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除三害周處改過 戰六陌司馬迫禍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大家或者聽過, 其實這個典故選自世說新語, 《自新》篇。《世說新語》由南朝宋人文學家劉義慶編撰。後來明朝人黃伯羽改編為《蛟虎記》傳奇, 廣為流傳, 至今京劇中仍保留有《除三害》劇目。其實周處確有其人, 他就是三國時代, 東吳裨將軍、鄱陽太守周魴之子, 周魴最為人熟知的, 莫過於石亭一戰中, 詐降大敗曹休, 致使曹休病死, 即《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發賺曹休》, 周魴在鄱陽任職十三年後去世, 他獎善懲惡, 恩威並用。他的兒子周處, 也有文武才幹, 於吳末帝孫皓天紀(277年—280年)年間, 任東觀令、無難督。而除三害的故事是真是假, 不得而知, 但據史書所講周處的而且確成了一個忠義貞節之士, 在以下訴說一下。

周處(236—297年), 字子隱。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人, 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 為禍鄉里, 為了改過自新去找名人陸機、陸雲, 後來浪子回頭, 改過自新, 功業更勝乃父。吳亡後周處仕西晉, 剛正不阿, 得罪權貴, 後被派往西北討伐氐羌叛亂, 遇害於沙場。

在此先簡單說說《除三害》的故事。大約是公元三世紀中葉, 義興陽羨(今宜興市)傳頌著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卻說周處其祖父周賓為三國東吳諮議參軍, 後轉廣平太守。父周魴為東吳名將, 任鄱陽太守, 賜爵關內侯。周處父親死亡, 母親過於溺愛他, 年少時身材魁梧, 臂力過人, 武藝高強。好馳騁田獵, 不修細行, 縱情肆欲, 橫行鄉里。民謠說:小周處, 體力強, 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 腳踢張, 好像猛虎撲群羊。嚇得鄉民齊叫苦, 無人敢與論短長。這位少孤, 不修細行, 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 被鄉民與南山猛虎、西氿蛟龍合稱為陽羨城三害。後來, 這個說法傳到了周處那裡, 他自知為人所厭, 突然悔悟, 隻身入山射虎, 下山搏蛟, 經三日三夜, 在水中追逐數十里, 終於斬殺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歸正, 認認真真拜師學文練武, 這一來城內三害皆除。周處除三害, 發憤圖強, 拜文學家陸機、陸雲為師, 終於才兼文武, 得到朝廷的重用, 歷任東吳東觀左丞、晉新平太守、廣漢太守, 遷御史中丞。他為官清正, 不畏權貴, 因而受到權臣的排擠。西晉元康六年(296, 授建威將軍, 奉命率兵西征羌人, 次年春於六陌(今陝西乾縣)戰死沙場。死後追贈平西將軍, 賜封孝侯。

其實周處的事蹟出於《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周處, 字子隱, 義興陽羨人也。父魴, 吳鄱陽太守。處少孤, 未弱冠, 膂力絕人, 好馳騁田獵, 不修細行, 縱情肆欲, 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 乃慨然有改勵之志, 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 何苦而不樂耶?父老歎曰:三害未除, 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 長橋下蛟, 並子為三矣。處曰:若此為患, 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 則一郡之大慶, 非徒去害而已。處乃入山射殺猛獸, 因投水搏蛟, 蛟或沉或浮, 行數十里, 而處與之俱, 經三日三夜, 人謂死, 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 聞鄉里相慶, 始知人患己之甚, 乃入吳尋二陸。時機不在, 見雲, 具以情告, 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恐將無及。雲曰:古人貴朝聞夕改, 君前途尚可, 且患誌之不立, 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 有文思, 志存義烈, 言必忠信克己。《晉書周處傳》

另外, 《世說》記載: “周處年輕時, (為人)兇暴強悍, 任性使氣, 被同鄉的人認為是一大禍害。另外, 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 山上有(只)白額虎, (兩者)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害, 而(這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 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互相拼殺後)只剩下其中一個。周處就去殺死了老虎, 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 周處與蛟龍一起漂游了幾十里遠。經過了三天三夜, 同鄉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 (大家在一起)互相慶祝。(周處)終於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 才知道自己實際上被當作一大禍害, (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於是就進入吳郡去找尋陸機和陸雲(以求指點)。(當時)陸機不在, 只見到了陸雲, (周處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 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 可是歲月已經荒廢, 怕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 認為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 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 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 人就怕立不下志向, (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遠揚呢?周處從此改過自新, 最終成為(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忠臣。”

由以上可見, 其實《晉書》和《世說新語》內容大同小異, 而且早已有「周處除三害」的雛型, 但畢竟《世說新語》不是正史, 而《晉書》雖為唐朝名相房玄齡等監修, 但卻記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 《搜神記》、《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之談也加以收錄。以致內容不太確實, 到後來更變成了寓言故事及戲劇, 當中的吊睛白額虎, 蛟龍已變得深入民心。表現了一個人只要有改惡從善的決心和行動, 無論時候早晚, 總能有所成就。

周處自新一事還是有疑問的。勞格《讀書雜識》五《晉書校勘記》已指出:予以《(周)處傳》及《陸機傳》核之, 知系小說妄傳, 非實事也。案處沒於惠帝元康七年, 年六十有二。推其生年, 當在吳大帝之赤烏元年。陸機沒於惠帝太安二年, 年四十三。推其生年, 當在吳景帝之永安五年。赤烏與永安相距二十餘載, 則處弱冠之年, 陸機尚未生也。此云入吳尋二陸, 未免近誣。又考《陸機傳》:年二十而吳滅, 退居舊里。是吳未亡之前, 機未嘗還吳也。或以為處尋二陸, 當在吳亡之後, 亦非也。考吳亡之歲, 處年亦四十三, 筮仕已久。據本傳:處仕吳為東觀左丞、無難督。故王渾之登建鄴宮, 處有對渾之言。如使吳亡之後, 處方勵志好學, 則為東觀左丞、無難督者, 果何人乎?以此推之, 知《世說》所云盡屬謬妄。此辨析已廓清迷霧, 現出訛傳本相。

唐代劉知幾也早已對《晉書》提出批評, 《史通採撰》稱:晉世雜書, 諒非一族。若《語林》《世說》《幽明錄》《搜神記》之徒, 其所載或詼諧小辯, 或神鬼物怪。其事非聖, 揚雄所不觀;其言亂神, 宣尼所不語。皇朝新撰《晉史》, 多采以為書。夫以乾、鄧之所糞除, 王、虞之所糠秕, 持為逸史, 用補前傳, 此何異魏朝之撰《皇覽》, 梁世之修《遍略》, 務多為美, 聚博為功。雖取悅於小人, 終見嗤於君子矣。以雅信的標準衡量晉世雜書”, 當然有諸多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 所以劉知幾的上述論斷, 是有其合理性的。

有人可能會進一步追問:周處自新一事為什麼要附會到陸機、陸雲身上, 而不是其他人?周處自新一事之所以與陸機、陸雲聯繫起來, 似非偶然, 其間的原因, 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 陸機、陸雲在當時是名流, 名聲大。首先, 他們出身名門。據《三國志陸遜傳》載, 陸氏乃江東大族”, 陸遜位至吳丞相, 陸遜子陸抗位至大司馬、荊州牧;史臣評曰:劉備天下稱雄, 一世所憚, 陸遜… …摧而克之, 罔不如志。 ……庶幾社稷之臣矣。抗貞亮籌幹, 咸有父風, 奕世載美。陸機、陸雲乃陸抗之第四子、第五子。其次, 陸機、陸雲都很有才學。文獻記載, 陸機博學善屬文”, “天才綺練, 文藻之美, 獨冠於時;陸雲儒雅有俊才, 容貌瑰瑋, 口敏能談, 博聞強記。善著述, 六歲便能賦詩, 時人以為項托、揚烏之儔也。他們兄弟二人既江南之秀, 亦著名諸夏。魯迅曾說:漢末士流, 已重品目, 聲名成毀, 決於片言。名流的一言褒貶, 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對於被品評者一生之成毀有直接作用。陸機、陸雲既為名流, 那麼將周處自新之事附會於他們, 也就很自然了。應該說, 正是當時重品藻的世風, 使得人們將周處自新一事與二陸聯繫起來。第二, 陸機、陸雲德行高, 為世所重。文獻記載, 陸機伏膺儒術, 非禮不動;陸雲性清正, 有才理”, 被人們視為當今之顏淵。綜上所述, 由於陸機、陸雲在當時是名流, 既為江南之秀”, 著名諸夏”, 尤其是他們伏膺儒術”, “非禮不動”, 所以人們才將周處自新一事附會在他們身上。這一事實, 從一個方面說明:魏晉南北朝稗官野史, 雖說僅為當時之傳聞, 卻往往有其發生的現實誘因, 而撥開歷史的迷霧, 我們是可以理清這些傳聞異辭發生的現實誘因的。

不管「除三害」孰真孰假, 但據歷史記載, 吳亡後周處仕西晉, 剛正不阿, 常常得罪權貴, 當時孫吳被晉朝攻滅後, 王渾登上建鄴宮飲酒, 對吳國的人說:各位是亡國留下的人, 難道沒有憂慼嗎?周處回答說:漢朝末年分崩離析, 魏蜀吳三國鼎立, 魏國先滅亡, 吳國後滅亡, 亡國憂傷, 哪裡只是一個人呢?王渾有慚愧之色。後周處進入洛陽, 漸漸遷任新平太守, 對戎狄安撫講和, 使叛亂的羌人歸附, 雍地人讚美此事。轉任廣漢太守。郡內有很多久而未決的案件, 有的經歷了三十年還未判決, 周處評考曲直, 一時都判決或遣返。後因母親年老離官回家。不久出任楚內史, 尚未到任, 又徵拜為散騎常侍。周處說:古人辭大官不辭小職。便先到楚地。該郡已經經歷喪亂, 新老居戶夾雜, 風俗不一, 周處用教義敦促他們, 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沒人認領的屍骸白骨安葬, 然後才應朝廷徵召。遠近都稱讚他。

及至位居近侍, 諷喻規諫很多。升遷為御史中丞, 所糾察彈劾之人, 不論寵臣還是親戚。梁王司馬肜違法, 周處嚴格按法律條文作結論, 等到氐人齊萬年反叛時, 朝廷大臣因討厭周處的剛直, 都說:周處是吳國名將的兒子, 忠烈果敢剛毅。便讓他隸屬於夏侯駿西征。伏波將軍孫秀知道他準會戰死, 對他說:你有老母, 可以憑這個理由推辭。周處說:忠孝之道, 怎麼能夠兩全?既然已經告別親人侍奉國君, 父母又怎麼能把我當兒子呢?今天是我獻身國家的時機。齊萬年得知後說:周處從前守衛新平, 我知道他的為人, 文武兼備, 如果獨自決斷而來, 勢不可擋。如果受別人控制, 就一定會被我捉住。不久梁王司馬肜為征西大將軍, 都督關中各種軍事。周處知道司馬肜心懷不平, 一定會陷害自己, 而自己又認為做人臣的應當盡節, 不應該推辭畏懼, 便悲憤地上了路, 決意不活著回來。

中書令陳准知道司馬肜將會報舊仇, 便在朝廷說道:夏侯駿和梁王司馬肜都是貴戚, 不是將帥之才, 進兵不求功名, 撤退不怕責罰。周處是吳國人, 忠勇果敢, 與人有怨隙又沒有救援, 必將喪身。應該下詔讓孟觀帶一万精兵當周處的前鋒, 必定能殲滅敵寇。不然, 司馬肜會讓周處當先鋒, 定會失敗。朝廷不同意。當時賊兵駐紮在梁山, 有七萬人, 夏侯駿逼迫周處帶五千兵進攻。周處說:我軍沒有後援, 必定失敗, 不僅自身滅亡, 也是國家的恥辱。司馬肜又命令周處進軍討賊, 周處便與振武將軍盧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進攻齊萬年。將要作戰時周處的士兵還沒吃飯, 司馬肜督促他趕快出戰, 而斷絕他的後援。周處知道必定會失敗, 便賦詩說:去去世事已, 策馬觀西戎。藜藿美梁黍, 期待能善終。說罷便作戰, 從早晨到日暮, 殺敵萬餘人,弓箭用盡, 盧播、解係不救援他。他手下勸他撤退, 周處按劍說道:這是我報效臣節獻出生命的時刻, 為何要撤退?以身殉國, 不也是可以的嗎?於是全力作戰而覆沒。

晉廷追贈他為平西將軍, 賜他百萬錢, 安葬之地一頃, 京城的地五十畝為宅第, 又賜給他王家的近田五頃。詔書說:周處母親年紀大, 外加是遠方之人, 我每每憐憫, 要供給她醫藥酒米, 賜她壽終。當時潘岳奉詔作《關中詩》道:周處殉軍令,滋潤黃鋮斧。其人吊已亡, 貞節能稱舉。又西戎校尉閻瓚也上詩說:周處全臣節, 美名不能已。身雖遭覆沒, 載名為良史。到後來司馬睿當晉王時, 打算為周處加封諡號, 太常賀循議論道:周處德行清廉方正, 才量高出, 歷守四郡, 安定人心建立美政;入朝主管百僚,貞節不屈不撓;而出征以身為國, 臨危獻出生命, 這都是忠臣賢士盛美的德業, 也是英烈勇士高遠的節操。按照諡法固守仁德而不行邪僻叫做孝。於是便諡號為孝。周處有三個兒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於世。


目前, 《平西將軍周府君碑》存放於周王廟孝侯殿, 是宜興最為著名的文物之一。周王廟又稱周孝侯廟, 因周處諡號”, 後又封。廟邊上原來有一座高大的周墓墩”, 為周處金甲墓”, 也有人說是劍甲墓。以往考古發掘中, 發現了有元康九年銘文的墓磚及晉代青瓷等文物。古人瞻仰周王廟和周府君碑, 常常流連忘返。南唐學者徐鍇遊歷周王廟後說:歷將軍之廟貌, 想先賢之高風, 周旋徜徉, 欲去不忍周侯古​​為荊溪十景之一。周王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並已經成為宜興碑刻博物館和著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