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 是三國歷史中的著名事件。作為一個歷史典故, 還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後語: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家喻戶曉。又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 一般給人的印像是, 整個荊州都是劉備不勞而獲, 從孫權處“借”來的。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就是這樣描寫, 周瑜千辛萬苦打跑曹軍, 結果為人作嫁, 城池盡被諸葛亮偷襲佔領。其餘江南四郡, 兵力空虛, 也是手到拿來。周瑜被氣得吐血, 小說中周瑜說:“吾等用計策, 損兵馬, 費錢糧, 他去圖現成, 豈不可恨。其實史實中的周瑜為人寛大, 天下人皆讚賞, 而劉備借荊州的故事,
也似乎內有乾坤, 一切皆需從江陵之戰說起。
此處的江陵之戰, 是赤壁之戰的後續, 以周瑜所率的東吳軍為主力, 面對堅守江陵的曹仁的一場攻城戰。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中, 諸葛亮知道周瑜恃才傲物, 故意以言語挑釁周瑜向江陵進攻, 並說若周瑜不能取下則由劉備代之,最後周瑜與曹仁連番激戰後, 卻被諸葛亮乘虛而入, 正值曹仁被周瑜誘出的時候, 諸葛亮卻不費兵卒佔了江陵, 並從中取得了曹軍的兵符, 藉以調走荊州的其他部隊, 令張飛和關羽輕鬆的佔據了襄陽等荊州地區。此戰役雖然只佔一回文字, 但當中戰鬥畫面相當激烈, 活靈活現,
亦造就了周瑜英雄氣短的伏筆。其實重組一下史實資料, 江陵之戰的激烈程度是遠遠的超乎想像。
卻說孫劉聯軍在赤壁及烏林中大敗曹軍, 曹軍從華容道循走江陵, 劉備等一路追殺, 曹軍死傷過半但總算平安返抵江陵, 於是曹操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治所江陵), 文聘守江夏, 而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 屯於當陽, 自己北迴許昌。此時孫劉聯軍水陸並進, 直逼江陵, 其實就戰略上, 曹軍雖然於赤壁兵敗(以周瑜估計當時曹兵有約十多二十萬, 即使死傷過半仍有十萬八萬, 而孫劉聯軍只有三四萬), 其實力仍然較孫劉強大, 而當時曹操佔有大半個荊州北部, 特別是江陵能作為一個進出長江的據點, 如果任由曹操控制住荊州, 長江天險則與東吳共有, 東吳早晚被實力強大的曹操消滅, 所以江陵絕不可落入曹操之手, 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到:湖廣之形勝, 在武昌呼?在襄陽呼?抑荊州呼?曰:以天下言之, 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 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 則重在荊州。南宋呂祉在《東南防守便利》中論到:不守江陵則無以複襄陽, 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 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 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荊州名士蒯越也建議劉表曰:南據江陵, 北守襄陽, 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因此, 佔據江陵在當時具有以下戰略意義:
1、 可以向北威脅襄陽(乃至攻佔之),
以奪取整個江漢地區, 威懾曹操的中原;
2、 可以全據長江之險, 保護下游的整個東吳地區的安全;
3、 可以作為下一步進軍巴蜀的基地, 為日後佔據巴蜀、漢中, 形成南北對峙打下基礎;
4、 可以切斷南方四郡與北方曹魏的聯繫,
今後即可傳檄而定南方四郡。
所以周瑜傾全力攻取江陵, 曹仁也拼命防守。當期時劉備也和周瑜協力作戰, 但由於劉備兵少, 所以他向周瑜建議用遊擊的打法, 做敵後擾亂工作, 但由於始終不能把江陵從支援它的城市中孤立出來, 戰事演變成消耗戰, 最終孫劉聯軍與曹仁大戰了一年, 才把曹仁趕離江陵。據《三國志》引《吳錄》:備謂瑜雲:「仁守江陵城, 城中糧多, 足為疾害。使張益德將千人隨卿, 卿分二千人追我, 相為從夏水人截仁後, 仁聞吾入必走。」
周瑜擔心曹操分散在各處戰略要地並未受損的各隊精兵共計十萬, 劉備建議周瑜斷絕江陵的補給, 以趕走曹仁。劉備派關羽通過滲透戰鬥阻斷曹仁的糧道, 讓關羽越過江陵的戰略要點攻擊敵後, 孤立江陵, 以便協同進攻。為著加深兩方的信任, 大家更以兵將交換, 張飛帶千人隨周瑜攻曹仁, 關羽率吳軍二千人的偏師沿江陵東面的夏水(漢水)而上, 關羽的二千人北上深入曹軍防線二百里, 攻擊江陵北方的漢津等地。據《三國志》載, 關羽先後和把守襄陽的樂進, 原本和曹仁守江陵的徐晃, 當陽的滿寵,
屯駐夏口的文聘交戰, 但都是以關羽敗退告終。但北方的樂進、滿寵、文聘等人, 也始終沒有南下江陵救援曹仁, 也無法攻擊周瑜軍。北方數萬曹軍被跟關羽連續對峙與戰鬥牽制, 劉備與周瑜斷絕江陵外援的作戰獲得一定的成果。
另一方面, 周瑜也派甘寧向江陵西面的夷陵進攻, “寧建計先徑進取夷陵, 往即得其城,
因入守之。時手下有數百兵, 並所新得, 僅滿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雖然當時“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 但這個益州的入口, 居然由甘寧率數百兵便可取得, 可見其守備之薄弱, 而曹仁則可輕鬆調派幾千人去圍攻, 也可見雙方實力的懸殊, 當時“寧困急, 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 蒙謂瑜、普曰:“留淩公績, 蒙與君行, 解圍釋急, 勢亦不久, 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 ”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 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 即日交戰, 所殺過半。”可見即使周瑜在小戰事中戰勝曹軍, 但兵力懸殊的大局面未有大變。
而江陵之戰中, 最爭議的一事就是在於劉備對荊南的用兵。荊州在長江以南還有四郡早前在劉表管下, 現在不知誰屬, 當時北上驅逐關羽未果的徐晃南歸, 跟曹仁會師攻擊周瑜。正是曹仁與周瑜大戰方酣之際。劉備以劉琦為荊州刺史帶部南下收復荊南,
史書上並沒明確說當時孫權與周瑜支持或認同, 也沒說劉備與劉琦支持周瑜獨吞或從此長駐江陵。但事實上也達到穩定聯軍的後方和側翼的作用。四郡武陵金旋、長沙韓玄、桂陽趙範、零陵劉度皆望風歸降。更重要的是, 劉備的此次征服是赤壁軍事行動的一部分, 也是孫劉聯軍的目標之一。劉備有了自己的基業, 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 總督長沙、桂陽、零陵政務。其實當時四郡實力很弱, 又未有大力開發, 相信跟夷陵的情況差不多, 劉表時也可“傳檄而定”, 更何況現在長江被東吳封鎖, 對外無援的情況, 投降是意料中事了,
問題是目前江陵之戰結果未定, 曹操依然勢大, 應該向誰投降呢, 此時曹操也明白這點, 希望以東漢正統身份, 派劉巴去勸說四郡歸附, 希望能從後牽制周瑜及解江陵之圍, 周瑜當然也明白穩定後方的重要, 但面對曹仁軍, 差點連甘寧也救不了, 如何可派兵深入荊南呢? 而且荊州人, 一是劉表屬下, 一是向東漢皇室投降, 根本沒有向東吳投降之理, 於是便只好由劉備以劉琦為荊州刺史的名義, 或傳檄或派兵前去接管了。劉備當時也是兵不多, 要接管四郡其實也有難度, 有載廬江的割據勢力雷緒率數萬人來投, 但只是遙遠呼應還是實質收編也實在存疑, 因為雷緒很快便被夏侯淵斬殺, 而數萬人要經過曹操和孫權的領地去投身劉備也不大可能。所以劉備的“佔領”也是有限度的管理, 事實上, 據《三國志》中也有載, “武陵蠻夷反亂, 攻守城邑, 乃以蓋領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 自以不敵, 因開城門, 賊半入, 乃擊之。斬首數百, 餘皆奔走, 盡歸邑落。”應該是當劉備軍深入荊南時, 武陵或長沙已有蠻夷之亂(可能金旋也有叛亂), 需要周瑜再派黃蓋加以鎮壓。
苦戰一年, 曹仁由於外無援兵補給, 加上對周瑜屢屢受挫, 終於退兵, 而周瑜亦由於在戰事中受傷,
兵力損耗等問題, 沒有向北再進一步攻取, 所以襄陽一帶的荊州北部仍由曹操控制。聯軍還有其他內部問題, 孫權雖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同領軍, 但還是以周瑜為主帥。副帥右部督程普依然跟周瑜不合, 周瑜繼續與其互相內鬥。呂蒙對這問題感到相當憂心, 任程普與周瑜的內部私相鬥爭嚴重破壞軍隊的行動, 這可能也是影響聯軍久攻不下的因素。 “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 共攻匯陵, 雖事決於瑜, 普自恃久將, 且俱是督, 遂共不睦, 幾敗國事”。
江陵之戰後, 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 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 孫權得到江夏郡(部份), 南郡和武陵郡(其實還有少部份長沙郡), 而劉備軍勢暫佔得荊州南部三郡(長沙、零陵、桂陽)和少部份江夏。注意其實劉備攻向荊南是當時戰略上的需要, 戰勝後要如何劃分則需另議, 畢竟劉備軍其實在此戰役中也有出力, 加上劉備在荊州有很大的影響力, 和曹操始終是最大威脅, 聯結劉備始乎有其需要, 總括結果來看,
209年12月, 曹仁北撤後。孫權任命周瑜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 程普為代理江夏太守(治沙羨)。同月, 劉琦死, 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將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盤分給劉備, 劉備在油口建立公安城, 此時已一併把武陵也交給劉備, 而很可能江夏部份已交換給孫權。形勢上, 長江天險已全為東吳所有, 並死死地把劉備壓在荊州南部, 可以是偏安, 也可說是毫無發展餘地。於是便有了劉備借“荊州”的舉動。
民間有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給世人的印像是, 劉備在耍賴, 借東西不還。人們錯認為他借的是整個荊州, 事實並非如此。所謂“借荊州”其實是藉了荊州的南郡以及確認劉備可分得荊州南部四郡(孫權控制長沙部份地方設漢昌郡)。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記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 劉表故吏士多歸劉備,
備以周瑜所給地少, 不足以容其眾, 乃自詣京見孫權, 求都督荊州。瑜上疏於權曰:「劉備以梟雄之姿, 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 盛為築宮室, 多其美女玩好, 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 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 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 聚此三人俱在疆場, 恐蛟龍得雲雨, 終非池中物也。」呂範亦勸留之。權以曹操在北, 方當廣攬英雄, 不從。 」”當期時孫權所控制的荊州, 只有南郡和江夏, 所以劉備所借的, 應該亦只有南郡的一部份, 可能主要是指江陵, 而周瑜明顯是對劉備有所敵意的, 但他也不便再頂撞孫權, 只好說以益州為目標, 其實當時東吳面對曹操的威脅, 根本未具有西進的能力, 周瑜這說法是要繼續控制江陵, 只可惜在同月, 周瑜回江陵途中病逝。
孫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 代周瑜領兵, 令程普領南郡太守。魯肅勸權以荊州借劉備, 與共拒曹操, 權從之。乃分豫章為番陽郡, 分長沙為漢昌郡;復以程普領江夏太守, 魯肅為漢昌太守, 屯陸口。 《三國志魯肅傳》中有:“(劉)備詣荊州見(孫)權求都督荊州, 惟(魯)肅勸(孫)權暫借之共拒曹公。”(這裏可以解釋為借重劉備抗曹, 也可解釋為將荊州借給劉備。)這裏從宏觀看一下, 曹操赤壁一戰的確主力有損, 但他坐擁大半個中國, 真正動員起來兵源不是大問題。 《曹操傳》:(建安)十四年(209年)春三月, 軍至譙, 作輕舟, 治水軍。秋七月, 自渦入淮, 出肥水, 軍合肥。辛未, 令曰:“自頃已來, 軍數徵行, 或遇疫氣, 吏士死亡不歸, 家室怨曠, 百姓流離, 而仁者豈樂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無基業不能自存者, 縣官勿絕廩, 長吏存卹撫循, 以稱吾意。”置揚州郡縣長吏, 開芍陂屯田。十二月, 軍還譙。赤壁敗兵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 才過了四個月, 曹操就“作輕舟, 治水軍”。曹操唯一靠近長江的據點江陵正在打仗。赤壁之戰前曹操是挖了個玄武池練水軍, 赤壁之戰大敗, 可能覺得人工池子不給力, 就拖到淮河練習。孫劉聯軍在前線打了一年才拿下江陵, 此時曹操正在淮河練水軍, 如果你是孫權會怎麼想?
不管魯肅是如何的勸說孫權, 但就戰略上說, 孫劉必需聯合, 而東吳最能打最善戰的周瑜在此時病逝, 不要說西進, 可能連守備江陵都有問題,
畢竟東吳佔有江夏南面, 據長江天險與文聘對持, 但江陵卻在北岸, 隨時面對來自襄陽當陽的曹兵直接攻擊, 如能把江陵的防務交給在荊州人心歸附的劉備, 既能加強聯合, 自身又可合兵一處在合肥一帶防禦曹操。 《魯肅傳》:“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 方作書, 落筆於地。”就是說明這種戰略的合理性, 但當然, 總不會說一聲借便可以藉, 當中應有很多條款,例如要迎娶孫權之妹,
例如在日後大家勢力加強後需要再劃分或“還荊州”, 歷史沒有再詳寫, 但從日後東吳的舉動, 和劉備軍的對答,
似乎都有部份土地是要回歸東吳的。及後“(魯)肅邀(關)羽相見,
......(魯)肅因責數(關)羽曰:'國家區區, 本以土地借卿家者, 卿家軍敗, 遠來無以為資故也......'”。
(這稍含糊, 沒有說借的是哪塊地方, 但明確說是出借土地。這是建安二十年, 魯肅和關羽“單刀會”時說的。)在《呂蒙傳》中, 孫權評價周瑜、魯肅、呂蒙時說:“.......(魯肅)雖勸吾借玄德地, 是其一短......”(這是在呂蒙死後所說, 應在建安二十四年以後。這時孫權佔了荊州, 已向曹丕稱臣)。以後, 劉備得了益州, 孫權就派人去討還荊州,
雙方為此劍拔弩張, 關係緊張。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 令諸葛謹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 曰:吾方圖涼州, 涼州定, 乃盡以荊州與吳耳。”《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二十年, 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 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 當以荊州相與。 ”劉備的這種做法, 使一向親劉的魯肅也憤怒了。他親自帶兵在益陽與關羽對峙, 並單刀赴會, 責備關羽以及劉備的不夠意思:“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 卿家軍敗遠來, 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 既無奉還之意, 但求三郡, 又不從命。”“肅厲聲呵之,
辭色甚切。”(三國志魯肅傳)“肅因責數羽以不返三郡, ……肅曰:不然, 始於豫州覲於長阪, 豫州之眾不當一校,
計窮慮極, 志勢摧弱, 圖欲遠竄, 望不及此。主上矜湣豫州之身無有處所, 不愛土地士民之力, 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 愆德墮好。今已籍手於西川矣, 又欲翦並荊州之土, 斯蓋凡夫所不忍行,
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羽無以答。”(資治通鑒)。曹操進取漢中, 劉備擔心丟掉益州, 派使者向孫權求和, 孫權也擔心自己難以打勝, 於是兩家重新劃分了荊州, 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於劉備, 劉備和孫權各佔三郡。
從以上整個戰事的過程及結果來看, 說劉備“借荊州”無疑是太過簡單了, 當中其實蘊含了孫劉雙方面的計謀盤算, 還有曹操勢力的互動, 既有雙方的協議,
也有雙方的不平等相處, 可說雙方是聯盟, 也像劉備內附孫權, 當初由赤壁戰起, 孫劉便開始了聯合作戰, 但雙方既要互為倚靠互相利用, 又充滿了不信任和各爭利益的矛盾, 造就了瓜分荊州的局面, 表面上, 劉備因戰爭功勞而協議擁有荊南四郡(可能是暫時擁有), 然後再從孫權處額外“借”得到了江陵, 但當中隱含了要“還荊州”的條款, 可見孫權對荊州是有話語權的,
畢竟赤壁之戰由東吳主導, 其實力也在劉備之上, 而劉備當然不願意而找藉口故意拖延。
這起江陵之戰所帶出的“借荊州”事件, 由於當時沒有合約合同, 變得雙方各持己見, 最後始終要由兵戎相見解決, 劉備本著堅持「三分天下」的策略, 佔有益州荊州, 然後兩面出擊夾擊曹操, 於是一拖再拖,
口裡說的一套, 但實情卻是荊州的一郡一地也不肯交給孫權, 孫權最後也顧不得大家的聯盟關係,派呂蒙趁關羽北伐襄陽時, 從後偷襲, 直接佔領荊南及江陵。劉備由最初勢弱而協議屈膝, 到後來以為自己羽翼已豐無懼孫權, 未有再就荊州之事與孫權商討其實已埋下雙方破裂的伏筆, 最終關羽戰敗被殺, 以及導致日後夷陵之戰, 張飛和劉備也相繼去世, 荊州始終歸於東吳, 而蜀國元氣大傷, 三分天下成虛話, 只有從漢中北伐一途, 蜀漢無疑是最大輸家。
而從江陵之戰中, 還有一個悲情人物, 他就是周瑜。周瑜在中國家喻戶嘵。但人們所知嘵的這個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判若兩人。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也即廣為人知的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纔乾, 但心胸狹窄,
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的大都督, 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 是一個性格暴躁, 政治、軍事纔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 是與“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 何生瑜”這樣一些典故相聯繫著的, 江陵之戰正正是讓諸葛亮三氣周瑜而把周瑜氣死了的事件。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是是東漢末年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 是一個品行高潔、忠勇俠義、智勇雙全、雄烈過人、纔華橫溢、忠於友情、忠於愛情、“性度恢廓”、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的大英雄、偉丈夫。
在史書《三國誌》裡, 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 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 並評價其:政治上高瞻遠矚, 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 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 “性度恢廊”, 情趣高雅。周瑜是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 精音律, 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 胸襟廣闊。周瑜出身士族, 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 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週異, 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 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 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 欲聘周瑜為將, 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 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 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 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 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 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 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 周瑜志向高遠,
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 力主抗曹, 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 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 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
周瑜去世時, 孫權他痛哭流涕, 說:“公瑾有王佐之才, 如今短命而死, 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 仍念念不忘周瑜, 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 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
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 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誌》記載, 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雅量高致, 氣度恢宏。孫策初亡, 孫權“是時權位為將軍, 諸將賓客為禮尚簡, 而瑜獨先盡敬, 便執臣節。性度恢廓, 大率為得人, 惟與程普不睦。 ”諸將禮簡時, 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極為恭敬, 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 僅與程普不和, 但他折節下交, 終令程普歎服。史載, “普頗以年長, 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
終不與校。程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 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 若飲醇醪, 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飲醇自醉”, 典故就出自程普與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陳壽提到的“曲有誤, 周郎顧”, 則成為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常用的典故。陳壽在《三國誌•吳書•周瑜傳》中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 其有闕誤。瑜必知之, 知之必顧, 故時人謠曰:“曲有誤, 周郎顧。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歎的文武宏才, 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 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 周瑜稱得上是十分完美, 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後世, 周瑜的形象卻開始不斷地變異, 甚至最後在民間變得面目全非了。
到了東晉, 周瑜的厄運就來了。這個偏安江左、只擁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開始在正統論上大做文章。他們巧妙地選擇了同樣割據一方的蜀漢作為正統, 開始認定, 周瑜為“小人”。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此後數百年, 蜀魏正統之爭紛紛揚揚。到了唐朝, 正統之爭開始出現在唐詩中。首先是杜甫, 對蜀漢的諸葛亮極為推崇, 對於這位憂國憂民的名相表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再就是杜牧, 這位詩人在詩中不加掩飾地調侃周瑜, 歷史在文學中開始出現偏差, “東風不予周郎便, 銅鵲春深鎖二喬。”
到了宋朝, 宋人治史之風頗盛, 常常明是治史實為思想政治觀的較量, 文人政客間的朋黨之爭更是驚心觸目, 三國正統之爭也在爭鬥之列, 宋文壇多位大家被捲入。最終朱熹的理學佔據了歷史的上風, 帝蜀寇魏、尊劉貶曹漸成定局。隨後的元明清三代, 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論。人物的善惡褒貶也隨之潮起潮落, 數度浮沉, 最尷尬的當屬身處其中的東吳。為了尊劉, 自然就得貶曹貶孫, 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 其形象自然也難逃打壓。然而, 在民間的話語權裡, 周瑜的身後命運更慘。三國故事在三國時代結束之後不久便在民間有所流傳。到了宋代, 周瑜的形像已經徹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為久遠的資料, 就是宋元之際出現的話本《三分事略》。在這部為適應市民娛樂需求而產生的話本中, 周瑜的形像已經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 他鼠目寸光, 為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在軍事上, 他看似頗有才華, 卻又似乎人皆可敗;在人格修養上, 他好大喜功, 心胸狹隘。史傳文學中那個雅量高致、出眾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經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賢忌能的平庸之輩。市井間“尊劉貶曹”的觀念早已有之。在蘇軾的小品《東坡志林》中, 就曾對民間三國有過這樣的描述, “至說三國事, 聞劉玄德敗, 頻感眉, 有出涕者;聞曹操敗, 即喜唱快。”民間對人物的褒貶品評是有著自己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他們“尊劉”, 擁“帝蜀”, 而對於站在對立面的周瑜, 自然不會有好感。
之後, 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的出現,
徹底把周瑜的形象釘在了自相矛盾的演義標準上。一方面, 它肯定周瑜結交孫策, 開拓江東, 定建霸業;舉薦魯肅, 納降甘寧, 舉賢任能;最後火攻破敵, 建立不朽功勳。而另一面, 當遇到劉備集團的中心人物, 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對於那些中心人物, 周瑜只能是陪襯。這一切, 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中彷彿達到了極點。正史記載, 連劉備都評價周瑜“器量廣大”, 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 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 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 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 而不是諸葛亮。關於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 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 三國演義之祖《三國誌平話》中巧計借箭的正是周瑜本人。關於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 單純的政治婚姻, 和周瑜的計謀根本沒關係。關於智激周瑜:純粹子虛烏有。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 正是孫權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關於荊州問題:實乃周瑜死後, 魯肅為了“聯劉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荊州南郡地區借給劉備。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 東吳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劉備借道的問題。周瑜死後, 在魯肅的主張下把南郡地區借了劉備, 此後東吳派出孫瑜伐蜀被劉備檔道, 演義中可能故意把孫瑜和周瑜搞混了。
正史的影響力, 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 明朝之後, 人們對周瑜的瞭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 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歎息迴盪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