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2

破鮮卑結束三國 創軍械猶勝諸葛

三國末期, 司馬炎於265年迫魏禪讓, 建立晉朝, 此時蜀國破滅吳國內部混亂, 根本無力與晉對抗, 但卻因西北的鮮卑禿髮部首領禿髮樹機能反叛,直接導致西北地區持續動盪將近10, 進而影響到晉王朝對東吳的統一戰爭一再推遲。 《晉書武帝紀》:泰始六年(270), 鮮卑禿髪樹機能叛,“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於萬斛堆, 力戰, 死之。這次叛亂規模至大, 差不多全西北部的小數民族都有參與, 佔有晉朝西北部的秦州、涼州、雍州, 《晉書禿髮烏孤傳》載: “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 盡有涼州之地, 武帝為之旰食。司馬炎寢食不安, 而亂事已導至秦、涼二州四位鎮邊的刺史大將被殺, 此時, 一位官位低微的武官站出來, 要求募兵3000人平亂, 朝臣大多不信, 但最後, 他運用了一些革新的裝備和陣法, 甚至利用磁石陣, 成功的打敗了鮮卑族, 令司馬炎無後顧之憂地出兵吳國, 這名武官的名字叫馬隆, 他在西北戰事中所使用的器械及陣法, 是改良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連弩等, 其創新性更非時人所能及, 歷史上有人稱馬隆為兵器革新家。我們來看一看這段歷史。




靖遠平川一帶, 曾是鮮卑人的活動區域, 鮮卑族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 從西漢開始由東北大興安嶺地區向南遷徙, 於東漢時期抵達塞外, 此後, 史書上開始出現鮮卑人抄掠邊境的記錄。最初的時候, 鮮卑人勢力並不強, 他們隨匈奴、烏桓一起行動, 到了西晉初年, 隨著鮮卑部落的遷徙與融合, 逐漸形成了幾大部落, 其中主要有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吐谷渾部、禿髮部、乞伏部。而禿髮部起源於拓跋部, 禿髮樹機能正是禿髮部的首領。曹魏時, 遷禿髮部至河西、隴右, 主要目的是打算以鮮卑部替己守邊, 這是曹魏兵源不足而不得已為之。西北地區的民族問題一直以來十分複雜, 這裏除了漢族、鮮卑、羌、氐、匈奴雜居外, 亦有巴氐、盧水胡、北地胡等諸多民族。

265, 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 是為晉武帝, 改元泰始, 曹魏滅亡, 西晉開始。西晉代魏後, 此時的西北有如火藥桶一般, 晉武帝也已經意識到了西北民族矛盾的尖銳。泰始五年(269), 晉武帝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金城郡(今蘭州)、梁州陰平郡(今文縣), 合七郡置秦州, 以加強對隴西河西一帶的控制。秦州的設置本是一件好事, 但是晉武帝在用人上卻出現失誤:以胡烈為秦州刺史、牽弘為涼州刺史。胡烈是安定臨涇(今鎮原縣南), 為曹魏大將胡遵之子, 在關隴一帶頗有恩信;牽弘亦猛毅有招風”(指牽弘有父親牽招的風範), 二人都以剛猛著稱。泰始六年(270), 民族矛盾本就尖銳的西北發生了嚴重的旱災, 饑民遍地, “勇而無謀, 強於自用, 非綏邊之材的胡烈、牽弘出鎮西北,採用高壓政策, 致使失羌戎之和”, 禿髮樹機能率領部眾反晉的鬥爭爆發了。

此時, 胡烈首先被殺, 晉朝當然馬上派兵平亂, 但奈何晉武帝先後派遣的扶風王司馬亮、劉旂、敬琰、石鑒、田章、杜預等等, 一是能力不足,一是將帥不和, 兩軍尚未交戰, 晉軍卻已內部混亂, 想要短期內平定西北已是不可能了。 2714, 北地胡進寇金城(今蘭州), 涼州刺史牽弘出兵進討。一時之間群虜內叛, 圍弘於青山, 弘軍敗, 死之。北地胡是生活在北地郡的雜胡, 青山位於今天甘肅環縣西。北地胡不屬於鮮卑, 可知禿髮部反晉之後, 有不少別的族群加入, 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之後, 晉武帝又命鎮西將軍司馬駿都督秦、涼州諸軍事, 司馬駿就任後, 並不急著進討禿髮部, 而是勸督農桑, 與士卒分擔勞役, 甚至規定僚佐軍官都要至少屯田十畝。經過司馬駿數年經營, 西北形勢開始好轉。 2748,“涼州虜進寇金城諸郡, 駿討之, 斬其帥乞文泥等。這是禿髮部反晉以來史料記載的晉軍第一次獲勝。到了2752, 禿髮樹機能已經抵擋不住司馬駿的攻勢, 於是向晉軍質子請降。此時距離禿髮部起兵差不多有5年之久。但沒幾個月又叛變, 樹機能和侯彈勃等人打算劫持涼州佃兵, 司馬駿獲悉, 命平虜護軍文鴦督率涼、秦、雍三州軍馬前進, 大軍壓境以威懾各部。樹機能迫於兵威, 率領二十部首領以及侯彈勃等人投降, 於是安定、北地、金城諸胡吉軻羅、侯金多及北虜熱冏等二十萬口又來降。” (《晉書司馬駿傳》)一次歸降就有20萬眾, 可知各民族參與的反晉鬥爭有多大的規模。這是樹機能的第二次投降, 西北形勢已經得到控制, 晉武帝便徵調司馬駿入朝。

司馬駿入朝後, 禿髮樹機能又在當年發動了第三次反叛。 2773, 晉武帝派遣平虜護軍文鴦進討樹機能等人, 獲勝。對樹機能來說, 投降與反叛實屬常態, 沒過多久他第四次舉起了反晉的大旗。 278, 涼州刺史楊欣與禿髮樹機能黨羽若羅拔能等人戰於武威, 晉軍戰敗, 楊欣被殺。禿髮樹機能又在2791月攻陷涼州, 於是河西斷絕。《晉書氠蚚傳》, 可見禿髮部的這次反叛規模之大, 關中與涼州的交通已經完全中斷。但是當禿髮樹機能遭遇軍事天才馬隆, 便走向覆亡之路

這年是咸寧五年(279)。《晉書氠蚚傳》詳細記載了馬隆平定禿髮部的過程, 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關於晉武帝與馬隆的對話:“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嘆曰:“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朝臣莫對。隆進曰: “陛下若能任臣, 臣能平之。帝曰:“必能滅賊, 何為不任, 顧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 當聽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 “臣請募勇士三千人, 無問所從來, 率之鼓行而西, 稟陛下威德, 醜虜何足滅哉!”帝許之,乃以隆為武威太守。公卿僉曰:“六軍既眾, 州郡兵多, 但當用之, 不宜橫設賞募以亂常典。隆小將妄說, 不可從也。帝弗納。

馬隆當時的職務是司馬督, 不過是個低級武官, 他之所以能入朝議事, 是因為晉武帝想要平定東吳, 在全國大舉壯勇秀異才力傑出者……擢而用之。兗州有關方面認為馬隆才堪良將”, 這才舉薦他入朝參政。馬隆向晉武帝請求親自前往武庫挑選武器, 晉武帝同意。然而武庫令卻只給馬隆曹魏時期留下的庫存腐朽器械, 二人因此發生爭執。御史中丞彈劾馬隆, 馬隆向晉武帝解釋:“臣當亡命戰場, 以報所受, 武庫令乃以魏時朽杖見給, 不可復用, 非陛下使臣滅賊意也。晉武帝並不追究, 又給了馬隆三年的軍資。馬隆為出征涼州準備非常充分, 他所招募的士兵更是以一當十的勇士, 募兵的最低限度是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 立標簡試。馬隆共招募了三千五百名士兵, 對騎術沒有任何要求, 主要以弓弩見長, 裝備大量的強弓硬弩。看到這很多人會有疑問:打仗不帶刀槍劍戟, 用木杖能行嗎?馬上你就能知道馬隆的奇謀了。

禿髮部的生產方式以遊牧為主, 所以擁有大量騎兵, 而禿髮樹機能雖然名字譯得慫了一點, 但其人絕非等閒之輩, 有勇有謀。他迎戰馬隆時的戰術是或乘險以遏隆前, 或設伏以截隆後”, 正面戰場守高地打消耗戰, 同時在敵退路設伏收人頭。這非常符合《孫子兵法》裡講的「以正合, 以奇勝。」所以當馬隆渡過溫水(在今景泰縣)之後, 晉軍便一直被禿髮部的騎兵跟蹤騷擾, 行軍十分困難。關中距離涼州千餘裡, 馬隆僅率三千五百步兵出征, 西北路途艱險、胡族遍地, 時刻要防備敵騎兵騷擾,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晉軍千里行軍之困難。一旦晉軍為禿髮部所乘, 孤立無援之下必敗無疑。但是馬隆士卒精銳, 而且準備充分, 裝備了大量的偏箱車和腰弩, 再配合各個奇謀, 把禿髮樹機能的騎兵萬人擊敗。

偏箱車是一種二輪木車, 《晉書》說馬隆是依諸葛亮八陣圖製作, 據《武備志》所載圖形, 仍為一人推行, 只是因戰場在平原地區, 將獨輪改為雙輪。這種車只在側面裝有一面擋板, 士兵站在車內, 可防敵從側面襲擊, 也能伺機發動反擊。按照《明史》的說法, 偏箱車的主要用途有三個。一是運載物資;二是為行進中的步兵提供防禦, 可左右相接, 鈎環牽互;三是兵士休息之時, 可將偏箱車圍城一圈, 組成簡單的營房, 並在十五步外設置籬笆之類的障礙, 士兵只在圍中活動。可知偏箱車的用途主要是運輸和防禦, 而且馬隆對偏箱車的使用十分靈活, 《晉書馬隆傳》有載:“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 地廣則鹿角車營, 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 且戰且前, 弓矢所及, 應弦而倒。馬隆率領的這支晉軍的主要武器是弓和弩, 而馬隆所使用的弩遠比弓具有殺傷力, 所使用的並非普通的弩, 而是兩宋時期失傳了的腰弩。明《武備志》有如下記載:“茅子曰:中國之利器, 曰弓與弩, 自漢以後, 虜弓日強, 遂不可復及, 唯弩之用為最。弩之力, 腰開者可十石, 蹶開者可二三石, 古所云弓之強者不及也。晉馬隆平樹機能, 猶借腰開弩, 至宋而不得其法, 不傳。腰開弩就是以坐姿同時利用臂、足、腰之力張弓的弩。使用時將身平坐地上, 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腳掌俱揣入拇內, 緊接弩劈, 撬上腰鉤, 鉤住弩弦。兩手拉腰鉤索, 兩腳掌往前一蹬。劈體往後一倒, 一齊用力, 其機自起, 掛住釩構。偏箱車往前推行, 這三千多大力弓箭手坐在車中, 從擋板中的窗口向外發射, 射程比對方遠, 禿髮樹機能部下被射死很多。這完全可以說就是裝甲車, 在冷兵器世代, 開創了先河。

其後的作戰更玄乎, 有時候見到禿髮樹機能要帶騎兵衝陣, 馬隆就會在路兩邊放上一些大磁石, 對方全都是鐵槍鐵甲, 常常被磁石乾擾, 搞得禿髮樹機能部下還以為遇到神了。馬隆士兵裝備中有杖, 穿的是犀牛皮甲, 這下就派上用場了。 《晉書氠蚚傳》載:“奇謀間發, 出敵不意。或夾道累磁石, 賊負鐵鎧, 行不得前, 隆卒悉被犀甲, 無所留礙, 賊咸以為神。轉戰千里, 殺傷以千數。這段記載很有趣, 晉軍在道路旁堆起磁鐵, 鮮卑人因為穿著鐵鎧, 所以不能前行, 而馬隆所屬士兵都著皮甲, 行動自如, 鮮卑人以為他們是神兵天降。馬隆因地制宜, 在經過富於磁鐵礦物的山道之時, 馬隆命令士兵換上皮甲, 以杖為武器, 把路邊的磁石集中堆積起來。鮮卑人不懂其中奧妙, 以為晉軍有如神助。這個戰術已經超越了時代, 是真正的頭腦派作戰, 鮮卑人根本無法理解, 也就有了「賊咸以為神」的歷史評價。

晉軍如此且戰且行, 最終順利率軍抵達武威。此前, 涼州諸郡已與關中失去聯繫, 如孤懸於海外的飛地, 所以馬隆抵達武威的意義非凡, 不但鼓舞了守軍士氣, 也打擊了叛軍的氣焰。參與叛亂的猝跋韓、且萬能等部擔心馬隆將會討伐己部, 於是率萬餘落歸降, 西北形勢開始好轉。自從馬隆西征, 鮮卑人一直尾隨晉軍, 馬隆沒辦法派遣使者回洛陽報告情況, 所以《晉書氠蚚傳》有音問斷絕, 朝廷憂之, 或謂已沒的記載。後來馬隆的使者於一天夜裏趕到洛陽, 報告了這隻晉軍的戰況,“帝撫掌歡笑。詰朝, 召群臣謂曰:“若從諸卿言, 是無秦、涼也。乃詔曰:“隆以偏師寡眾, 奮不顧難, 冒險能濟。其假節、宣威將軍, 加赤幢、曲蓋、鼓吹。””而此時, 晉軍已經大量集結於東南, 前線將領也已經做好準備, 就等晉武帝的伐吳詔書, 形勢有如箭在弦上。但是西北一直是晉武帝的後顧之憂, 這是他一直拖延伐吳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馬隆的捷報傳來, 晉武帝這才放下心來, 下詔即刻伐吳。27912, 馬隆開始反擊禿髮部, 他率領歸附西晉的沒骨能等部與樹機能決戰, 樹機能被部下所殺, 部族投降, 涼州遂平。因平叛之功, 晉武帝對馬隆及所率將士破例再次大加封賞。

西晉平定吳國以後, 晉武帝認為西平郡(今青海西寧)經歷十年戰亂, 急需興復, 以馬隆為平虜護軍、西平太守, 將所領精兵, 另加一支人數不詳的軍隊交與他指揮, 屯據西平。馬隆鎮守西平十年, 在任期間西北無事, 是西晉穩定西北的磐石,”積十餘年, 威信震於隴右。然而晉武帝於290年病逝, 太子司馬衷即位, 楊駿、司馬亮共同輔政, 當時略陽(治今秦安縣東南)太守嚴舒與楊駿通親, 企圖取代馬隆之位, 於是詆毀馬隆年老謬耄, 不足以威鎮西北諸戎。晉庭便以嚴舒代替馬隆鎮守西平。結果嚴舒一到任, 西北一帶氐、羌聚結, 百姓驚懼。朝廷擔心西北諸戎再次起兵反晉, 被迫免去嚴舒, 讓馬隆官復原職, 但不久死在任上。

西北這場亂事, 雖然被馬隆平息, 但無阻日後開啟了五胡亂華的先河, 拉開了民族血淚融合的序幕, 許多其它部族首領意識到, 西晉王朝並沒有他們想像當中那般強大, 這勾起了他們反叛的野心”, 加之西晉統治者的民族政策失誤以及後來的八王之亂”, 西晉王朝在國內反叛的浪潮中迅速的走向衰落並分崩離析, 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而馬隆是從哪裡學來的這些高招, 比如八陣圖, 比如偏箱車, 又是怎麼想到用磁石的, 已無從稽考。

馬隆著有《八陣總述》一書流傳, 但少談自己生平, 主要談兵法, 收錄如下, 亦可知馬隆在兵法上的造詣:

治兵以信, 求聖以奇。信不可易, 戰無常規。可握則握, 可施則施。千變萬化, 敵莫能知。
(匹陳贊)動則為奇, 靜則為陣。陳者陣列, 戰則不盡。分苦均勞, 佚輪輒定。有兵前守, 後隊勿進。
(天陳贊)天陳十六, 內方外圓。四面風衝, 其形像天。為陳之主, 為兵之先。潛用三軍, 其形不偏。
(地陳贊)地陳十二, 其形正方。雲生四角, 衝軸相當。其體莫測, 動用無疆。獨立不可, 配之於陽。
(風陳贊)風無正形, 附之於天。變而為蛇, 其意漸玄。風能鼓動, 萬物驚焉;蛇能圍繞, 三軍懼焉。
(雲陳贊)雲附於地, 則知無形。變為翔鳥, 其狀乃成。鳥能突擊, 雲能晦冥。千變萬化, 金革之聲。
(飛龍)天地後衝, 龍變其中。有手有足, 有背有胸。潛則不測, 動則無窮。陣形亦然, 象名其龍。
(翔鳥)鷙鳥擊搏, 必先翱翔。勢凌霄漢, 飛禽伏藏。審而下之, 下必有傷。一夫突擊, 三軍莫當。
(蛇蟠)風為蛇蟠, 蛇吞天真。勢欲圍繞, 性能屈伸。四季之中, 與虎為鄰。後變常山, 首尾相因。
(虎翼)天地前衝, 變為虎翼。伏虎將搏, 盛其威力。淮陰用之, 變化無極, 垓下之會, 魯公莫測。
(奇兵贊)古之奇兵, 兵在孫內。今人奇兵, 兵在孫外。兵體無形, 形露必潰。審而為之, 百戰不昧。
(合而為一, 離而為八)合而為一, 平川如城。散而為八, 逐地之形。混混沌沌, 如環無窮。紛紛紜紜, 莫知所終。合則天居兩端, 地居其中。散則一陰一陽, 兩兩相衝。勿為事先, 動而輒從。
(遊軍)遊軍之形, 乍動乍靜。避實擊虛, 視羸撓盛。結陳趨地, 斷繞四徑。後賢審之, 勢無常定。
(金革)金有五、革有五。退則聽金, 進則聽鼓。鼓以增氣, 金以抑怒。握其機關, 戰不失度。
([革兆])紅塵戰深, 向刃相臨。勝負未決, 人懷懼心。乍奔乍背, 或縱或擒。行伍交錯, 整在[革兆]音。
(麾角)麾法有五, 光目條流。角音有五, 初警末收。麾者指揮, 角者警覺。臨機變化, 慎勿交錯。
(兵體)上兵伐謀, 其下用師。棄本逐末, 聖人不為。利物禁暴, 隨時禁衰, 蓋不得已。
聖人用之, 英雄為將, 夕惕幹幹, 其形不偏;樂與身後, 勞與身先。小人偏勝,
子兩全。爭者逆德, 不有破軍, 必有亡國, 握機為陳, 動則為賊。後賢審之, 勿以
為惑。「夫樂殺人者, 不得志於天下。」聖人之言, 以戒來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