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關羽荊城三甲山 張飛東門一擔土

傳説三國蜀將關羽鎮守荊州, 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 説荊州刀兵動得太多, 要收回置於神地, 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不讓荊州, 於是想了一個計策, 説:"你們在西北, 我在東南, 各築一城, 城周五千步, 天黑始, 雞鳴止, 誰先築好, 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 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 九仙女城差一隅, 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 公雞啼鳴, 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説張飛也挑擔土來幫二哥築城, 可是來晚了, 便將土倒在東門外, 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説, 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 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 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 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後置江陵縣, 作為縣城而得名。其後兩千多年裡, 江陵作為地名, 歷代沿用, 故有一城二名。荊州城現存磚城為明末清初建築。整座城呈不規則長方形, 東西長3.75公里, 南北寬1.2公里, 城垣周長10.5公里, 城內面積4.5平方公里。《三國演義》120回中, 就有82回與荊州有關, 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著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荊州城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遷都郢(今荊州城北5公里的紀南城), 這裡就是楚國的官船碼頭。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還在此修築了別宮, 取名渚宮。公元前278, 秦將白起攻占郢都, 這裡成為江陵縣的治所。西漢初年, 封臨江王於此地。其後有東晉安帝、南齊和帝、梁元帝、後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荊南國等在此建都。楚、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宋、明等朝, 封王侯於此地。荊州城的城郭, 在戰國末年形成。漢代已有城牆。蜀將關羽、吳太守朱然, 東晉桓溫、梁元帝、南平王高季興等, 都對荊州進行修葺, 北宋末年, 城毀。南宋淳熙年間, 重修城牆, 淳佑十年(公元1250)挖城壕。元初, 忽必烈下令拆除荊州城。元末, 朱元璋稱吳王時, 派員依舊基重建荊州城。明末, 張獻忠率義軍攻占荊州城, 將城牆拆毀多半。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 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築荊州城, 並重新命名城門:東門曰寅賓門, 東南門(小東門)曰公安門, 西門曰安瀾門, 南門曰南紀門, 大北門曰拱極門, 小北門曰遠安門。

1970年後, 隨著交通事業發展的需要, 經國務院批准, 城垣上新開3座三孔城門, 原有的6座城門, 共有9座城門。磚城內有土築城牆, 與磚城相依, 城上可通行。磚城外有外環道與水城環繞。水城俗稱護城河。荊州城牆高9米左右, 城牆厚10米左右, 城牆上有3座藏兵洞, 24座砲台。原有城樓6, 其中5棟毀於戰亂, 僅存拱極門(大北門) 城樓朝宗樓。八十年代, 政府撥款重建寅賓門城樓, 沿用舊名, 曰賓陽樓。

荊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後一次修復以來, 已有350年曆史, 至今保存完好, 是我國現存為數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較完好的一座, 是長江中游地區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 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尤其是《三國演義》故事的廣泛流傳, 使得荊州名揚四海。

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在三國至西晉時期。《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 楚船官地, 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 置南郡。漢因之, 三國初屬蜀漢舊城, 關某所築, 某北攻曹仁, 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註》雲:“縣曰江陵。舊城, 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 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 在舊城東南, 舊城, 應為秦漢舊城, 位於城西北。
19979月至19983, 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 為配合維修工程, 進行了考古發掘, 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 9.5米的進行考古探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 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 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 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 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跡。在探溝中部, 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 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 五代磚垣下部為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 這些青磚規格不一, 有繩紋長方形磚, 還有楔形磚, 顯係墓磚,殘高1.1, 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 用磚甚破碎, 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 殘高約6, 下部為唐代, 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 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 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 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 夯層厚, 夯窩呈圓形, 直徑78厘米, 0.5厘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 “蓋先治其城郭, 乃諸侯, 郡守之常政。”(《江陵縣志》)。為了東御孫吳, 北抗曹操, 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 《江陵縣志》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 桓溫督荊州, 鎮夏口, 八年還江陵, 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 在五代城垣之下, 疊壓著高1.6- 1.7, 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 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 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 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 兩城既呈東、西錯落, 桓溫營築時, 勢必進行補綴, 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 在立面上的“增修之”, 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 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 其間城垣並未拆除, 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

由此可知, 荊州古城的東部份應該是關羽所加建。建安十五年(210年), 孫權的大將、南郡太守周瑜病死, 劉備以孫權妹夫的身份, 取得南郡的管轄權。關公移兵南郡, 與接替周瑜的魯肅友好相處。211, 劉備入川, 留關公鎮守荊州, 董督荊州事。為加強防禦, 關公在楚國官船地、楚王行宮渚宮故地修建城垣, 這就是現在的荊州城。關公把大本營遷到新城內, 在城東建行轅, 城南建帥府, 城外建舟師基地, 八嶺山建演兵場。城內還有許多關公的遺跡。比如關公修城留下的張飛一擔土, 關公松甲、卸甲、擲甲的三處高地, 關公訓練軍隊的拍馬山、點將臺, 關公的水軍營寨偃月城等等地方。

所謂張飛一擔土, 位於古城公安對岸的馬河邊。雖為一小平頂土丘(6, 14)。南朝宋代盛宏之《荊州記》對此有繪色的描述一峰回然, 西映落月, 遠而望之, 如畫扇然。故張飛一擔土又名畫扇峰。其上曾建有六角小亭, 當時被譽為荊州城八景之一。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 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為三個土台, 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 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祭祀關公, 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志》載:松甲山, 位於東北城垣上, 傳為關公曾在此地鬆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 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 “宴楚湘二王於北墉, 宴講裨將於南墉, 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歸來曾在此卸甲, 登臨此祠, 城內外樓台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 位於城垣西北隅, 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 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 荊州告急, 關公聞訊, 急率真兵回救, 趕至城下, 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 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 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 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 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為“擲甲山”。清康熙年間, 擲甲山改稱餘烈山, 並修建關廟, 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擲甲”之名, 皆取“釋甲偃武, 不事兵甲”之意, 也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

位於城牆東面的賓陽樓原名“寅賓樓”, 俗稱東門樓, 也是最具三國特色, 始建於明代, 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 19878, 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 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台高9.5, 東西寬12.65, 南北長34, 採用大木框架結構, 氣勢宏偉, 造型別緻, 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 “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樸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 拾級而上, 賓陽樓裡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 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周倉等三國武士的仿真彩塑。


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從1978年至今, 城牆修繕已有32, 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 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 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 綠樹成陰, 城上門樓飛峙, 城牆上松柏蒼翠, 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 “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荊州古城作為中國歷代軍事文化名城, 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隨著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 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 並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 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1120, 荊州城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 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