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魏文長反骨叛亂 諸葛亮遺策成冤

魏延是蜀漢歷史上著名的將領之一, 也是三國時代頗具爭議的一位人物。可以說繼關張馬黃趙之後, 魏延是當之無愧的蜀漢第一猛將, 以其智勇雙全, 為蜀漢的伐魏大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他的死卻成為蜀漢乃至三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按照小說《三國演義》的說法, 魏延頭後生有反骨, 諸葛亮預料自己死後魏延必反, 所以諸葛亮在五丈原瀕死之時, 就提前安排好了魏延的滅亡之路, 魏延因造反而死的說法因為《三國演義》而深入人心。正史《三國志》中雖然沒有魏延有反骨的說法, 但大部份人都會認為魏延因「子午谷之計」不被諸葛亮採用而懷恨在心, 然後諸葛亮又冷待魏延使魏延更加不滿, 也擔心自己去世後魏延會一意姑行, 沒有人再可以製約他, 所以便迫他作反, 魏延最後被夷三族, 但這只是一個大謎團的開端, 讓我們探討下魏延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先來瞭解一下魏延的個人履歷:魏延, 字文長, 義陽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 魏延登場時的形象十分正面。在第四十一回, 劉備軍為曹操所迫, 走至襄陽, 劉琮聽信蔡瑁之言不讓劉備進城。當時魏延就挺身而出, 大開城門招劉備軍隊入城, 可是劉備為免驚擾百姓而決定不進城。後來魏延與文聘交戰後, 力孤投靠長沙太守韓玄。之後關羽攻長沙, 與大將黃忠交戰, 韓玄認為黃忠戰鬥不力而要將黃忠處斬, 魏延一方面因韓玄不重用他, 不得志而積怨, 另一方面激於義憤, 便率吏民殺掉韓玄, 投降劉備。但甫到劉備營中, 便被諸葛亮認為其腦後有反骨, 是不忠之人, 要把其處決, 幸得劉備求情方才作罷。此後魏延隨劉備軍東征西討, 入蜀建功, 漢中之戰時, 曹操欲招降魏延, 結果反遭魏延痛罵, 魏延並一箭射中曹操。曹操落馬, 滿口鮮血, 原來這一箭正中曹操人中, 當場射落曹操兩顆門牙。後來被封為漢中太守。劉備死後, 參與南征北伐, 為蜀軍的主力戰將。後來, 諸葛亮臨死前與姜維楊儀等人密謀, 料死後魏延必定反亂, 於是遺計楊儀、馬岱等人將魏延殺死。以上大概是《三國演義》一書對魏延的大概記載, 這一記載蒙蔽了很多人, 使人們覺得魏延死得咎由自取, 也使人們覺得諸葛亮神機妙算。

但在正史《三國志》中, 魏延並沒有殺韓玄之舉, 在建安十六年(211年), 劉備應劉璋之邀, 入川幫助劉璋抵禦張魯, 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 黃忠、魏延等分統軍隊平定廣漢郡, 數有戰功, 遷升為牙門將軍。後劉備稱漢中王, 要留大將鎮守漢中, 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 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 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 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一日, 劉備大會群臣, 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 你打算說點什麼嗎?魏延朗聲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 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 請為大王吞之。劉備聽後感到十分滿意, 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讚其雄豪。劉備稱帝後, 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及劉禪登基, 再被封為都亭侯。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 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 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 由子午谷直取長安,, 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 如同韓信的例子, 人稱「子午谷之計」, 但諸葛亮一直不許, 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 心懷不滿。又與長史楊儀不和, 諸葛亮死後, 兩人矛盾激化, 相互爭權, 魏延被認為是叛亂, 敗逃時為馬岱所追斬, 並被夷滅三族。

《三國演義》中魏延之死是諸葛亮的遺計, 但《三國志》並沒有稱諸葛亮要殺魏延, 縱使有載魏延因「子午谷之計」不受用而有不滿(姑勿論子午谷之計會否成功, 詳見另文《魏延險著襲潼關孔明按章失街亭》), 但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任馬謖為先鋒守街亭外, 多次北伐魏延都身負重任, 且因功遞升, 如在建興八年(230年), 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 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 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 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 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 兩軍會戰, 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 而且授予假節, 進封為南鄭侯。建興九年(231年),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與司馬懿對峙。據《漢晉春秋》記載, 司馬懿使張郃攻王平於南圍, 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 魏兵大敗, 獲甲首三千級, 司馬懿還保營。建興十年(232年), 魏延與劉琰不和, 言語虛誕, 諸葛亮責備劉琰, 劉琰其後作箋道歉。建興十二年(234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 魏延同樣被任為前鋒。由此可見, 諸葛亮對魏延還是十分重用的, 而且對魏延屢屢加升, 但諸葛亮用人, 主要在戰爭層面, 不在戰略層面, 這也和關羽, 劉備及張飛之戰死, 孟達投魏等不無關係, 諸葛亮此後事事親徵, 再不敢別遣大將以軍團作戰, 所有將領, 如趙雲、姜維、王平等, 都必須在他的控制之下, 堅定地執行策略。另一方面, 魏延即使有不滿, 也不見得有違反軍紀之舉, 每次都奮力作戰, 建功立業。那為何說諸葛亮要殺魏延呢?魏延真的是要叛亂了嗎?

其實正史以外, 真實的情況還要複雜的多, 他的叛亂在某種程度上最多只能說是「被叛亂」。《三國演義》對「魏延之亂」描繪得繪聲繪色, 小說中塑造了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長著反骨」的魏延。如果認為這就是歷史, 那就冤枉了魏延和諸葛亮。為什麼?先看看《三國志魏延傳》, 事情是這樣的:建元十二年, 諸葛亮病逝於北伐軍中, 病重時, 他召來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交代自己死後部署, 命令魏延斷後, 姜維次之, 如果魏延不從, 就不管他, 部隊自行出發(若延或不從命, 軍便自發)。諸葛亮去世後, 楊儀等人, 秘不發喪, 派費禕去打探魏延, 魏延果然不聽指揮, 勃然大怒說, 丞相去世, 我魏延還沒死(丞相雖之, 吾自己在), 還可以北伐(吾當自率諸軍去賊), 為什麼因一個人去世而耽誤大事呢? (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乎邪?)況且, 我魏延是什麼人, 聽他楊儀的? (且魏延何人, 當為楊儀所部勒, 作斷後將於 !)魏延這麼說, 還就這麼幹, 還要費禕去發布命令。費禕當然不吃這套, 就騙魏延, 我回去給楊儀做工作, 楊儀是個白面書生(長史之吏), 沒打過什麼仗(稀更軍事), 肯定不會違抗將軍的命令(必不違命也), 延被他說服, 放他回去, 費禕一出營門, 一溜煙走了, 魏延隨即後悔, 追費禕卻沒追上(延尋悔, 追之已不及矣), 派人去打聽, 楊儀還是按諸葛亮的部署做, 自己撤退不管魏延, 魏延毛了, 二話不說, 搶在楊儀前回國(攙儀未發, 率所領徑先南歸), 且一路把蜀中棧道燒個一乾二淨(所過燒絕閣道)。雙方正式翻臉, 魏延和楊儀先後前書說對方謀反, (一日之中, 羽檄交至), 劉禪問旁邊的蔣琬、董允, 結果所有人都相信楊儀懷疑魏延(咸保儀疑延)。這下魏延完了, 一方面, 朝廷派蔣琬率宿衛營「赴難北行」, 在前面阻擋魏延, 楊儀一路也是伐木修路「晝夜兼行」, 魏延到了南谷口, 阻擊楊儀, 楊儀派何平(就是王平), 何平一見魏延, 就說, 丞相屍骨未寒, 你們就敢謀反(公亡, 身尚未寒, 汝輩何敢乃爾!)魏延部下知道無理在魏延, 一鬨而散。魏延沒有了辦法, 只好帶少數親信逃往漢中, 最後被馬岱所殺。馬岱把魏延的首級獻上, 楊儀一腳踏​​了上去, 一邊狠狠地踩, 一邊狠狠地罵:「狗奴才, 看你還能不能幹壞事(庸奴, 復能作惡不)!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於是很多人開始有一種說法是「魏延之亂, 始於諸葛」, 張作耀的《劉備傳》當中就說了, 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諸葛亮是一手策劃的。諸葛亮在臨死的安排其實非常不正常。首先, 參加的人員除了諸葛亮本人以外, 還有長史楊儀、司馬費褘, 征西將軍姜維, 獨獨把魏延排除在外。這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當時擔任的是征西大將軍, 比姜維要高得多了, 「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 這個「節」是皇帝賜給他的, 可以先斬後奏。第二件怪事情, 諸葛亮這一次決定由楊儀擔任蜀漢軍隊的總司令。但是有一個問題, 楊儀做三軍統帥, 沒有朝廷的任命, 名不正言不順, 而且楊儀和魏延不和, 人所共知, 他們兩​​個人真的可以講水火不能相容, 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吵鬧不休。魏延是個武將, 也比較驕橫跋扈, 有次甚至欲拿小刀, 在楊儀的面前虛斬下去。楊儀馬上嚇得涕淚交加, 顯得相當屈辱的樣子。 。需知道叫費禕或姜維領軍, 都不會比楊儀差。第三個問題很奇怪, 諸葛亮下令, 我死後全軍撤退, 返回成都。他當場任命魏延為斷後將軍。但接下來他又下了一條奇怪的命令, 說如果全軍撤退以後, 魏延不服從命令, 不要管他。在這個問題上, 諸葛亮已經把魏延看成是一個異己分子, 而且早已估計魏延會不服從這個命令, 這不是擺明要迫反魏延嗎。

因此, 後人便想考究一下諸葛亮之所以要這麼排擠、看不慣魏延的原因:大多人都先以魏延用兵同諸葛亮截然不同作為根本原因, 魏延主張出奇取勝, 而諸葛亮用兵一生唯謹慎。基本思想不吻合, 思路不一樣。所以諸葛亮想, 如果我死後把軍事指揮權交給魏延的話, 不是把我的東西全部給否定掉嗎?對此, 諸葛亮是不能容忍的。雖然之前一直重用魏延, 好的方面想, 是諸葛亮真的覺得魏延是人才, 用其長而蓋其短, 而且蜀國真的沒有其他大將可用, 《三國志》楊儀傳中一句話可以看出:亮深惜儀之才幹, 憑魏延之驍勇, 常恨二人之不平, 不忍有所偏廢也。”蜀國中後期, 諸葛亮的兩個得力助手, 一個是楊儀, 一個是魏延。其實諸葛亮對楊儀也不是沒有意見, 覺得他性狷狹”, 但依然重用, 以大局為重。更有甚者覺得, 諸葛亮所謂重用魏延, 可能只是不斷想找魏延的把柄, 但魏延每次都化危為機, 賞罰分明的諸葛亮也只好對魏延加官進爵。再者, 我們可以看一看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推薦的幾個人, 郭攸之、費褘、蔣琬、董允這些人, 都是循規蹈矩、聽領導話的人, 「小綿羊式」的人物。用古代的標準來講, 這些人叫循吏, 循規蹈矩的官吏, 諸葛亮比較喜歡。魏延性格比較倔強, 這樣性格的人, 諸葛亮是絕對不可能喜歡他的。既然諸葛亮親自指定了接班人, 蔣琬、費褘、姜維。但是魏延的官職、功勞要比他們個人大得多, 諸葛亮打擊魏延, 排擠魏延是為他的接班人掃除障礙, 去掉絆腳石。再者, 正因為諸葛亮深知二人的關係緊張, 死後二人必定會相互殘害, 兩個只能保留一個, 保留誰呢?魏延太激進, 對內不利於蜀漢和諧穩定, 對外在戰爭中容易將蜀漢基業毀於一旦, 而楊儀雖然性格狷狹, 但不會對蜀漢基業構成威脅, 況且有費褘和姜維在, 就更放心了, 所以有可能此時諸葛亮已經放棄魏延, 只是委婉的藉助楊儀等人之手除掉魏延而已。

也有人認為諸葛亮談及身後事誰可堪大任時, 諸葛亮只提及了蔣琬、費禕, 根本就沒有提及魏延。諸葛亮之所以不把兵權交給魏延, 應該是擔心魏延全面否定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魏延若掌兵權, 必定是主戰派, 而且其戰略取態與諸葛亮會明顯不同, 諸葛亮最大的擔心就在這裡, 我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未成功, 你魏延說我太謹慎, 不懂用兵,現在, 我死後, 你肯定不會按照我的方法去北伐, 會按照你的方式去北伐, 而且魏延有十多年的漢中經歷, 地形熟悉, 有可能成功, 那你到時肯定會全面否定我諸葛亮, 那我諸葛亮的一世英明豈不毀了, 但如果你失敗了, 卻會令國家承受極大風險, 巨大損失。再者魏延桀驁不馴、任性而行, 雖然善養士卒, “平日諸將素不同與同僚關係麻麻, 諸葛亮心裏很清楚, 自己在的時候, 可以不跟魏延計較, 但自己一旦不在了, 另外的人會跟魏延計較的, 就比如說楊儀, 另外, 魏延這人驕傲自大, 除了諸葛亮, 其他人也根本節制不了他。

雖然以上純屬猜測, 如果因為性格不合, 取態不同, 就擔心叛變, 要把人迫反, 這似乎是說不過的, 如果是為了接班人的問題, 諸葛亮所指明的都是朝中文官,他們反而可能需要魏延這樣的純武將相扶。有人玩味一下諸葛亮最後一句「軍便自發」, 其實可能諸葛亮是留了一個選擇題給魏延做, 魏延的選擇有幾種:一、幫助蜀國大軍斷後, 退回成都;二、原地駐紮, 整軍備馬, 繼續北伐;三、直接投降曹魏或者東吳。諸葛亮給了魏延三條路, 其實就是告訴魏延:「何去何從, 君自便!」, 可是魏延這三條路都沒走, 他走了另外一條路, 那是一條被私人恩怨蒙蔽的不歸路。這裡諸葛亮所料到的不是魏延會不會投敵, 也不是魏延會不會叛亂, 而是魏延服從不服從撤退的命令。這就是魏延所說丞相雖然去世了, 還有我魏延在。丞相府中的親信官屬可以把丞相的靈柩護送回去, 妥善安葬, 我自當率領諸軍進擊賊寇, 怎麼能以一個人的死亡而廢棄天下的大事呢?”這種安排, 用意是什麼呢?就是防止魏延挾持全軍留在魏國境內繼續作戰。應該說, 魏延和諸葛亮沒有對蜀國忠誠的對立, 而是有著對魏國軍事戰略的分歧。諸葛亮是穩打穩紮, 蠶食魏國土地進而消耗魏國國力, 而魏延則是冒險突進, 進行戰略決戰。諸葛亮的用意, 即便是魏延不服從撤退命令, 有了這種安排, 魏延也會知難而退。試想, 魏延一軍留在魏國境內, 沒有側翼保護, 沒有後勤供給, 這仗還能打嗎?魏延是大將, 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這絕對不是顧及到魏延要投魏才這樣安排, 諸葛亮很清楚蜀國的家底, 魏延手裡有軍隊, 這些兵他捨不得也賠不起!相反, 他知道魏延沒有了後盾, 肯定會執行命令回到蜀國才這樣安排。如果讓魏延先行, 魏延有可能擋住大軍不讓回來, 留下來繼續作戰。這才是諸葛亮最擔心的, 也是最不放心魏延的地方。

但是, 令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 魏延還是先一步向南走了。在魏延看來, 諸葛亮死後, 掌握蜀國軍隊的就應該是他魏延, 沒想到諸葛亮卻把軍隊交給了楊儀。魏延想不通的是, 他魏延竟然淪落到給楊儀當斷後將軍的地步!如果他僅僅不願意給楊儀當斷後將軍也就算了, 但他還做了兩件蠢事燒毀依山而建的閣道、據守褒谷口對陣楊儀。魏延這樣做儘管是對著楊儀來的, 但實際上已經起到了亂軍的效應。假如魏延的目的得逞, 蜀國損失的難道僅僅是一個楊儀嗎?幸好楊儀等鑿山通路, 晝夜不停, 緊隨在魏延軍後”, 沒有造成危局, 否則, 楊儀所率領的軍隊, 兵士在魏國境內逃散了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所以, 無論是魏延所率領的軍隊逃散, 還是擋住了楊儀所率領的軍隊回歸, 都是不可饒恕的罪行。也就是說, 不僅僅叛國、謀逆是重罪, 亂軍同樣是重罪, 再換句話說, 叛亂是罪, 作亂也是罪!儘管魏延針對的只是楊儀一人, 但他對蜀國造成的危害卻是巨大的。這種因個人私慾而拿國家軍隊當籌碼的行為, 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容忍的, 何況是在有人告發魏延造反的情況下。憑魏延的軍事才能, 楊儀應該不是他的對手, 可他為什麼會被楊儀所殺呢?這就是魏延政治上的不足。

所以, 可能從頭到尾, 諸葛亮都沒有過要殺魏延的心, 其實魏延之死是被自己所害的。魏延此人對自己的士兵很好, 人又勇猛, 所以心高氣傲, 活脫脫就是一個霸王, 其他人知道他這德性, 都避讓他, 唯獨楊儀和他針鋒相對, 這令魏延很是惱火, 關係也越來越僵。你火燒棧道的目的無非就是斬斷楊儀的撤退之路, 但這麼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他有可能是想讓楊儀的部隊久久無法回到成都造成楊儀擁兵謀反的假象, 再結合自己不斷向朝廷上奏誣告楊儀謀反, 然後一舉除掉楊儀這個政治對手, 但楊儀也不是傻瓜, 他也上書朝廷說魏延謀反。那麼成都朝廷面對楊儀和魏延的上書, 該相信誰呢?史書上記載蔣琬和董允兩人都堅信楊儀不會謀反。其實這還用想嗎, 楊儀一個文弱書生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謀反, 那自然就是魏延在謀反了。後來魏延的士兵都覺得魏延這麼做是不對的, 魏延軍和楊儀所率領的大軍對陣時, 將軍何平(王平)說了一句話, 魏延的部眾就逃散了。何平說諸葛丞相剛剛去世, 屍骨未寒, 你們這些人就敢這樣!”何平這時還不是大將, 軍事能力應該也不如魏延, 但他抓住了事情的要害, 魏延見大勢已去, 帶著兒子和親信逃往漢中, 楊儀派馬岱將其斬首。馬岱將魏延的人頭交給楊儀, 楊儀起身用腳踩著魏延的人頭罵其奴才, 還誅殺了魏延的三族。這就是魏延政治上不足應付的代價吧!

看到這裏, 我們不僅對楊儀的人品感到失望, 他雖然和魏延矛盾很深, 但他其實心裏也清楚, 魏延不是謀反, 只是兩個人的私人恩怨而已, 現在魏延死了, 還要侮辱他的屍體, 殺人家三族, 那隻能說明楊儀是個人品堪憂的雞腸小肚之人。再看看楊儀後面做的事, 說的話。

諸葛亮死後, 蜀國事務都落到蔣琬的手裏, 楊儀又開始不服蔣琬, 怨憤表露得毫無節制, 所有人都不敢和他交往, 只有他的朋友費禕前去勸他, 他卻對費禕說:「往者丞相亡末之際, 吾若舉軍以就魏氏, 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見《三國志》楊儀傳), 要是當初諸葛亮去世的時候, 我如果舉軍投降曹魏, 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地步啊, 真是追悔莫及啊。這才是楊儀的真心話, 如果當初沒有動過投降曹魏的想法, 那麼後來怎麼會有追悔一說, 這就說明當時楊儀就考慮過這點, 只是當初以為自己功勞甚大, 以為自己可以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所以才沒朝這個方向去做。楊儀一心想上位, 努力幫諸葛亮處理工作那是肯定的, 但他把努力工作作為自己升官的資本, 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就怨恨盡顯, 確實過於狹隘了。到這裏, 我們已經很明白, 魏延有魯莽之舉卻沒有謀反之心, 楊儀動過投曹的念頭卻沒有投曹的膽量。到底誰是誰非, 還不清楚嗎?

不管諸葛亮的原意是怎樣, 但如果這是他的安排, 確實直接導致了魏延、楊儀相爭的後果, 或者魏延的確有亂軍之舉, 但並沒有叛國之意, 「魏延之死」可以是一宗政治迫害事件, 其主謀應該不會是已經身死的諸葛亮而是他的集團, 其實魏延所謂的反叛”, 目標僅僅只是政敵楊儀。只不過後者持有諸葛亮的尚方寶劍、在那個瞬間是正義的高地, 加上費禕、蔣琬、姜維、王平等相協助便造成了「魏延叛亂」的故事, 據《魏延傳》中陳壽在後記的記載, “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 但欲除殺楊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 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也就是說, 平常大家一起議論, 都認為將來魏延會繼承諸葛亮的衣鉢, 魏延當然也如此自許, 所以根本沒有叛亂的想法。

其實有關魏延之死的《三國志》紀錄有四則, 針對魏延立場略有出入, 但在《三國志.後主傳》中有說秋八月, 亮卒於渭濵。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 舉兵相攻, 延敗走;斬延首, 儀率諸軍還成都。這是皇帝的傳記, 多少會較嚴謹及代表官方看法, 當中說的是爭權不和”, 《晉書宣帝紀》曰:亮部將楊儀、魏延爭權, 儀斬延, 併其眾。帝欲乘隙而進, 有詔不許。其實已不再說魏延是叛亂了,而且魏延很可能不是陣前被斬首, 是被擒或無力反抗下再被斬首, 甚至誅滅三族, 魏延當時可是唯一有假節權力的大員, 這樣做只是不想讓魏延回成都對質, 是滅口之舉。

較為有趣的是, 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中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說法:《魏略》曰:諸葛亮病謂延等雲, 我之死後, 但謹自守, 慎勿復求來也。令延攝己事, 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 見延攝軍事, 懼為所害, 乃張言延欲與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 不戰軍走, 追而殺之。《魏略》其實與蜀國沒有利害衝突, 記載總體客觀, 因此裴松之注《三國志》, 引用最多的就是《魏略》。盡管裴松之認為上述關於魏延的說法, “此盡敵國傳聞之言, 不得與本傳爭審”, 但它至少可以證明一點, 那就是即便在當時, 也有人不相信魏延有狼子野心, 反倒有人懷疑亂出楊儀。魏延一直擁兵據漢中, 從未有讒越之舉, 若有心反叛, 根本不必等待諸葛亮死後。

從上可知, 如果《三國志》中所言為事實的全部, 諸葛亮未必存心加害於魏延, 但他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而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的舉動的確犯下亂軍的鹵莽行為,可以說是缺乏政治上的智慧和自傲的性格所至, 但對國家的忠誠依然是沒有動搖的。以上的種種論點可說是各有支持, 原因在於《三國志》中, 這一起事件算是最不靠譜, 最為矛盾的一段, 要知道諸葛亮死時, 陳壽才剛出世, 當期時的人們都還攪不清楚誰是誰非, 而後來又有人可以存心篡改的話, 那會否《魏略》之言更加可信? 這可是另一個故事了。(見另文《孔明死後成棟樑 費禕權術弄國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