 分南部置新安郡;分宛陵縣南部增設寧國、懷安二縣;析陵陽縣和石城縣地境增設臨城縣;分歙縣增設始新、新定、犁陽、鵂陽等4縣。

三國孫吳時期, 山越民眾雖無法確切統計, 但從孫吳與山越歷次作戰記載來看, 山越方的參戰人數, 少則數千, 多則數万;另外孫吳軍討山越獲勝, 將其歸順的編入孫吳軍隊的人數, 少則數百, 多則數万, 由此推斷, 山越之總人口應有二十萬之眾。山越的力量雖然不足以跟孫吳政權抗衡, 但孫吳政權也無法完全將其征服, 兩者之間鎮撫與襲攏, 從孫策、孫權兄弟在江東奠基起一直延續到西晉滅吳。《十七史商榷》載:山越歷六朝至唐, 為害未息。

南朝末年, 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關於山越的零星記載, 但絕大部分山越已與漢人完全融合了。越人雖然作為一個民族整體上已經消亡, 但他們的語言和許多生活習俗依然保存了下來。有學者認為宛陵和姑蘇、蕪湖、無錫、姑蘇、曲阿、陽羨等地名, 是古越語的音譯, 西漢劉向《說苑》中有《越人歌》, 記載有楚國人用漢字記其古越語發音。今黃山腳下, 建有《山越風情園》, 復原再現了古宣城境內山越人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山越民族的人文風情, 讓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彷彿置身於蠻荒的遠古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