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

訪夷洲孫吳拓疆 記台灣史料悠長

歷史上, 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後, 很想使秦朝統治萬年, 因此希望自己長生不老, 於是想盡辦法煉丹求藥, 後來聽信了一位方士的主意, 派徐福帶五百對童男女入海尋取長生仙藥。相傳, 徐福先到過夷洲 , 那里四季如春, 沒有冰雪, 如仙境一般, 然後再到亶洲, 但長生不老之藥本是世間無有之物, 根本不可能找到, 回去又怕遭殺身之禍, 不敢返回, 於是, 就在亶洲居住下來。這故事相傳已久, 但一直沒有人能證明真偽, 就連三國時的吳大帝孫權也很感興趣, 於是派人出海搜尋, 結果真的到訪了夷洲(一般相信是現今台灣), 打開了歷史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交流歷史。

公元229,  孫權在金陵 (今江蘇南京市 )稱帝, 國號吳, 正式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當時情況是, 西面蜀國, 雖然在221年陸遜率東吳精兵, 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 大敗蜀軍, 之後劉備病死白帝城, 但是蜀相諸葛亮輔助17歲的劉禪承繼帝位, 勵精圖治, 不拘一格任用人材, 平定南中,  七擒孟獲 , 安定國內, 出兵第三次北伐, 從曹魏手中奪取了武都、陰平二郡。北面魏國雄據中原, 勢力強大, 在公元230, 魏國征東將軍滿寵築合肥新城(在今合肥市西北), 對孫權來說, 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在過去的日子裡, 他曾經多次進攻包圍合肥, 但是都無功而返, 如今魏又在合肥築造新城, 加強了淮南的守備, 要想在淮南與魏爭奪就更困難了, 並且魏國在西邊襄、樊又一直屯聚重兵防守, 要突破魏國建立的這條從東往西(合肥———襄、樊)的防線很難, 而突破不了這條線, 吳國的北面疆域就無從擴大。

吳國領地處長江以南, 土地肥沃, 氣候濕潤, 沿海漁鹽豐富,  江海之上水運發達, 商業興旺, 經濟繁榮, 但是它的土地面積不大, 本土又是湖泊縱橫, 陸路交通不便, 吳主孫權久有繼承父兄之業, 重振興室的宿願, 但是如何擴大領土, 向外發展呢? 孫權既要與蜀同盟, 又未有能力攻魏, 能做的, 也就是利用東吳的水軍優勢, 再建造一些大船, 進一步向南邊海外發展。

有一次, 孫權與將軍諸葛直討論歷史, 說到了秦始皇入海尋仙的事。那麼, 到底有沒有夷洲呢?”孫權問到, “, 古代地理文獻《禹貢》就記載過夷洲。孫權翻找出《禹貢》, 果然書中記有夷洲。為什麼不派人去找夷洲呢?”孫權腦中閃出這個念頭。秦代既然有人到過, 如今我江東航海業發達, 飛船快艇無數, 也一定能找到夷洲 , 於是孫權決定派人去尋找夷洲。只要能到達夷洲、亶洲 , 就可以開拓疆土或俘獲那裡的民眾以充實東吳的人口,  亦是稱帝後鞏固統治揚顯實力的計策。

其實孫權對東南海中究竟有些怎樣的土地和百姓, 並不是十分清楚。他能了解到的, 就是臨海(今浙江台州)東南海中有夷洲和亶洲, 夷洲在臨海兩千里, 亶洲更遠。孫權的這些知識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當年非常希望能夠長生不老,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裡記方士徐福與秦始皇對話, 徐福說:願請延年益壽藥。於是, “秦皇帝大悅”, 派遣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尋找蓬萊深山求取仙藥。

可是徐福既沒有見到神仙, 也找不到仙藥, 只好帶著孩子們留在東南海中的夷洲和亶洲生活。到了孫權的三國時代, 民間傳說夷洲以及更遠的亶洲就是徐福的童男童女繁衍居住的地方(也有人推斷, 亶洲即現在的日本), 而且這時他們和大陸的會稽有了一些生意上的交換, 會稽人到海上活動也有遭風流移至亶洲的。據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二年春正月, 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 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 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 求蓬萊神山及仙藥, 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 其上人民, 時有至會稽貨布, 會稽東縣人海行, 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 卒不可得至, 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孫權決定派兵收取夷洲和亶洲, 順便收取靠近交州的瓊崖, 這樣, 吳的領土就延伸到海中, 不必再與魏蜀在陸上爭奪。雖然這建議受陸遜和全琮等大臣諫言反對, 仍為勢力未穩, 無需要冒險到未開發的土地,《資治通鑑·卷七十一》載, 吳主使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 浮海求夷洲、亶洲, 欲俘其民以益眾。陸遜、全琮皆諫, 以為:「桓王創基, 兵不一旅。今江東見眾, 自足圖事, 不當遠涉不毛, 萬裡襲人, 風波難測。又民易水土, 必致疾疫, 欲益更損, 欲利反害。且其民猶禽獸, 得之不足濟事, 無之不足虧眾。」孫權最終還是一意孤行。

公元230, 也就是吳黃龍二年,  孫權派大將衛溫和諸葛直領兵一萬去開發夷洲 。經過充分準備, 衛溫和諸葛直組成了一支有三十餘艘船的隊伍, 帶著足夠的食物和淡水, 率兵士一萬, 揚帆出海, 浩浩蕩盪, 開始去尋找夷洲。

經過日夜航行, 八日後, 按照《禹貢》上的記載, 他們終於到達夷洲。人馬剛上岸, 還沒來得及欣賞島上風景, 島上的高山族居民即擊鼓聚集, 紛紛拿著長矛、弓箭、本棍衝樂過來。衛溫和諸葛直趕緊叫士兵迎擊了高山族人, 雖然勇敢廝殺, 但他們的兵器落後。這時候, 吳國士兵使用的都是鐵甲、鋼盔, 而高山族人用的長矛都是用獸角製造的, 箭頭是用青石做的, 又沒經過訓練, 抵擋不住吳軍的攻勢, 結果紛紛後退。高山族人退去後, 衛溫鳴金叫士兵不要追趕, 就地紮起營寨。他和諸葛直在帳中商議如何消除誤解, 與土著人建立友好關係, 完成吳王交付的任務。正在這時, 土兵前來報告說有高山族代表求見。於是兩人趕緊出帳迎接。交談中才知道高山族人以為他們是強盜, 才奮力抵抗的, 現在按照當地習慣, 打敗方要派人到對方道謝, 贈送禮物, 算是和解。衛溫、諸葛直馬上說明他們的來意, 並派代錶帶上禮物回拜。

三國時期, 高山族還處在氏族公社階段, 沒有私有財產, 過著原始社會生活, 他們分成許多部落, 部落成員被叫做彌鱗”, 口常勞作, 按照性別、年齡、強壯程度, 男子擔負上山狩獵、下海捕魚、保衛部落、守護財產的職責;婦女、兒童主要是在部落的管轄範圍內採集樹種、野果、植物根莖, 為全體部落成員準備飯食, 烤肉, 大家一起吃飯, 平均分配食物。部落中最高首領是酋長, 氏族內部完全平等, 酋長的住房和大家一樣, 都是石房。在房子周圍圍上一圈木柵欄。酋長房中唯一特別的就是擺著許多人頭骨, 因為按當地風俗, 室內陳列的人頭骨越多, 表示殺死的敵人越多, 本領也越大。在氏族部落中, 沒有法律, 只按習慣來處理問題。有事大家召開部落會議共同商議。高山族的酋長為了表示對吳軍友好, 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男女老少都穿上鮮豔奪目、質地精緻, 色彩斑斕的氏族服裝, 頭髮盤於頭頂上, 用骨笄束住, 脖子上帶著成串的珠子、貝殼、骨頭等做成的項串, 手腕、腳腕都帶著玉石製成的鐲子, 成群結隊, 歡聲雷動, 載歌載舞, 從白天一直到晚上, 又架起篝火, 吳軍士兵也加入了歌舞的人群, 衛溫、諸葛直等與當地酋長一行人頻頻舉杯歡慶。

衛溫等人在夷洲住了約一年, 幫助高山族人耕種, 並教給他們農業生產技術和鑄造技術, 和高山族人相處得非常友好, 但是由於水土不服, 許多吳軍士兵生了病, 高山族入熱情幫助他們醫治。由於他們的醫療水平也比較落後, 吳軍所攜帶的藥物也使用完了, 病死的人越來越多, 最後, 一萬士兵只剩下十之一二(《資治通鑑》載衛溫、諸葛直軍行經歲, 士卒疾疫死者十之八九), 衛溫和諸葛直商量後做出決定, 返回吳國 , 有的高山族人願意跟他們一同去吳國, 於是衛溫、諸葛直和夷洲高山族人洒淚作別, 帶著餘下的吳國士兵和高山族人回到吳國。衛溫、諸葛直回吳以後, 孫權很生氣, 面對當初群臣的反對卻執意而行, 最後落得如此結果, 於是以違詔無功將衛溫和諸葛直入獄誅殺。

但從此, 夷洲和大陸的經濟、文化往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衛溫和諸葛直等人是史料記載的最早到達並開發台灣的中國人。及後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根據衛溫和諸葛直士兵或一同到吳國的夷洲土人的所見所聞, 寫成《臨海水土志》, 當中寫夷州(或夷洲)在臨海郡東南, 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 草木不死。四面是山, 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 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 分劃土地, 人民各自別異, 人皆髡頭 , 穿耳, 女人不穿耳。作室居, 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 既生五穀, 又多魚肉。舅姑子父, 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 各不相避。能作細布, 亦作斑文。布刻畫, 其內有文章, 好以為飾也。……到底沈瑩的原文是寫成夷州還是夷洲”, 既存的文獻極為不一致, 亦造成了一些爭議。《臨海水土志》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台灣的文獻之一, 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研究台灣的學者, 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 夷洲 ”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 只是此書已經流失, 主要內容記載在《 太平御覽 》之中。

目前對於夷洲是否就是台灣仍存爭議, 但當中牽涉不少政治陰謀成份, 有的說當年最先提出夷洲是台灣的是日本學者, 他們在二次大戰前提出, 其實是要把夷洲定位為台灣, 而把其附屬島嶼以至琉球一帶的群島剔除在外; 到今天, 也有被認為是“台獨”主張的學者, 質疑由此至終夷洲其實是夷州, 只是東南沿海一些未開發的地方, 不指台灣

最早引用歷史資料, 並論證夷州就是台灣的, 似乎是日據時期對台灣歷史研究貢獻卓著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在他的成名著作《台灣文化志》中, 他正是引用沈瑩的該段文字, 以此來推斷其所描繪的夷州應該是現今的台灣。以後, 又有日本學者市村瓉次郎、和田清等人, 利用《臨海水土志》中之記事, 和《隋書· 流求傳》的記載相互比較, 而同意依能嘉矩這樣的解釋方式。在1950年代, 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人類學者凌純聲, 也是繼續從沈瑩的這段敘述中著手, 另外再配合民族志的資料, 而論證夷州應該是台灣才對。在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郭廷以的《台灣史事概說》, 以及大陸學者陳碧笙的《台灣人民歷史》中, 他們也都引用沈瑩的該段敘述, 而指夷州就是台灣。有的學者指出:夷洲之方向, 地勢, 氣候, 風俗與台灣極相似, 舍台灣外無可指, 且近時日本人曾在台北發現指掌型之古磚, 推其時代即屬於三國, 故夷洲之為台灣, 絕無疑義。有的學者認為, 成書於公元264年至280年的《臨海水土志》所記的夷洲, 在地理方面無一不與當代之台灣相合, 如方位:夷洲省在臨海東南”, 臨海郡北起浙江寧海一帶;氣候:夷洲土地無雪霜, 草木不死;物產:土地饒沃, 既生五穀, 又多魚肉;文化特徵:如鑿齒, “女已嫁, 皆缺去前上一齒”, 台灣北部的泰雅人, 直到明清時期, 仍有此風, 男女青年相愛, 鑿上顎門旁三齒授女, 女亦鑿三齒付男, 期某日, 就婦室婚, 終身依歸以處。又如獵頭, 勇士戰得頭, 著首還, 中庭建一大材, 高十餘丈, 以所得頭差次掛之, 歷年不下, 彰示其功。台灣土著居民長期保持這種風俗, “所屠人頭, 挖去皮肉, 煮去脂膏, 塗以金色, 藏諸高閣, 以多較勝, 稱為豪俠雲。據上所述,《臨海水土志》描述的夷洲就是當時台灣的情況。吳國孫權派遣官兵前往夷洲, 規模很大, 時間很長, 前後經歷一年之久, 衛溫、諸葛直到達夷洲後, 由於疾疫流行, 水土不服, “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不得不帶領數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陸。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到達台灣。同時, 由於這次行動, 使丹陽太守沈瑩有可能通過到過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帶回的夷洲人, 詳細地了解夷洲的情況, 寫出《臨海水土志》, 留下了世界上有關台灣情況最早的記述。

另一方面, “台獨學者史明對於《臨海水土志》記載有以下的詮釋:從夷州這個名詞, 可以想像乃是夷人所住之異地, 並且距離位於長江河口的臨海郡有二千里之遠, 氣候風土都比長江一帶溫暖, 所以也能看出比東吳更位於南方、所住的夷人。從種族上看來, 當然與漢人不同, 風俗習慣也有不同於漢人的記載。因此, 根據這些記載的內容來說, 往往會使後代的學者輕易的斷定夷州就是指台灣。值得注意的是,  沈瑩所著該書, 本是已散失不全, 只因為在宋代的《太平御覽》卷780《東夷傳》引用其一部份, 所以才流傳下來。史明指出, 如果就《三國志》中的記載而言, “夷洲這個名稱, 正和亶洲一樣, “從古時代就是屬於那種不能確定到底是指何處的一種傳說地名之類。可以再看一次陳壽關於亶洲的記載:亶洲在海中, 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 求蓬萊神山及仙藥, 止此洲不還。若把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 乃是石 ​​這一段記載與當代的台灣聯繫起來, 在歷史上或地理上、更是找不出可以憑信的任何痕跡。如果把中國古籍中有關夷人的記載整理一下, 同時也參考《山海經》的甌在海中閩在海中這樣的敘述, 就可知昔古時代從長江流域要到福建地方, 也是要依靠海上交通來完成的。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史明對於夷洲到底是不是台灣的這個問題, 提出了以下的結論, 即這個名稱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若想進一步予以論斷, 必得重新覓取明確的資料才有可能。或者用Wen-hsiung Hsu1980,5)的看法來講, “夷洲這個名詞, “可能是, 也可能不是台灣。也有一些其他學者支持及持相類似的看法


真相到底如何, 除非能找到更確切的證據, 否則只好大家繼續自圓其說, 各自推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