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4

巴巫賊五斗米道 張天師一脈相傳

說起三國時代之始, 很多人會從黃巾之亂講起, 當年張角等兄弟三人以太平道作號召, 由道教組織變成武裝起事, 最後亂事雖被平定, 但漢朝國力已大傷元氣, 有功諸侯開始割據自立, 直接導致東漢滅亡。其實與太平道同時期的, 還有一個道教武裝組織 五斗米道, 在漢中及巴蜀一帶起事, 即後來成為張魯在漢中建立中國第一個政教合一政權的基礎, 張魯雖然身為“張天師”第三代, 但五斗米道其實是由一個巴郡巫師張修所立, 當中過程離奇, 牽涉許多道教起源及傳說。張天師一直直系相傳, 及至現代已過了六十三代, 情況如何? 先由大名鼎鼎的道教創始人張陵說起。

道教創始於漢代, 形成於南北朝。整體而言, 道教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戰國至秦漢的神仙人傳說與方士方術; 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和古代醫學知識。

道教的起源和思想淵源可上溯古代原始宗教信仰﹑巫術和秦漢時期的神仙方術。中國的原始宗教,信仰對象繁多, 在鬼神和人之間互相溝通的是「巫」, 代表鬼神發言。 巫主要用以驅鬼﹑祈禳﹑禁咒, 用桃枝或畫虎形驅鬼。春秋以後, 儒學視為顯學, 重視禮樂的實踐而不重宗教。惟儒家入世的精神, 並不能解決心靈上的空虛感覺, 這有利於神仙方術的興起和各地巫術的盛行。兩漢時, 巫祀的風氣仍不斷發展, 這些巫祀後來成為道教崇拜的對象。

黃老學者與神仙家的結合, 成功地創立了黃老的信仰。自漢武帝表彰六經, 儒學漸興, 黃老失勢。 此後黃老學者與神仙家密切結合, 朝向宗教發展。《後漢書楚王英傳》言: 「英少時好游俠, 交通賓客, 學為浮戒祭祀。」 大抵而言, 宗教上的黃老信仰大概是道教前身, 具備了一定的宗教規模。

東漢漢光武帝建武十年, 張陵(又叫張道陵)出生(公元34正月十五日晚-156), 字輔漢。 於東漢時期創立正一盟威道 (即天師道 )。 道教徒稱他為"老祖天師 ""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
張道陵原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 出生於豐縣城西南邀帝城以西的古村落盤庚村(阿房村, 一曰盤塚村, 今江蘇豐縣宋樓鎮劉王樓村), 為建漢功臣張良的八世孫。 相傳出生時滿室異香, 整月不散, 黃雲罩頂, 紫氣彌院。又自幼聰慧過人, 七歲便讀通《 道德經 , 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 為太學書生時, 博通《 五經 , 後來嘆息道:這些書都無 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 ”於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
張道陵二十五歲, 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卻身在朝政, 志慕清虛, 不久就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中, 精思學道, 修煉三年, 有白虎口銜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公元89年)初年, 漢和帝賜為太傅, 又封為冀縣侯, 三次下詔, 張道陵都婉拒了, 他對使者說:人生在世, 不過百歲, 光陰荏苒, 轉瞬便逝。 父母隆恩, 妻妾厚愛, 也隨時而消失。 君臣之恩, 誰見長久? 請轉告聖上, 只要清靜寡欲, 無為而治, 天下自然大定, 要我何用? 我志在青山中! ”為了避開京都近郊的俗務嘈雜和騷擾, 張道陵決心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去了。

據道家典籍載, 張道陵先是南游淮河, 居桐柏太平山, 後與弟子王長一起, 渡江南下, 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 此地山清水秀, 景色清幽, 為古仙人棲息之所, 張道陵就在山上結廬而居, 並築壇煉丹, 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 故此山又稱龍虎山。 時年張祖六十歲, 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 感石鶴長鳴。 

(王長、趙昇隨張道陵習黃老之道, 助煉龍虎大丹, 丹成, 服之返老還童, 且去遊而參訪仙源。一日, 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 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 得而修之, 可以升天!於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 果然得到丹經道書, 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 精思修煉, 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 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 對張道陵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 狂暴生民, 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 名錄丹台矣!乃授以“ 正一盟威符錄 ”,  三五斬邪雌雄劍  陽平治都功印  平頂冠  八封衣  方裙  朱履等。 以千日為期, 約會於閬苑。拜為天師, 囑咐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 掃除妖魔, 救護生民。 於是天師於漢安二年七月​​, 登青城山, 會八部鬼帥, 大戰眾鬼, 制伏外道惡魔, 誅絕邪偽。 天師道法通玄, 諸魔所不能敵, 各各降服, 願意皈依正道, 於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 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 人處陽間, 鬼處幽冥, 使六天鬼王囚禁於北陰酆都城, 八部鬼帥流放於西域邊地。 從此妖魔降服, 人民安樂, 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師與眾鬼帥戰鬥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蹟。

天師降妖伏魔, 救護眾生, 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 但滅鬼過多, 未免殺氣穢空, 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須再修三千六日, 吾待子於上清八景宮中。於是張道陵乃偕弟子王長、趙昇復往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 精修二十餘年。

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動, 都願意聽受天師教化。 張道陵除書符治病、驅邪禳災以外, 廣收門徒, 教化於民。 東漢桓帝永壽元年正月, 又太上老君與眾真复降, 為張道陵說:北斗延生真經三八謝罪法懺 九月九日, 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 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冊, 敕封天師為正一真人。永壽二年春, 會三界萬神於青城山黃帝壇下, 盟五嶽四瀆 , 立二十四治, 福庭鬼獄。 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 七十二福地, 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 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 以贊玄化。 其時, 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 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 即二十四治。 道民定期赴治學道, 祭禱。 張道陵率弟子復遊各地, 斬妖巷孽、奪鹽池, 建功立德, 造福蜀民。 張道陵為了嚴密組織紀律, 加強對教眾的信仰宣傳。 規定教眾要信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 除每年五月、臘月的吉日祭祀祖先, 二月八日祭灶神外, 不准祭其它的神, 更不准胡亂行祭。 另外, 規定教民內要慈孝, 外要敬讓, 不准興訟好鬥, 不准欺詐世人。 張道陵規定:天師為全教區最高領導;初入道的稱為鬼卒;能為道徒和病人作祈禱儀式的稱為鬼吏和姦令;信仰確立並能講授《道德經》的稱為祭酒。 祭酒負責主持一治教區的各項教務工作, 直屬天師領導, 對天師負責。 每年三會日(上會:正月初七;中會:七月七日;下會:十月十五日。三會又叫三元), 教民齊集治所, 聽侯祭酒訓導檢查, 聆聽教區科律。 由於傳道紀律嚴密, 教風正派, 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據傳, 張道陵有弟子三千人, 真正得其傳的只 有三人:一為王長, 一為趙昇, 一為其子張衡。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台治, 以余丹, 及印, , 都功符籙, 授子張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 此文總領三五都功, 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 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日同弟子王長 , 趙昇, 於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上與夫人雍氏白日飛升。 是為道教第一代天師 , 而為道教正一教祖 。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女兒文姬、文光、賢姬、芳芝皆得道上升。

張道陵行正一盟威之道, 吸收了巴蜀地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 後世稱之為天師道(亦有傳奉其道者, 須出五斗米,“付天倉以備飢荒和作義舍之用。 故當時又有稱五斗米道(實際多是蔑稱)。)。 它奉老子為教主, 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其召神劾鬼、符籙禁咒等道術, 均直接繼承了漢代方士的方術。

 張道陵入蜀之初, 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 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 而這些祀奉鬼神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 無惡不作。 張天師攜王長、趙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 來到鶴鳴山修行。 後與巫鬼群體發生了大規模宗教衝突。相信上文提及的 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其後巴巫與道教互相融合, 各自發展, 直到184, 黃巾之亂爆發, 同時巴郡巫師張修帶領族人, 創立五斗米道於漢中作亂。

  先說說張修(?-200年),  東漢末年巴郡人, 用符水替人治病, 痊癒者付白米五斗, 故號曰「五斗米師」。  三國志 ·魏書·張魯傳》注引《 典略 》說: “熹平中, 妖賊大起, 三輔有駱矅。 光和中, 東方有張角 , 漢中有張修。 駱矅教民緬匿法, 角為太平道 , 修為五斗米道。 ”就是說, 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 張修也在傳播五斗米道。《 後漢書靈帝紀》說: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  巴郡妖巫張修反, 寇郡縣。〈注〉引劉艾 《紀》曰:時巫人張修療病, 癒者僱以五斗米 , 號為五斗米師。這是史料中比較明確的記載張修較早活動的記錄了。 張修五斗米道傳教的主要內容, 《三國志·張魯傳》中云:修法略為角同, 加施靜室, 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 , 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 使都習, 號曰姦令。為鬼吏, 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 說服罪之意, 作三通, 其一上之天, 著山上;其一埋之地, 其一沉之水, 謂之三官手書 。使病者家出米以為常, 故號五斗米師。實無益於治病, 但為淫妄。然小人昏愚 , 竟共事之。張修的宗教活動大致與張角相同, 比如強調叩頭思過、 符水治病,“病者家出米以為常”, 病人家庭是自願出米或者其他東西, 而不是凡是其信仰者都須交米, 這也比較合乎然小人昏愚, 竟共事之之說法。 後來張魯改革, 凡是信眾都得交, 所以史料中才有漢民和巴夷不敢不奉之說。 信民輸米之說也不完全準確。 李膺 《蜀記》中說:受其( 張魯 )道者, 輸米、肉、布、絹、器物、紙、筆、薦席、五彩。按張魯的義舍中既有米, 又有肉, 說明李膺《蜀記》中所說的並非虛妄。 然而, 信眾交物甚多, 究竟始於誰手, 已不可知。 無論如何, 張修五斗米道對後來張魯的正一教影響巨大, 而且成為了正一教的根本。

由此可知, 當年張修在靈帝光和或者中平年間, 在巴郡、漢中一帶舉行武裝起義, 其初期活動和準備時間應該在這之前的幾年乃至十幾年。 張修的五斗米道是收取五斗米作報酬而不同於正一道以米作為入教捐獻, 在張修活動初期, 張道陵子張衡(78179年)應該仍在行正一道, 可見兩者是同時並存。其後張修武裝起事失敗, 被蘇固趕出了漢中地區 , 被迫南下回到巴郡地區繼續展開活動。

張修是真正的五斗米道的領袖, 而不同於一般所說的由張道陵, 張衡, 張魯, 祖孫三代所立的天師道。 陳壽在《 三國志張魯傳》中說:從受(張陵)道者出五斗米 , 故世號米賊 ” 晉人常璩《 華陽國志 ·漢中志》亦言:其供道限出五斗米, 故世謂之'米道' 水經 ·沔水注》也說:張魯至行寬惠, 百姓親附, 供道之費米限五斗, 故世號五斗米道。引文均有世號世謂之稱, 說明是俗世後人所言。張道陵一族並未作過反叛朝廷之事, 何來“ 米賊 ”之稱? 明顯反映出是後人所增添。

後來, 張修受益州牧劉焉招降, 作別部司馬, 此時, 張衡已死並由張魯繼承正一道, 據《三國志張魯傳》和《後漢書劉焉傳》都說是張魯靠其母親才發達起來成了帶兵的將軍, 後來他殺了張修, 而且奪(或併)其眾”, 即張魯兼併了張修的部隊, 也拿了張修的五斗米道  呂思勉先生說:疑魯之法皆襲諸修, 特因身襲殺修, 不欲云沿襲其道, 乃詭托諸其父祖耳。張修死後, 《三國志張魯傳》說:魯在漢中, 因其民信行修業, 遂增飾之”, 至此天師道與五斗米道正式由張魯改進統一。

但是在這裡, 張魯和張修的關係一直成疑, 有人說張修其實為張衡, “字乃誤傳, 有人說張修其實是張魯的手下或正一道的骨幹成員, 而當時兩人同在劉焉手下工作, 一起去攻打漢中, 張魯用何種原因方法殺死張修? 又既然張魯殺死身為巴巫的張修, 其後卻得到許多巴人首領歸附一起反叛劉璋, 《華陽國志·漢中志》說, 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璋殺魯母、弟, 魯說杜濩  樸胡 、袁約等,叛為仇敵 這些巴夷的領袖人物應該是張修以前的老部眾, 為何會幫助殺死張修的張魯?

我們在這裡假設一下故事, 當年張道陵去世(156), 到張衡繼任去世(179), 當中23, 其實正一道聲勢已減, 當其時政局不穩, 天下大亂, 據《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即仙鑑)說:“衡少博學, 隱居不仕, 有大名於天下。 精修至道, 不與世接。 時皇帝聞其有道, 欲徵為黃門侍郎, 辭而不就。 襲教後, 居陽平山(今四川彭縣)以經籙教授弟子, 克彰正一之道。 言約理明, 聞者有感。 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傳印劍付子魯, 與妻盧氏得道於陽平山。 囑子魯曰:汝祖以天地為心, 生靈為念, 誠敬忠孝為本, 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 嗣吾教者, 非誠無以得道, 非敬無以立德, 非忠無以事國, 非孝無以事親(見《漢天師世家》)。 ”可見正一道一向不問政事, 不願出仕, 但亦不會作違法亂綱之事, 但在這亂世, 巴巫便更能煽動民心, 更能發展, 直至張修時, 甚至已發展成武裝組織, 聚眾起事, 其破壞影響足以與張角並稱。

到張魯襲教, 其正一道影響更弱, 此其時劉焉入蜀, 並密謀叛離漢室(劉表亦曾告發劉焉以天子規格作衣服馬車等), 他一方面平整地方組織, 並編張修等小數民族的武裝力量, 此其時, 張魯有意振興正一道,《華陽國誌》卷二載:“魯公字公祺, 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魯母有少容, 往來焉家。初平中(190193年)以魯為督義司馬, 住漢中, 斷谷道; 魯既至, 行寬惠, 以鬼道教。”如果當時正一道興盛, 張魯又何須借助母親(道教說與張衡一起飛仙)來依附劉焉, 所以張修與張魯也應該沒有統屬關係。後來,《後漢書·劉焉傳》說:(劉焉)遂任魯以為督義司馬, (魯)遂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 斷絕斜谷 , 殺使者。魯既得漢中, 遂復殺張修而併其眾。劉焉任張修為別部司馬, 因為張修本來有其部眾,“別部”多指協同作戰的部隊, 有別於正式收編的正規軍; 而督義司馬, 似乎非恆常職位, 似有監督之意, 畢竟張修本為米賊”, 劉焉既要借助其熟知漢中一帶的部隊, 以攻打漢中, 亦怕日後他如當初般反叛, 這亦正是其後張魯順利成章襲殺張修的原因。又或者劉焉攻漢中, 其實有謀反之意, 四川雖為天府之國, 但須得漢中才可進退攻守, 因此他們攻取漢中後便毀掉谷道, 斷絕往中原之路, 利用張修米賊襲漢中, 然後以平亂為由, 派張魯平賊, 便可名正言順據有。

不料的是, 張魯據漢中後, 反透過其正一道揉合五斗米道, 慢慢在漢中建立勢力《華陽國誌》卷二:扶風蘇固為漢中太守, 魯遣其黨張修攻固。張魯與張修共收漢中, 後來張魯殺掉了張修, 遂獨據漢中, 以五斗米為治。所謂民夷信向, 民指漢民, 夷指白虎夷, 即當時之少數民族賨人或板楯蠻.《晉書.李特載記》:漢末, 張魯居漢中, 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覡, 多往奉之。又《北史.泉仚傳》:巴俗事道, 尤重老子之術。又《蠻書》卷十引《夔城圖經》:夷(白虎夷)事道, 蠻(廩君蠻)事鬼。足見賨人信向五斗米道。《後漢書.劉焉傳》:魯遂自號師君。其來學者, 初名為鬼卒, 後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 眾多者名曰理頭。皆教以誠信, 不聽欺妄, 有病但令首過而已。諸祭酒各起義舍于路, 同之亭傳, 具置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躲足, 過多則鬼能病之。犯法者先加三原, 然後行刑, 不置長吏, 以祭酒為理, 民夷信向。總之, 由於張魯依行五斗米道, 融合其本身的正一道, 據史料記載, 張魯在漢中, 因襲張修教法, 增飾之 自稱師君。利用張魯祖( 張道陵 )、父(張衡)兩代的威信, 建立有軍事實力的教權。使得民夷信服, 直到後來劉璋任益州牧, 以張魯不聽調遣, 盡殺魯母家室, 魯遂據漢中自立。 東漢王朝因忙於在東方剿殺黃巾餘部, 無力西討, 乃採取懷柔策略, 委張魯為鎮南中郎將, 領漢寧太守。 於是, 張魯藉機在巴、漢地區推行正一道, 並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以《老子道德經》為正一道主要經典, 甚至有說《老子想爾注》是張魯所寫而非張道陵, 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愛, 來學道者, 初稱鬼卒”, 受本道已信, 則號稱祭酒”, 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不置長吏, 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 繼承其祖的教法, 教民誠信不欺詐, 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 如果再犯, 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 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 比孔子的不二過要寬容得多。為此, 設立靖廬”, 作病人思過修善之所。 又設“ 祭酒 ”, 主要為病人請禱。 又依照《月令》, 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 又禁酗酒。 他還命人在境內大路邊建立義舍”, 教人們不要蓄積私財, 多餘的米肉交義舍, 以供過往之人食用。 不過, 只能量腹取足”, 不可多吃多佔, “若過多, 鬼輒病之 此外, 他還實行禁酒等利民措施。 因此, 深受境內各族人民的歡迎, 使漢中成為下層民眾心中的一方樂土, 僅關西民眾從子午谷投奔漢中的就有數万家。 在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情勢下, 張魯以五斗米道據險自治20多年, 在政治、思想、軍事等方面實踐著農民階級渴望的理想王國, 這在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的嘗試。

直到 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 親率大軍進攻漢中。 張魯在陽平關防線被破後, 自知力不能敵, 遂率眾降曹, 從此張魯政權不復存在 ( 三國演義 》中,  張衛建議張魯焚燒倉廩府庫, 但張魯不許, 再奔巴中, 後張衛領兵出戰許褚, 張衛被許褚斬於馬下。但史實中張衛隨張魯降曹後為昭義將軍, 但於同年病卒) 。然而, 由於張魯的降曹, 五斗米道傳人及其徒眾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害, 得以保存實力, 張魯歸降曹操, 時在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按漢末四征.四鎮將軍地位僅次于三公。張魯及五子皆封侯, 其女嫁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據《三國誌.燕王宇傳》:明帝少與宇同止, 常愛異之, 及即位, 寵賜與諸王殊。曹叡時, 曹宇曾一度為大將軍。這表明張魯歸降曹操後, 地位還是十分顯赫的。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遷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 五斗米道也由巴蜀、漢中一帶向北方及江南廣大地域流傳, 並獲得了很大發展。 東晉時, 五斗米道不僅擁有廣大下層民眾, 而且得到了上層豪門士族的崇奉, 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 如瑯琊王氏、孫氏, 陳郡謝氏、殷氏, 高平郗氏, 會稽孔氏, 義興周氏, 丹陽許氏、葛氏、陶氏, 東海鮑氏等, 並將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

   張道陵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 由於是第一代, 所以又稱祖天師。 天師職位的繼承採用世襲嗣教制度, 祖天師化去後, 由兒子張衡(非科學家張衡)接任, 史稱嗣天師。 衡化去後, 又由子張魯接任, 是為系天師。 到了第四代孫張盛時, 回歸遷居江西貴溪龍虎山 , 子孫世傳其業, 一般稱第幾代天師。 統稱張天師。 民國初期, 已傳至六十三代張恩薄。 到六十三代以後由於歷史原因無法認證下一代天師, 使得張天師職位停傳。 當初六十三代張恩薄天師被迫離開大陸(解放時誤被定為牛鬼蛇神和大地主), 攜帶長子張允賢和祖傳玉印法劍一口, 逃亡台灣。 至今天師職位成了個謎團。 內地道教方面則表示不認任何六十四代或六十五代天師。 台灣自稱是正統的則亂如麻, 基本只在張源先 (當初繼承六十四代, 為張恩薄的侄子。已故)、張道禎(繼承了張源先的職位, 但不承認張源先為六十四代)、張美良(六十三代的么子。聲稱張源先當初造假, 按遺囑自己才是真正人選)。
現在張繼禹 稱:嗣漢天師張道陵第六十五代後裔,  中國道教協會第八屆副會長,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全國青聯副主席。 西山萬壽宮主持。 其祖父張祥之, 為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之胞弟。
其他後人有張金濤 (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和張金華(天師府駐京辦主任、中華天師道友會執行會長、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 天師府、龍虎山歷史文化石碑文字的工作者。)

從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至今, 道教在中國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 道教在自身傳承發展的過程中, 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