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歸命侯葬地考古 百濟王後主作鄰

據歷史記載, 洛陽北邙有個後主陵墓區, 是一處專門為後主”, 即亡國之君的最後安息之地, 他們來自不同朝代, 但相約為鄰, 可惜由於均是滅朝之主, 身後大都缺乏尊候打理, 加上歲月滄桑, 邙山雖高塚巍巍, 但多數葬地已失考;還有一些墓塚已在農民稼禾時平毀, 所以要找出這些歷史人物頗為艱難。當中歸命侯孫皓的墓地更只能依靠其他後主作方位, 以考古角度來推測, 過程曲折。

洛陽邙山葬有中國最著名的五個後主:蜀後主劉禪、吳後主孫皓、陳後主陳叔寶、李後主李煜、西蜀後主孟昶。其實還有一位名頭不小的後主錢俶, 他之所以不被稱為後主”, 是因為其父與其本人只是稱王, 沒有當過皇帝。除了這些中國歷史上的後主外, 洛陽邙山還葬有一位外國後主”, 那就是百濟國王扶余義慈。而當中, 孫皓、陳叔寶、百濟義慈王的墓地尋找工作, 早已為史學界所重視, 考古學界, 苦於記載簡略, 線索不明, 加上地面標誌已毀, 無從下手去找, 遂使三墓地成為歷史懸案。近年來, 隨著洛陽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墓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 使尋找三墓地工作成為可能。

我們先看看歷史文獻的記載:
《三國志》中記孫皓, 三國吳末帝, 權孫之孫, 字元宗。吳元興元年(264年)嗣立, 在位17年。吳元紀四年(280, 即晉太康元年)三月, 晉將王渾、王浚等皆逼近建業。吳帝孫皓命光祿勳薛瑩、中書令胡沖奉書向晉請降, 晉軍進入建業。吳傳四主, 曆五十八年而亡。(司馬)胄以皓致印授於已, 遣使送皓, 皓舉家西遷, 乙太康元年(280)五月丁亥集於京邑(洛陽)。四月甲申招曰:孫皓窮迫歸降, 前詔待之以不死, 今皓垂至, 意猶湣之, 其賜號為歸命候。五年(284)皓死於洛陽。裴松之注:吳錄曰:皓以四年(283年)十二月死, 時年四十二, 葬河南界。自孫皓死到裴松之作注, 相距一百多年, 孫皓墓定有遺跡可覓, 甚或在人民中間亦有流傳。裴氏為北方人, 經過廣聞博集, 為其作注, 糾正了死年, 明確了葬地的大約方向。

《陳書》載陳叔寶:南朝陳後主, 宣帝長子, 字元秀, 小字黃奴。貞明三年(589)春正月, 隋降賀若弼, 韓擒虎率軍渡江, 克建康。後主聞兵至, 從宮人十餘出後堂景陽殿, 將自投于井。袁憲侍側苦柬不從, 後閣舍人夏侯公韻又以身敞井, 後主與爭久之, 方得入焉。乃夜為隋軍所執, 丙戊晉王廣入據京城。三月已己後主與王公百司發自建業入于長安。隋仁壽四年(604)十一月壬子薨于洛陽, 時年五十二。追贈大將軍, 封長城縣令, 諡曰煬, 葬河南洛陽之邙山。《陳書》是姚察與其子姚思廉撰寫的, 曆陳、隋、唐三代, 經數十年, 於貞觀十年(636)完成, 可以說是耳聞目睹, 《陳書》中所載應無疑問。

扶余義慈王及其卒葬時地史載較多。《舊唐書·199·百濟》載:顯慶五年(660)命左衛大將軍蘇定方, 統兵討之, 大破其國, 虜義慈及太子隆、小王孝、演偽將58人等, 送於京師。義慈事親以孝行聞, 友于兄弟, 時人號海東曾、閔。及至京, 數日而卒。贈金紫光錄大夫、衛尉卿, 特許其舊臣赴哭, 送就孫皓, 陳叔寶墓側葬之, 並為豎碑。《新唐書·220·百濟》載:定方執義慈、隆及小王孝、演、酋長58人送京師。義慈病死, 贈衛尉卿, 許舊臣赴臨, 詔葬孫皓、陳叔寶墓左。據《唐書》記載, 公元660, 唐與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 百濟被新羅吞併。百濟義慈王和兒子被帶到中國洛陽, 同年, 義慈王病死, 葬在邙山孫皓、陳叔寶的陵墓之旁。義慈王的兒子扶余隆為熊津都督府都督, 管理百濟故地和遺民。因為與新羅是世仇, 扶餘隆害怕受到新羅侵略, 未敢赴任, 最後也在洛陽去世。

但是, 三個不同年代的所指的邙山是否在現代邙山相同或類近的位置?所謂的送就孫皓, 陳叔寶墓側葬之也可以是相距很遠, 加上邙山輻圓遼闊, 到底是邙山的什麼位置?《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北邙山條云:在河南洛陽縣東北, 接孟津、偃師、鞏三縣界。亦作邙山, 一名郟山, 又曰北山, 亦作北邙。後汗陽城王祉葬於北邙, 其後王侯公卿多葬此。後魏命代人遷洛者, 悉葬邙山。《水經注》洛陽谷門, 北對邙阜, 連嶺修亙, 苞總眾山, 始自落口, 西窬平陰, 悉邙壟也, 舊說此山是隴山之尾, 乃眾山總名, 連亙四百餘裏。看來在這四百里長的邙山上, 當真就是後主們墓地的位置。孫皓葬河南縣界。《晉書, 地理志》云:河南縣周東都王城郟鄏也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澗水岸發現了王城遺址, 城的中心在今王城公園。郟鄏是周初洛陽郟山以南的一處聚邑。郟山是邙山上一處地名。可知河南縣區域有王城、有郟山。裴注中強調了縣界二字, 是值得注意的, 古代在交通要道的二縣交界處, 往往交界碑明示, 北魏時很盛行。裴松之作注時, 可能縣界石猶存, 孫皓墓距縣界石相去不會太遠。這裏所說的縣界”, 當指在邙山上的縣界。北魏時邙山有河陰縣, 而研究北魏地名時, 發現了洛陽、河陰二縣在邙山上的一段縣界, 約在今盤龍塚、權家嶺、營莊和三十里鋪一線左右, 其北為河陰縣, 其南為洛陽縣。

陳叔寶 葬河南洛陽之邙山。這時政局動盪, 地域劃分更改繁亂, 但設想《陳書》是唐人所撰, 在記述陳叔寶葬地時, 並未嚴格考查陳叔寶死葬時的行政區劃, 而是按隋政區改革後的情況來記載。《隋書, 地理志》云:河南郡:舊置洛州, 大業元年移都改曰予州, 三年改為郡。河南縣:“帶郡, 有關官、有郟山、有廛水。洛陽縣:有漢以來舊都, ······大業初河陰、伊川二縣併入焉。也就是說:大業三年才有河南郡之名, 從邙山出土的隋代大業三年後的墓誌看, 有數十方記載著葬地的屬縣。若將葬于河南、洛陽二縣的墓誌標示在地圖上, 可看出二縣的縣界。當中, 盤龍塚、楊凹、營莊、三十里鋪一線為河南、洛陽二縣界。正與上述發現的河陰、洛陽二縣界相一致, 這種巧合正說明這裏從北魏到隋代就是一條縣界, 長達200年未變。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帶有洛陽縣的鳳台鄉, 鳳台鄉有鳳台裏, 而鳳台裏即是今鳳凰台村一帶, 現今村中仍保存有鳳凰台遺址, 遺址南邊有鳳凰泉, 泉水清澈。從地形看, 鳳凰台村北地勢高敞, 屬邙山之原。鳳凰台村以南, 地勢漸低, 屬邙山南坡, 亦稱邙山之陽。陳叔寶墓葬河南洛陽之邙山”, 可理解為葬河南郡洛陽縣的邙山之原;也可理解為葬河南、洛陽二縣在邙山之原的縣界處。據此理解, 正與鳳凰台村北一帶地形相吻合。鳳凰台村北一帶可能就是孫皓陵的位置。

由以上資料, 可以推定邙山有一個亡國之君葬區, 大約在鳳凰台村北吳末帝孫皓, 陳後主陳叔寶, 百濟王扶餘義慈, 三人都是亡國之君, 被俘至洛陽。孫皓在洛七個月而卒, 陳叔寶在洛十四年又八個月而死, 義慈王在洛數日而亡。他們既不同國, 又不同族, 也不同代, (自孫皓卒葬至義慈王卒葬相去380, 曆晉、隋、唐三代), 為什麼葬在一個區域?除了他們都是亡國之君而外, 沒有其他連帶關係, 看來洛陽邙山有一個亡國之君特殊葬區。這個葬區, 史書中未載。或者它並非是有意事先規劃設置的, 而是無意中形成。自孫皓葬入後, 後人埋葬就避開這裏。陳叔寶死後, 由皇帝追贈官位並賜予諡號, 其葬地由皇帝安排, 與孫皓葬在一起。這就從無意中變為有意, 形成了亡國之君葬地。待義慈王死後, 就詔葬孫皓、陳叔寶墓左。另外據洛陽老一代考古專家陳長安先生考證, 邙山的陵墓區以孟津三十里鋪村為中心, 此片為漢陵區(注:亦有後唐陵);偃師首陽山一帶為魏晉陵墓區;洛陽古墓博物館一帶為北魏陵墓區。從古墓博物館到三十里鋪村中間有一段空白區, 除劉禪葬在漢魏故城西北角(金鏞城)外, 其他幾個後主都葬在這一帶空白區內。鳳凰台處於姑且稱之為後主區的中心地帶。這樣以來, 在洛陽邙山上便出現了一個歷史上僅有的特別葬區, 應該說這是對亡國君主葬儀上的特殊禮遇。而且各亡國君主都封侯賜號, 即使是外來的義慈王也被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衛尉卿。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 衛尉卿是九卿之一, 掌儀仗, 帳幕等, 為三品職事官。義慈王的葬禮是按三品官禮制舉行的, 其葬禮規格是相當高的, 地面上應有相當大的封土, 為世人所注目並構成一定組合。

在早年, 洛陽曾出土有兩方墓誌:一方是陳叔明墓誌, 石藏陝西碑林博物館。墓誌載叔明字慈尚, 吳興長城人, 陳武皇帝之孫, 孝宣皇帝之六子, 為袁貴妃所生, 是陳叔寶的六弟。其人于大業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終於河南思順裏私宅, 春秋五十三。大業十一年正月二十八卜兆于洛陽縣安山裏鳳台原;另一方為陳叔榮墓誌, 這方墓誌記載墓主為陳孝宣帝之子, 陳叔寶的三十三弟, 大業八年五月死於洛陽縣, 終年36, 于大業九年正月二十一葬於邙山之鳳台裏。洛陽邙山墓葬雖多, 但並非雜亂無章, 從洛陽出土數萬方墓誌可以看出, 古人重視親情, 墓地多為家族祖塋, 世道不變, 會用好多代。從陳叔寶兩個弟弟的墓葬地點可以推出, 陳叔寶的墓葬也在鳳台一帶。洛陽縣舊有鳳台鄉, 即今天孟津宋莊鎮鳳凰台村。

考古學家再從民間尋找可能線索, 在鳳凰台村東邊200余米處, 有營莊村。據出土的唐宋墓誌稱 ,此村在唐代謂河南府洛陽縣平陰鄉陶村”, 宋稱陶牙村陶公里。在這裏發現了自錢俶至錢惟演等子孫四代十餘人的墓誌以及神道碑等文物, 這個家族墓地共使用了133年(端拱二年至宣和五年)。這裏出土的錢氏資料除了吳越國王錢俶的神道碑外, 還有錢惟演、錢暄、錢晦、錢景升、錢景祥、錢景詵(可能是錢晦之子)、錢文楚、錢旦、錢昷等大量錢氏家族成員的墓誌銘。錢惟演是錢俶第十四子, 愛讀書, 為人風雅有致, 深得大宋天子喜愛, 曾任西京留守, 歐陽修得中進士後的第一個職務就是西京留守推官, 即錢惟演的秘書。這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這裏後主區的推測。由於這裏葬的多是亡國之君, 所以, 東漢後的幾個朝代都回避了這個有著鳳凰台美譽的風水寶地, 使之在不經意間成為身份高貴、但又處於被奴役地位的後主們死後際會的地方。

1995, 韓國忠南大學校博物館曾派專家尋找百濟王扶餘義慈墓的位置, 最終將注意點放在鳳凰台附近4公里區域內, 並撰寫了《尋找百濟義慈王墓的現地調查報告》。19965, 洛陽文物部門利用航空技術, 對該區域進行考古探查, 在鳳凰台村發現規模相差不大的四座墓, 其排列與考古專家設想的孫皓(三國吳末位皇帝、孫權之孫)、陳叔寶、扶餘義慈三座墓的組合驚人相似。20005, 韓國權威漢學家金忠烈曾帶著清酒和香火專程到洛陽北邙山祭祀長眠此地的先祖。 祭文中說:宗族不絕, 終有認同, 隔斷千年, 事已往矣。從今而後, 羅後常至, 香火繼傳, 永不忘棄。其情其景至為感人。雖然未見百濟國王義慈墓誌, 但從原河南省博物館舊藏、現存開封市博物館的百濟國太子扶余隆墓誌也可窺見大致歷史情形。 扶余隆墓誌記載, 貞觀十六年, 百濟國王義慈與高麗聯兵伐新羅國, 新羅向唐朝告急, 太宗昭斥。永徽六年, 新羅又向唐朝告急, 高宗又昭斥。不久, 高宗派蘇定方聯合新羅討伐百濟, 俘獲其父子等58人至京師。不久義慈病死, 朝廷贈其衛尉卿稱號。扶余隆曾被高宗送回朝鮮半島任帶方郡王, 但此時新羅強盛, 扶余隆害怕, 寄居高麗, 不久逃回中原。扶余隆死, 百濟遂亡。中朝兩國, 淵源已久, 此墓涉及唐朝與朝鮮關係, 具有重要價值。文史學家陳長安認為, 儘管尚須考古發掘的最終驗證, 但初步認定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墓就在鳳凰台村。

今鳳凰台村北有一大塚, 平塚”, 可能為陳叔寶陵墓;平塚東北、東山頭村南有三座小塚, 為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家族墓。據當地村民講, 此系列墓塚民國時期被盜, 有百濟太子扶余隆墓誌出土, 證明是百濟國王家族墓, 並有奇怪隨葬品, 與唐墓明顯不同。可惜的是志石、隨葬品不知所終。另一個大名鼎鼎的李後主, 死後也葬在北邙, 陵墓位置在今鳳凰台西南幾華里處的後李村北、向陽(原前海子)村南, 1958年被平。

至於孫皓墓, 人們推測在東山頭與西山頭村一帶, 大約今已不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