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無傳無載謎仲景 傷寒雜病成醫聖

張仲景, 名機, 字仲景, 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人,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與董奉、華佗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更與扁鵲、華佗、李時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及醫聖之名。但與華佗不同, 張仲景在《後漢書》及《三國志》中無傳記, 亦無記載; 亦不似董奉, 《三國志士燮傳》有引《神仙傳》注釋, 以及民間把他的杏林事蹟及醫病的故事流傳遍野; 張仲景的名字, 生卒年以及其事蹟一直是學者們的爭論對象, 其事蹟始見於東漢800年後的《宋校傷寒論序》。 《宋校傷寒論序》引唐代甘伯宗《名醫錄》, 但《名醫錄》此書在宋代之後就已失傳。因此記載難免令人質疑其可靠性。他之所以被尊稱為「醫聖」, 全因一部早已佚失的著作《傷寒雜病論》, 這部著作的殘語片段在民間一直被使用, 是眾多名醫的參考名錄, 其影響性跨越亞洲其他國家, 穿越中國千多年歷史直至現代。以下來介紹一下。


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但在此外, 我們對他所知不多。跟據後人在片言隻字的記錄間, 現在普遍說法為, 張仲景生於約公元150, 卒於約公元219, 70, 名機, 字仲景, 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 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 在朝廷做官。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 10歲左右時, 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 學習醫術, 並得到了同鄉何顒對他鼓勵, 從此他學習更加刻苦。他的宗族兩百多人, 建安以來, 不到十年, 死於大疫者達三分之二, 傷寒佔七成。他博覽醫書, 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 進步很大, 後來醫術更超過了他的老師。他曾為王粲診症, 這是唯一的診症記錄, 傳聞他曾為長沙太守, 也有稱他張長沙。經過幾十年的奮鬥, 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 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 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但張仲景去世後, 《傷寒雜病論》開始了它在人世間的旅行。當時, 書籍的傳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 流傳開來十分艱難。不久, 原書亡失。

時光到了晉朝, 《傷寒雜病論》命運中的第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醫令在偶然的機會中見到了這本書。 (王熙, 字叔和, 公元210-280, 晉代醫學家, 晉武帝時任太醫令, 亦有傳為張仲景徒弟。)書已是斷簡殘章, 王叔和讀著這本斷斷續續的奇書, 興奮難耐。利用太醫令的身份, 他全力蒐集《傷寒雜病論》的各種抄本, 並最終找全了關於傷寒的部分, 並加以整理, 命名為《傷寒論》。 《傷寒論》著論22, 記述了397條治法, 載方113, 總計5萬餘字, 但《傷寒雜病論》中雜病部分沒了踪跡。但卻留下了最早的關於張仲景的文字記載。王叔和在《脈經》序裡說:夫醫藥為用, 性命所繫。和鵲之妙, 猶或加思;仲景明審, 亦候形證, 一毫有疑, 則考校以求驗。之後, 該書逐漸在民間流傳, 並受到醫家推崇。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曾說:惟張仲景一部, 最為眾方之祖。可以想像, 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讓人認識了它的著作者, 並把著作者推向醫聖的崇高地位。

張仲景去世800年後的宋代, 是《傷寒雜病論》煥發青春的一個朝代。宋仁宗時, 一個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在翰林院的書庫裡發現了一本蠹簡”, 被蟲蛀了的竹簡, 書名《金匱玉函要略方論》。這本書一部分內容與《傷寒論》相似, 另一部分, 是論述雜病的。後來, 名醫林億、孫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訂《傷寒論》時, 將之與《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對照, 知為仲景所著, 乃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 《金匱要略》共計25, 載方262首。至此, 《傷寒雜病論》命運中的幾個關鍵人物全部出場了。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訂和發行, 我們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訂本。除重複的藥方外, 兩本書共載藥方269, 使用藥物214, 基本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這兩本書與《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並稱為中醫四大經典”——四部經典, 張仲景一人就佔了兩部(另有一種說法, 中醫四大經典為《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張仲景行醫於三國時期時, 似乎不是什麼蜚聲全國的名聲, 否則當時的史書記錄不會沒有片言隻字, 甚至連他的醫書也只能斷失斷續的由後人整理抄寫, 他的事蹟也幸而靠後人在醫書中的《序》中不斷延續, 才令這位對中醫學影響至鉅的聖人留下了記錄, 以下看看這些僅有的記載。

宋校《傷寒雜病論》序:“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 望齊侯之色, 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醫藥, 精究方術, 上以療君親之疾, 下以救貧賤之厄, 中以保身長全, 以養其生, 但競逐榮勢, 企踵權豪, 孜孜汲汲, 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 忽棄其本, 華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 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 嬰非常之疾, 患及禍至, 而方震慄,降志屈節, 欽望巫祝, 告窮歸天, 束手受敗。賫百年之壽命, 持至貴之重器, 委付凡醫, 恣其所措, 咄嗟嗚呼!厥身已斃, 神明消滅, 變為異物, 幽潛重泉, 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 莫能覺悟, 不惜其命, 若是輕生, 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 退不能愛身知己, 遇災值禍, 身居厄地, 濛濛昧昧, 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 馳競浮華, 不固根本, 忘軀徇物, 危若冰谷, 至於是也。余宗族素多, 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 猶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 傷橫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 並平脈辨證, 為傷寒雜病論, 合十六卷, 雖未能盡愈諸病, 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 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 以運萬類, 人稟五常, 以有五藏;經絡府俞, 陰陽會通;玄冥幽微, 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 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 中世有長桑、扁鵲, 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 下此以往, 未之聞也。觀今之醫, 不念思求經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終始順舊, 省疾問病, 務在口給,相對斯須, 便處湯藥,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 三部不參;動數發息, 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 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 盡不見察, 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 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學則亞之。多聞博識, 知之次也。餘宿尚方術, 請事斯語。 (漢長沙守南陽張機著, 晉大醫令王叔和撰次。)”有人認為上述寫張仲景約於建安十年(205)開始寫書, 而當期時張仲景應該已經有數十年的臨床經驗, 則應該有五十歲了, 而當中亦說出張仲景叫張機。但有些典籍如清《南陽府志》稱為張璣,應為筆誤。

與王叔和差不多同期的針灸名醫皇甫謐(215—282年), 在他的名著《針灸甲乙經》中的《序》有:“中古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 秦有醫和, 漢有倉公。其論皆經理識本, 非徒診病而已。漢有華佗、張仲景。其它奇方異治, 施世者多, 亦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 治之而瘥, 雲:後九年季琰病應發, 發當有感, 仍本於畏惡, 病動必死, 終如其言。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 謂曰:君有病, 四十當眉落, 眉落半年而死, 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 受湯而勿服。居三日, 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性惡矜技, 終以戮死。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為數十卷, 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 選論甚精, 指事可施用。按:《七略藝文志》, 《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 《素問》九卷, 二九十八卷, 即《內經》也。亦有所亡失, 其論遐遠, 然稱述多而切事少, 有不編次。比按倉公傳, 其學皆出於《素問》, 論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經脈, 其義深奧, 不易覺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 皆黃帝岐伯選事也。三部同歸, 文多重複, 錯互非一。甘露中, 吾病風加苦聾, 百日方治, 要皆淺近, 乃撰集三部, 使事類相從, 刪其浮辭, 除其重複, 論其精要, 至為十二卷。《易》曰:觀其所聚, 而天地之情事見矣。況物理乎?事類相從, 聚之義也。夫受先人之體, 有八尺之軀, 而不知醫事, 此所謂遊魂耳。若不精通於醫道, 雖有忠孝之心, 仁慈之性, 君父危困, 赤子塗地, 無以濟之, 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 焉可忽乎?其本論其文有理, 雖不切於近事, 不甚刪也。若必精要, 後其閒暇, 當撰核以為教經雲爾。當中提到張仲景替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177—217年)看病, 當時王粲20, 即約197, 他斷言王粲會於40歲時眉毛脫落然後死去, 後王粲於建安二十二年(216年), 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 於北還途中病逝, 終年四十一歲, 後世多以此判斷王粲死於麻風。可見張仲景早在197年已是一位名醫。

在宋朝的《太平御覽》中也有張仲景的記載, 引《何顒別傳》曰:, 字伯求, 有人倫鑒。同郡張仲景, 總角造顒, 顒謂曰:「君用思精而韻不高, 將為良醫。」卒如其言。《何顒別傳》也有載王粲事件, 但年份與《針灸甲乙經》有所出入, 當以《針灸甲乙經》為準。(何顒(?—190, 字伯求, 東漢末年名士, 南陽襄鄉(湖北襄陽)人。)以上已經是歷史上對張仲景的主要記載, 有關姓名, 籍貫, 著作, 再推斷何顒與仲景相遇應為黨錮之禍前, 160年左右, 其時仲景約十歲。然而, 在《傷寒論序》中:"余宗族素多,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有學者認為"建安"當作"建寧', 建寧乃是漢靈帝年號。 《醫史》雲: "張機,字仲景,漢靈帝時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由是觀之,舊本作"建安",可能是傳寫之誤, 若以獻帝"建安"年號,與下文"感往昔之淪喪"之文不太符合, 考《後漢書.五行志》,自建寧四年(171)至光和二年(179),相去僅九年,至少有三次大疫流行(建寧四年, 熹平二年, 光和二年),"未十稔"之文似乎相吻合,張仲景稱之為傷寒者,當是發生了大瘟疫, 所以"未十稔間",導致如此多人病死, 若張仲景早在漢靈帝時任長沙太守, 則他的生年可能更早。當然這只是推斷, 未有實據。後人對仲景的生卒年未見一致, 但其生年當在142-153年之間, 而卒年在202-220年間, 當各種史料相互矛盾的時候, 其結論自然不相一致。但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的事實, 完全可以認定。

但關於仲景任長沙太守之事是否屬實, 後世尚有爭議, 《名醫錄》:南陽人, 名機, 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 官至長沙太守, 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 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 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 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可惜《名醫錄》已佚。北宋醫官林億、高寶衡、孫奇等人在校刊整理出版《傷寒論》時, 其所作序文中引用了《名醫錄》的原文, 自宋代以來的許多醫學文獻都說張仲景官至長沙太守”, 還有不少醫書稱張仲景為張長沙, 他所開處的方藥也被稱之為長沙方。但南北朝人的著作都未提及此事, 考諸史書上也沒有相關的記載。查考《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 東漢時期做過長沙太守的先後有劉興建、郅惲、張禁、抗徐、度尚、宋度、徐栩、蘇代、韓玄、廖立、濮陽逸、中尉馬俊、功曹、孫堅、桓階、呂岱、古初、劉囂、張羨、張懌、王阜等21, 就是沒有張仲景的名字。一些學者據此便否定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清孫鼎宜認為, 張機應為張羨之誤, 章太炎也持此說。張羨為東漢南陽人。東漢末年劉表部將, 歷官零陵、桂陽太守, 官至長沙太守, 深得民心。性格屈強, 與劉表不和。公元200, 官渡之戰時, 桓階遊說張羨支持曹操, 張羨於是以長沙和鄰近三郡(桂陽、零陵、武陵)反抗劉表, 並派使節面見曹操, 曹操知道後十分高興, 但因為要專注於在官渡抵抗袁紹, 未能派兵南下長沙, 此時劉表攻打張羨, 張羨病死。其子張懌率眾扺抗, 最後全被劉表平定(見《三國志》。孫鼎儀認為, 古人起名必有原因, 張仲景之名, 仲為第二之意, 景則是景仰之意, 與羨字之意相同。然而從人物的具體生平歷史來看, 其卒年前後相差達19年之久, 可知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張羨在受到荊州刺史劉表的攻伐之後, 於建安五年(200)即生病死去, 顯然與張仲景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的具體生平不合。但是東漢末年, 各種豪強勢力為爭奪疆土和地盤而戰, 長沙郡又是各種勢力互相角逐爭奪的地方之一, 郡太守的變更自然也很頻繁, 很難及時掌握。東漢時期做過長沙太守的絕非限於史書上所提到的21個人, 有關郡太守的歷史資料同樣是有相當缺失的, 因此難以全面地反映長沙太守的更替情況。

史書所載姑且不論, 在歷代醫籍中都有明確記載著張仲景為長沙太守。北宋仁宗嘉祐年間, 林仁等奉詔校正醫書, 在序言中引了唐《名醫錄》的論述, 認為張氏官至長沙太守”, 此序是向皇帝寫的奏章, 因此是可信的, 其次地方志史料中也有記載.如明崇禎《長沙府志》, 清康熙《長沙府志》以及明清時期的《南陽府志》、《鄧州志》中, 都有張仲景守長沙的記載, 宋代以來出版的一些古版本《傷寒論》, 又都在張仲景所寫《傷寒雜病論自序》的末尾署名日:漢長沙守南陽張機著。但是晉唐醫籍, 如王叔和之《脈經》、皇甫謐之《甲乙經》等等, 都離仲景不遠, 但都未提其守長沙之事。仲景在其所述《自序》中, 對仕官的鄙視和淡漠表現得非常清楚, 當然就談不上當太守了。

最後, 198111, 從河南省南陽市醫聖祠院內地下發掘出一塊墓碑, 還有碑座。碑的正面刻有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等文字, 碑座上則刻著咸和五年四個字。咸和是東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 咸和五年即公元330年。此碑距張仲景逝世之歲(公元219年)僅111, 因而是可信的。近代學者章太炎先生甚至認為, 建安六年荊州刺史劉表發兵打敗長沙太守張懌之後, 當由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 當時大約為建安六年。只有到了這時, 張仲景才有做長沙太守的機會。章太炎先生認為, 劉表打敗張懌之後, 正是通過王粲的推薦, 劉表便任命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張仲景就任長沙太守的具體時間應為建安七年至十年即公元202年至205年之間, 這與他在《傷寒雜病論自序》中所述建安紀年以來, 猶未十稔之說也是吻合的, 他的《傷寒雜病論》一書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內完成的。另一方面, 也有人認為張仲景守長沙是出於後人的偽託, 理由是所謂發現的晉代古石碑, 據考證, 碑為東晉古物之說難以成立, 尊仲景為醫聖之稱, 最早未早於宋代, 這一尊稱直到清代才為眾口所歸.晉代仲景應該未見得可被稱為「醫聖」, 可見立此碑的年代最早不越宋元, 可能還要晚些。但綜合以上論據, 似乎張仲景曾為長沙太守的可能性較大, 但為時可能很短, 他亦發覺自己不太合適而寧可辭官行醫。

除此以外, 後世對於王粲是否真的如張仲景所診斷而死於麻瘋病, 他的故里, 甚至後世流傳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否真為張仲景所著, 都不斷受到質疑, 據考, 《傷寒雜病論》成書後, 因為歷史久遠, 並因連年戰亂, 再加上《傷寒雜病論》初成書時受限於傳播途徑, 此書流傳並不廣泛, 以至如今所見《傷寒論》各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較流行的、公認具有研究價值的版本有很多, 包括在民間流傳的及在不同年代的考古發現的, 例如1900年敦煌出土的《敦煌卷子本》或者在19世紀中葉在日本發現, 《康治本傷寒論》, 是唐朝時期手抄卷子本, 卷末有唐貞元乙酉歲寫之的字樣。此外還有《涪陵古本》, 又稱四川古本, 20世紀30年代後發現的《傷寒雜病論》抄本, 《長沙古本》、《宋本》、《桂林古本》等等。他們的內容並不一致, 但又可以互相補足。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 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 《素問》說:夫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 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 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 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 認真地加以研究, 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 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他除了勤求古訓”, 博採眾方”, 廣泛蒐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 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蒐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藥, 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 廣積資料。張仲景可說是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集大成者, 他使用的方劑很多是來自經方派;而六經辨證的手法, 則是來自《黃帝內經》;此外, 更加上他個人的心得與經驗。將傷寒與雜病共論, 湯液與針灸並用, 打破了《素問熱論》中六經只辨傷寒的局限性, 因此, 無論傷寒、雜病和它們互相挾雜的複雜問題, 都能用六經辨證方法概括而無遺。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 還有《辨傷寒》十卷, 《評病藥方》一卷, 《療婦人方》二卷, 《五藏論》一卷, 《口齒論》一卷, 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僅此一部《傷寒雜病論》的傑出貢獻, 也足以使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張仲景的著作在中醫領域內影響深遠, 遠自晉朝王叔和, 唐朝孫思邈, 下至金元四大家, 清朝葉天士、吳鞠通, 無不是由鑽研仲景學之後, 才能卓然成家。歷代註解傷寒論者, 不下數十家, 各有見解, 這也推動了中醫思想的不斷進步。至明清時, 傷寒論中的方劑, 據統計, 《傷寒論》載方113, 《金匱要略》載方262, 除去重複, 兩書實收方劑269個。這些方劑均有嚴密而精妙的配伍, 例如桂枝與芍藥配伍, 若用量相同(各三兩), 即為桂枝湯;若加桂枝三兩, 則可治奔豚氣上沖, 若倍芍藥, 即成治療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湯。若桂枝湯加附子、葛根、人參、大黃、茯苓等則可衍化出幾十個方劑。其變化之妙, 療效之佳, 令人嘆服。尤其是該書對於後世方劑學的發展, 諸如藥物配伍及加減變化的原則等都有著深遠影響, 而且一直為後世醫家所遵循。許多著名方劑在現代人民衛生保健中仍然發揮著巨大作用, 例如:治療乙型腦炎的白虎湯, 治療肺炎的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等等, 還有其他藥劑及其煎法服法, 交代頗細, 被尊為「經方」, 後該書流傳海外, 亦頗受國外醫學界推崇, 成為研讀的重要典籍。據不完全統計, 由晉代至今, 整理、註釋、研究《傷寒雜病論》的中外學者記逾千家。鄰國日本自康平年間(相當於我國宋朝)以來, 研究《傷寒論》的學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 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響及推動。特別是日本, 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 直至今天, 日本中醫界還喜歡用張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藥製藥工廠如小太郎、內田、盛劑堂等製藥公司出品的中成藥(浸出劑)中, 傷寒方一般也佔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顯是傷寒方的演化方)。可見《傷寒雜病論》在日本中醫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整個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張仲景高尚的醫德和醫學上的貢獻, 使他在中國醫學史上享有殊榮。漢代以後, 研討傷寒雜病論的論著超過五百家, 張仲景的聲譽遠遠超越了國界, 特別是在日本, 朝鮮,東南亞一些國家, 影響很大, 今天日本的漢方處方和成藥製劑中,大部分仍是建基於張仲景的經方。

傳聞, 從前一些郎中們, 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 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 已經七十多歲了, 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後繼無人, 飯吃不下, 覺睡不著, 慢慢憂慮成病了。張仲景知道後, 就奔沈槐家來。張仲景察看了病情, 確診是憂慮成疾, 馬上開了一個藥方, 用五穀雜糧面各一斤, 做成丸, 外邊塗上硃砂, 叫病人一頓食用。沈槐知道了, 心裡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穀雜糧面做成的藥丸, 掛在屋簷下, 逢人就指著這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逢人來看他時, 他總會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醫病?笑話!笑話!”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 以此來嘲諷張仲景, 不覺不覺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後了, 然後病就好了。這時, 張仲景來拜訪他, 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沈槐一聽恍然大悟, 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 我們做郎中的, 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 祛病延年, 先生無子女, 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沈槐聽了, 覺得很有道理, 內心十分感動。從此, 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 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 正趕上那年冬天, 寒風刺骨, 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 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 衣不遮體, 因為寒冷, 把耳朵都凍爛了, 心裡十分難受。回到家後, 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 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 整天都很忙碌, 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 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經過研究, 他研製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 祛寒嬌耳湯。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 支上大鍋, 為窮人舍藥治病, 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 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 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 再下鍋, 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後, 樣子像耳朵, 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 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 2嬌耳”, 人們吃了嬌耳”, 喝了湯, 渾身發暖, 兩耳生熱, 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 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 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後, 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俗話說, 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 不是神。有一年, 張仲景病了, 他自己也知道, 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 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 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里安身, 可南陽的人不干了, 雙方就爭吵起來。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 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 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 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 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 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在那一年的冬天, 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 棺繩忽然斷了。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 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 川流不息, 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 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 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 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 為了紀念他, 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 並且都說, 冬至這天吃了餃子, 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 但經過歲月的沖刷, 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 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 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還有在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 正值疫癘流行, 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 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 細心診治, 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 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 使他接應不暇, 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 公開坐堂應診, 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 他的這一舉動, 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來, 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 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 這就是中醫藥店稱的來歷。

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 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來留下的有關文物勝跡較多。河南南陽的醫聖祠”, 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醫聖祠座北朝南, 佔地約17, 其始建年代無確考, 後經明、清多次擴建。解放後,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祖國醫學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工作, 曾多次撥款對醫聖祠進行修葺。現大門為仿漢建築, 一對子母闕聳立門前, 氣勢宏偉, 醫聖祠是一組具有漢代藝術風格的建築群, 博大雄渾, 巍峨壯觀。正院有山門、中殿、兩廡;偏院有醫聖井、醫聖橋、素問亭等。大門內十米許為張仲景墓。

張仲景故里位於穰東鎮的張寨村, 東南現立高3, 0.65米的醫聖張仲景故里碑一通, 1993, 穰東鎮政府劃該鎮仲景路東端6600平方米,作為張仲景紀念地。外圍築1.5米高透景護攔牆, 紀念地內建張仲景紀念塔及醫聖宮。塔為齒形四柱, 自下而上, 逐漸收斂交合為頂。塔頂有轉盤彩燈兩層, 共計塔高30米。塔內聳立10米高的醫聖漢白玉塑金雕像, 醫聖右手握《傷寒雜病論》, 左手持中藥靈芝。像前設敬拜醫聖台。醫聖紀念塔下, 建醫聖宮兩層。一層為地宮, 佔地300平方米, 內設醫聖:從小立志、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藥、針炙八卦傳統治療、發明人工灌腸術、發明人工呼吸術等20尊學習、創作、發明塑像,宮壁皆繪漢畫圖。醫聖宮第二層, 建築面積80平方米。內設醫聖長沙大堂行醫塑像五尊, 晚年著《傷寒雜病論》塑像兩尊。一宮壁記載醫聖故里簡介及醫聖宮簡介。宮外圍, 三面建仿古式單層仲景醫院。醫聖雕像正面一側, 設左右石梯, 可拾梯而上至宮頂紀念塔, 石梯有石柱、石獅、石欄板構成。兩梯下端正中立醫聖故里碑一通。碑高2.5米、碑後築有香台。

除此以外, 有關張仲景的事物還有張仲景創製的六味地黃丸, 分佈各地的十大名醫祠中都供有張仲景的塑像, 反映了中國民間對張仲景的崇敬與緬懷。在醫聖祠有每年農曆正月十八張仲景誕辰大型紀念活動。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民俗祭祀活動和每年舉辦一次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


張仲景距今已一千八百年, 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 中國歷代的戰亂及醫學文獻的不重視等因素, 圍繞張仲景身邊的疑團未必能輕易化解, 但這卻無礙《傷寒雜病論》在歷史中的意義和影響, 張仲景或許沒有替什麼大人物診症過, 但單憑他在書中所寫的內容, 便知他有著多年的臨床驗證及在當時來說是創新的療法, 單單這些實用的研究, 在中醫學上的供獻, 是受到不同時代的同行的認同, 以後的中醫醫學院校的學生都以張仲景為楷模, 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世的探索。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稱仲景為醫中之聖, 傷寒論為中醫之魂, 實不為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